大浪鄉

大浪鄉

大浪鄉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東北部,屬山地,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距縣城61公里,坐落於融江河畔,屬廣西麻石水電廠庫區。有許多名優特產:茶油、大浪河魚、黃狗蔸、雞血藤、芒芯藤、靈芝苗等。

基本信息

大浪鄉大浪鄉

鄉鎮概況

大浪鄉位於融水苗族自治縣東北部,距縣城61公里,坐落於融江河畔,屬廣西麻石水電廠庫區,與融安、三江接壤。交通便利,支柳鐵路、板大公路穿越鄉境。

全鄉轄10個村民委、1個社區,共78個自然屯,總人口21267人,其中農業人口20308人。主要民族有壯、苗、漢、瑤、侗5個民族。人口自然增長率6.24‰。土地總面積為26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487畝,其中水田7542.13畝,人均有水田0.35畝;山地面積21896公頃。

經濟發展

2003年,鄉黨委、政府提出並實施“穩住一袋米,推動養殖業,開好一塊礦,發展一根竹,走油茶林套種八角路,搞活大浪經濟一盤棋”的經濟發展思路,繼續大力推進林種結構調整,重點把老油茶林套種八角和毛竹生產作為經濟林種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全年造林10949.4畝,其中新植八角8984.5畝、毛竹849.9畝、用材林479畝、其他636畝。新建沼氣池260座,其中“三配套”255座。人均有糧261.3公斤,財政收入13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26元。

大浪鄉大浪鄉
堅持“低門檻,高服務”,積極招商引資,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年內,引進縣外投資項目2個,到位資金36萬元。麻石矽廠在注入50多萬元資金後恢復生產且效益明顯。鄉鎮企業總產值完成2658萬元,增長10%,實現增加值667萬元,實交稅金89萬元。全年新增個體工商戶26戶。

地方文化

大浪鄉素有"文化之鄉"的美譽,這裡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多彩。愛情山歌及六甲歌是這裡普羅大眾的口頭文學,廣為傳誦。朋芘比賽的壯觀場面和蘆笙踩堂舞都別具一格。還有農曆正月初九、三月初三、九月重陽等廟會會坡會熱鬧非凡。每次廟會都設有"搶花炮"傳統群體娛樂活動。踢氈子是當地男女青年傳情達意的一種傳統方式,每逢佳節,男女青年都會聚集在一起以踢氈子來尋覓自己的意中人。還有節日鳥館更是老人們安享晚年的一種休閒娛樂。

自然條件

大浪鄉屬山地,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適宜多種植物生長。礦產及土特產資源都非常豐富,礦產資源已初步探明並已開發的有:金礦、銅礦、銻礦、鉛鋅礦、矽石礦等,其中矽石礦儲藏量堪稱廣西之最,有"矽都"之美稱;土特產資源主要有:杉木、毛竹、茶油、八角、藥材、香菇、茶葉等。

交通通訊

全鄉水陸交通十分便利,枝柳鐵路、板大公路、田寨河、融江河穿鄉而過。水路上通貴州從江縣等地,下通柳州、梧州等地。依託板大公路和融江河為主的"村村通公路"工程網路已經形成。通訊便利,程控電話和行動電話網路暢通,"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遍布全鄉。

大浪鄉政府所在地的河口街,依山傍水,交通便利,街道整潔,建築物座落有序,人流量大,市場交易繁榮,是名副其實的融水"北大門"。

特色產業

無公害天然生態保健食用茶油綜合加工利用;民族風情探秘旅遊;千畝水庫網箱特種養殖開發;萬畝茶油林套種八角開發;萬畝毛竹林下套種藥材開發。

5.2萬畝無公害天然生態保健食用茶油綜合開發利用;竹、木深加工綜合開發利用;百合綜合開發利用:山蒼子、黃狗蔸等等藥材綜合開展利用;民族風情探秘觀光等。

茶油、毛竹、八角、黃枸子、百合、山蒼子、芒芯藤、黃狗蔸等農產品是大浪之寶;大浪素有廣西"矽都"之美稱,矽石礦儲藏量大,明礦易開採;金礦、銻礦、銅礦,鉛鋅礦等儲量豐富。

名優特產

大浪鄉大浪鄉
茶油:茶油是大浪盛產的一種無公害植物食用油,是用油茶樹的種子榨取得來,顏色呈茶褐色,食用清涼爽口,無油膩之感,是食用油中的上佳貢品,常年食用,可滋顏美容,延年益壽。

大浪河魚:大浪鄉屬廣西麻石電廠庫區,境內有幾千畝的水域資源,且平均深度達40米。豐富的無污染水域資源形成了融水縣最大的天然魚場,擁有钁魚、白骨魚鯉魚草魚等名貴水產品。這些河魚自然生長,肉質結實細嫩,清甜可口,堪稱"苗山風味一絕"。

八角:八角也叫八角茴香或大茴香,是一種常綠灌木的果實,呈八角形。果實收穫烘乾後可直接用作調味香料,也可加工成粉末或蒸餾出油作香料使用。八角油在醫藥上還可用作健胃劑和祛痰劑。八角味香清醇,是一種綠色食品香料,長期食用,可強身健胃。

百合:百合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鱗莖,夏季開花,花呈漏斗形狀,有紅黃、黃白或淡紅等色。鱗莖多為扁

大浪鄉大浪鄉
圓形,呈乳白色,鱗片肉質肥厚,可食用,可入藥,具有清涼解暑,清脾補腎等功效。

藥材等土特產:黃狗蔸、九節楓、山蒼子、四方藤雞血藤、大小鑽、黑老虎、厚朴、田基黃、芒芯藤、靈芝苗等20多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