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的翅膀[西班牙倫理電影]

蝴蝶的翅膀[西班牙倫理電影]
蝴蝶的翅膀[西班牙倫理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影片描述一個內向愛畫畫的小女童,本來和媽媽相親相愛,但媽媽卻渴望能有個兒子。在誕下愛子後,如獲至寶。突受冷落的女童在妒恨交加之下,用枕頭將搖籃中的小弟憋死,造成慘劇。

基本信息

職員表

● 導演:胡安馬·巴喬·烏略亞

● 編劇:愛德華多·巴喬·烏略亞 / 胡安馬·巴喬·烏略亞

● 製作人:胡安馬·巴喬·烏略亞 / Joseba Nafarrate

費爾南多·楚巴

演員表

角色演員
Carmen 西爾維婭·蒙特
Ami Susana García Díez
Gabriel Fernando Valverde
Amy ni愀 Laura Vaquero
Grandfather Txema Blasco
Gorka Alberto Martín Aranaga
Lucio Rafael Martín
Olivia Olivia Sánchez
Teacher Carmen Ruiz del Corral
Milkman Txema Ocio
Nurse Elena Armengod

影片簡介

清潔工加夫列爾的妻子卡門生了個女孩叫艾米,加夫列爾雖然很失望,但夫婦倆還是很喜歡她。艾米聰明可愛,沉迷於繪畫。尤其特別愛畫蝴蝶。 不久卡門又懷孕了,生了個兒子,母親更多的照顧弟弟,把艾米冷落一旁。艾米的性格開始變得冷漠,並把自己封閉在孤獨中,而且不可抑制的對弟弟產生了嫉妒的情感。一天,她趁父母外出時,用軟墊將弟弟捂死。

電影截圖 電影截圖

艾米長大認識了個一男朋友,但她被強姦了。而父親來找艾米時,被男青年打成殘廢。艾米想要離開這個冷漠傷神的地方。於是她向父母告別。父親只能在輪椅上看著她。母親神情恍惚,語無倫次。趴在阿米懷孕的肚子旁,聽著裡邊的動靜。劇中那段母女關係處理得很敏感,涉及複雜的恩怨,但內容有炮製之嫌。全片風格冷峻中有平實的家常,更富於女性觸感,影片最後母女倆和好的情景十分感人,破除了全片的黑色。

影片賞析

很多導演喜歡用極其細膩的筆觸把一種叫做成長的東西一點一點的從漫長而瑣碎的生活中摳掘出來,小到只是眉宇間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細碎的話語。折翼蝴蝶就是這樣一部記錄少女成長的電影,冷峻,氣質上壓抑,全片一黑到底,台詞很少,卻在一種萬惡與隱忍的對抗之中,宣洩著一種對於情感缺失的無聲抵抗。

其實,自閉症的孩子是可怕的,做事偏執,喜怒無常,往往一點點情感上的缺失會扭曲他們整個完整的世界觀。在這一點上,導演是值得稱讚的。冷色的光影效果,拐杖頓地營造出的少女幽閉的生活空間,都準確的傳達出了一個自閉症少女的生活情緒,而行為的異常也在女孩被母親一次偶然的無視而剪掉了圍巾上的蝴蝶做出了很強的心理暗示。事實上,女孩的心理缺失來自於外公自打其出生的無視與憎恨,在這個男孩至上的無產階級小家族裡,女孩的到來只會是一種溫馨與融洽的表象,而女孩的這種偏執也在拐棍頓地的結束聲中,在老人離去時那萬惡的眼神中根深蒂固。

女孩最後用枕頭殺死襁褓中的男孩其實只是出於一種安全感的缺失,萬惡的表相下是一種母愛的試圖找尋。在這個幼小的心靈堡壘里,母親因為男孩的到來而不再溫柔的叫上一句小乖乖,不再記得讓其親吻頭髮和面頰。因為母親可怕的夢魘,女孩成了那個將男孩扔出窗外的罪魁禍首。因為摔得遍體鱗傷,卻被正在餵奶的母親喝斥著滾出房間。導演把這個情感崩潰的過程鋪墊得很立體,女孩殺死男孩之前依舊微笑著拉著其稚嫩的小手,這讓我們忘記了萬惡的本身,而只是遺憾。

男孩的離去只會成為生活更大的傷痛,鏡頭再次閃回的時候女孩已經是可以操持家務的少女,依舊是一個父親推門的動作,不再是踩到玩具小鴨子,而是頭頂撞到的一隻金屬昆蟲,然後是鏡頭的掃視,牆上的,女孩手上的,一隻只冰冷而又粗粒的昆蟲。其實,這更加暗示了女孩冰涼而又死去的內心,因為母親那曠日持久的傷痛與思念,不但沒有因為男孩的逝去而消失,卻隔絕了母女之間那本該有的濃濃溫情,因為在母親強大的感情支撐點上,依舊固執的堅持著女孩是殺死男孩的邪靈之手。

自始至終,女孩都沒有走出過童年的陰霾,即便是錐子在手腕上劃出了深深的傷口,那種飽滿的壓抑感都沒有宣洩出來,即便是青春騷動的一抹暖意,也終究是以被強姦而懷孕收場,即便是那滿滿的父愛,也只最終定格在父親呆滯卻掛滿淚痕的面容里。

有人說結尾的溫情足以磨滅掉整部電影的晦暗色調,實則不然。母親在愛的堡壘轟然倒塌的那一刻情感的底線已全然被摧毀,與其說是冰釋前嫌,還不如解讀成女孩在母親癲瘋之後的釋然,最後母親在女兒隆起的小腹上附耳的瞬間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一種新的輪迴,而前方的路依舊坎坷,沒有期待。

導演的作品,感情飽滿,不譁眾取寵,而且有著極強的捕捉演員的敏銳洞察力。扮演艾米的小演員貢獻了幾乎滿分的表演,她把那種對於母愛的缺失與找尋,用極其本能的眼神語言傳達的直逼人心,很少的台詞,最多的一句“是的”,這種表面的順從內心的逆叛,無聲卻很有力量感,與此同時,那沒有哭聲的抽泣里折射的萬惡神情,也為她欣然的學著電視裡的一幕來挽救自己幼小卻強大的內心埋下了罪惡的種子。

影片獲獎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1991年:Golden Seashell ——胡安瑪·巴喬·烏略亞

Spanish ActorsUnion 1992年:最佳配角——FernandoValverde

Ondas Awards(FilmAward) 1992年:最佳電影獎

Goya Awards(Goya) 1992年:最佳演員——西爾維婭·蒙特

新晉導演 ——胡安瑪·巴喬·烏略亞

最佳編劇——胡安瑪·巴喬·烏略亞/ Eduardo BajoUlloa

Cinema Writers CircleAwards, Spain 1991年:最佳新人獎——胡安瑪·巴喬·烏略亞

最佳演員——西爾維婭·蒙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