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澗村

蜜蜂澗村

蜜蜂澗村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清康熙年間,山色峪孫氏一支分居此澗,因此處曾養過蜜蜂,故名蜜蜂澗。2004年,有居民16戶、40人;曲家澗,崔氏於清嘉慶年間由崔家溝遷來建村,名崔家澗,後曲姓遷來,改名曲家澗。

基本信息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蜂澗村

蜜蜂澗村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清康熙年間,山色峪孫氏一支分居此澗,因此處曾養過蜜蜂,故名蜜蜂澗。2004年,有居民16戶、40人;曲家澗,崔氏於清嘉慶年間由崔家溝遷來建村,名崔家澗,後曲姓遷來,改名曲家澗。2004年,有居民38戶、120人;刁口,清道光年間孫氏一支由山色峪遷來定居,以村南一山石取名。2004年有居民46戶、130人;軲輪坡,明弘治年間孫氏由山色峪遷此立村,因村前有一山坡形如車輪因而得名。2004年,有居民15戶、48人;臘月澗,由孫氏立村,因山取名。2004年,有居民12戶、39人。

山東省煙臺市海陽朱吳鎮蜜蜂澗村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齊姓建村。因兩山澗之側突出一大圓石,形似蜂巢,故命村名蜜蜂澗。明崇禎年間(1628-1635年),於大川自萊陽縣石橋夼村來此定居。之後,齊姓遷走。 蜜蜂澗村位於海陽市北部,朱吳鎮西部,地處東經121°04′,北緯36°55′,三面環山。北與宅夼村相鄰。隸屬朱吳鎮,距鎮政府駐地6公里。
全村轄區面積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6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蘋果、櫻桃等。 2002年,全村有60戶,168人。有於、楊2姓,均為漢族,于姓人口較多。
文教科技1959年,成立蜜蜂澗國小,時有學生20人。改革開放後,教育質量穩步提高。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6人。
1980年,集體投資3000元,購置電視機1台,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60公斤左右,只能靠半糠菜半糧度日。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60年,全村人均糧食17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60公斤,全村收入6萬元,人均收入100元,解決了溫飽。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車30輛,電話30部,彩電5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房屋90%是草房,排列混亂,街道不整齊。改革開放後,舊房逐年翻新為瓦房,有3戶安裝了鋁合金和塑鋼門窗,街道進行了整修。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由建國前的8平方米,擴大到20平方米。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0年10月,成立黨支部,為海陽縣第二個黨支部,黨支部書記於連江。之後,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於連恩、於連四、鄒合貴、姜志英、于海雲、于海亭、於慶斌、于海芝、於慶仙、于海勝、於瑞堂、于海平、於瑞伍、於華義、於華敏、於慶茂。2002年,全村有黨員14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下設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於連效、於連平、於成福、於慶田、於連興、于海文、於瑞堂、于海勝、於彬、於壽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