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送春》

《蝶戀花·送春》

《蝶戀花·送春》是女詞人朱淑真的作品,詞人通過豐富的想像力和貼切的擬人手法,將暮春景色表現得委婉多姿、細膩動人,在宋代諸多惜春之作中,顯出了它自己獨有的藝術特色。朱淑真(約1135~約1180)宋代女作家,號幽棲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基本信息

概況

【作品名稱】 蝶戀花·送春
【創作年代】南宋
蝶戀花·送春 蝶戀花·送春

【作者姓名】朱淑真
【作品體裁】詞

原文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
綠滿山川聞杜宇,便作無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

作者

 
朱淑真,宋女作家。號幽棲居士, 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縣),南宋初年時在世。生於仕宦家庭,相傳因婚嫁不滿,抑鬱而終。能畫,通音律。詞多幽怨,流於感傷。也能詩。有詩集《斷腸集》、詞集《斷腸詞》。《斷腸集》有宋鄭元佐注本。
蝶戀花·送春 蝶戀花·送春

注釋

猶自:仍然。
“綠滿”句:在漫山遍野茂密的叢林中聽見了杜鵑的叫聲。
“莫也”句:(鳥兒)莫非也因為人間的愁苦而憂愁嗎? 苦:
又作“意”。
瀟瀟雨:暴雨、疾雨。瀟瀟是雨聲。

今譯

樓外楊柳低垂,絲絲縷縷隨風飄動,春天就要去了嗎?想要留春少住一段時間,可是誰也阻擋不住它匆匆的腳步。柳絮漫天飛舞,隨著這柳絮能否找到春的歸處?
向遠方望去,滿山遍野的青青之中卻聽到杜鵑的鳴叫聲,即使無情的人,也聽不得這悽苦的聲音。還是斟上一杯酒, 送春歸去吧,已是黃昏時分,又下起了細雨。(荷風溪雨譯)

賞析

宋代有不少“惜春”詞。暮在景色不外具柳絮紛飛,杜鵑哀嗚,暮雨淅瀝,抒發的不過是作者的惋惜之情。然而,女詞人朱淑真卻通過豐富的想像力和貼切的擬人手法,將暮春景色表現得委婉多姿、細膩動人,在宋代諸多惜春之作中,顯出它自己獨有的藝術特色。
朱淑真在少女時期也曾“天資秀髮,性靈鍾慧”(宋·魏仲恭《朱淑真斷腸詩詞序》),寫過歡快明麗的《春景》詩:“鬥草尋花正及時,不為容易見芳菲。誰能更覷閒針線,且滯春光伴酒卮。”──她要趁春光明媚而及時地去尋覓鮮花,去與女伴們鬥草戲耍。這不僅因芬芳穠艷的春景不易常見(故而彌足珍貴),更重要的是由大自然的春光喚醒了自己的青春之感,激發了對自己美好青春的珍惜之情(所以對春天倍感可親可愛),因而她不肯為閨中“女訓”“女誡”所 拘鉗去拿針縫線學什麼無味的女紅,而要歡欣喜躍地舉起酒杯,邀請春天這少女般的伴侶陪自己共度人生之良辰。然而,曾幾何時,在經歷了人世的辛酸折磨之後(傳說她“早歲不幸父母失審,不能擇伉儷”,“乃下配一庸夫”致使“一生抑鬱不得志”,“每 臨風對月,觸目傷懷”),朱淑真卻給後人送來了悲悽 幽悒的《送春》詞。掃視這前後的強烈反差,讀者既可感觸到舊時代的淒風苦雨,又可從女作家不同風貌的藝術描塑中領略到不同的審美韻致,從而豐富自己的美感經驗。 
詞中首先出現的是垂楊。“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三句,描繪了垂楊的綠姿。這種“萬條垂下綠絲絛”( 賀知章《詠柳》)的景色,對於陰曆二月(即仲春時節),是最為典型的。上引賀詩中即有“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之句。它不同於“濃如菸草淡如金”的新柳(明人楊基《詠新柳》),也有別於“風吹無一葉”的衰柳(宋人翁靈舒《詠衰柳》)。為什麼借它來表現惜春之情呢?主要利用那柔細如絲縷的枝條的構造成似乎可以系留著事物的聯象。“少住春還去”,在作者的想像中,那打算系住春天的柳條沒有達到目的,它只把春天從二月拖到三月末,春天經過短暫的逗留,還是決然離去了。 
“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兩句,對暮春景物作了進一層的描寫。柳絮是暮春最鮮明的特徵之一,所以詩人們說:“飛絮著人春共老”( 范成大 《暮春上塘道中》)、“飛絮送春歸”(蔡伸《朝中措》)。他們都把飛絮同殘春聯繫在一起。朱淑真卻獨出心裁,把天 空隨風飄舞的柳絮,描寫為似乎要尾隨春天歸去,去探看春的去處,把它找回來,像黃庭堅在詞中透露的:“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清平樂》)。比起簡單寫成“飛絮”“送春歸”或“著人春意老”來,朱淑真這種“隨春”的寫法,就顯得更有迂曲之趣。句中用“猶自”把“系春”同“隨春”聯繫起來,造成了似乎是垂楊為了留春,“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的藝術效果。  
像飛絮一樣,哀鳴的杜宇(杜鵑鳥)也似看作是殘春的標誌。“綠滿山川聞杜宇,便做無情,莫也愁人苦”,春殘時節,花落草長,山野一片碧綠。遠望著這暮春的山野,聽到傳來的杜鵑鳥的悽厲叫聲,詞人在想:杜鵑即使(便做)無情,也為“春去”而愁苦,因而發出同情的哀鳴,詞人通過這搖曳生姿的一筆,借杜宇點出人意的愁苦,這就把上片中處於“暮後”的主人公引向台前。在上片,僅僅從“樓外”兩個字,感覺到她的樓內張望;從“系春”“隨春”,意識到是她在馳騁想像,主人公的惜春之情完全是靠垂楊和柳絮表現出來的。現在則由側面烘托轉向正面描寫。 
“把酒送春春不語”。系春既不可能,隨春又無結果,主人公看到的只是暮春的碧野,聽到的又是宣告春去的鳥鳴,於是她只好無可奈何地“送春”了。  
陰曆三月末是春天最後離去的日子,古人常常在這時把酒舉杯,以示送春。唐末詩人 韓偓 《春盡日》詩有“把酒送春惆悵在,年年三月病懨懨”之句。朱淑真按照舊俗依依不捨地“送春”,而春卻沒有回答。她看到的只是在黃昏中忽然下起的瀟瀟細雨。作者用一個“卻”字,把“雨”變成了對春的送行。這寫法同王灼的“試來把酒留春住,問春無語,簾卷西山雨”(《點絳唇》)相似,不過把暮雨同送春緊密相連,更耐人尋味:這雨是春漠然而去的步履聲呢,還是春不得不去而灑下的惜別之淚呢?  
這首詞同 黃庭堅《清平樂》都將春擬人,抒惜春情懷,但寫法上各有千秋。黃詞從追訪消逝的春光著筆,朱詞從借垂柳系春、飛絮隨春到主人公送春,通過有層次的心理變化揭示主題。相比之下,黃詞更加空靈、爽麗,朱詞則較多寄情於殘春的景色,帶有淒忱的情味,這大概和她的身世有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