椹澗鄉河灣村

椹澗鄉河灣村

1.《本草經疏》:蒲公英昧甘平,其性無毒。 3.《本草新編》:蒲公英,至賤而有大功,借世人不知用之。 19.《本草新編》:蒲公英,味苦,氣平。

蒲公英
蒲公英
基本信息

學名Taraxacum officinale
英文名:Dandelion
拼音:Pú gōng yīng
拉丁名:Herba Taraxaci
科別菊科 Compositae
別名: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鳧公英(《千金方》)、耩褥草(《唐本草》)、蒲公英(《千金翼方》)蒲公英(《本草圖經》)、地丁(《本草衍義》)、金簪草(《士宿本草》)、孛孛丁菜、黃花苗、黃花郎(《救荒本草》)、鵓鴣英(《庚辛玉冊》)、婆婆丁(《滇南本草》)、白鼓丁(《野菜譜》)、黃花地丁、蒲公丁、真痰草、狗乳草(《綱目》)、奶汁草(《本經逢原》)、殘飛墜(《生草藥性備要》)、黃狗頭(《植物名實圖考》)、卜地蜈蚣、鬼燈籠(《草木便方》)、羊奶奶草(《本草正義》)、雙英卜地(《貴>>民間方藥集》)、黃花草、古古丁(《江蘇植藥志》)、茅蘿蔔(《四川中藥志》)、黃花三七(《杭州藥植志》)
花期——3~8月
使用部位——花、葉、莖、根

[編輯本段]
有關花語

蒲公英:有著充滿朝氣的黃色花朵,花語是“停不了的愛”或“無法停留的愛”。
紫蒲公英:呈淡紫色的蒲公英,花語是‘傳說的紫色’,屬性暗。
飛箭蒲公英:冠以飛箭之名的蒲公英,花語是‘瞄準彈珠’,屬性風。

[編輯本段]
有關傳說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十六歲的大姑娘患了乳癰,乳房又紅又腫,疼痛難忍。但她羞於開口,只好強忍著。這事被她母親知道了。當時是封建社會,她母親又缺乏知識,從未聽說過大姑娘會患乳癰,以為女兒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姑娘見母親懷疑自己的貞節,又羞又氣,更無臉見人,便橫下一條心,在夜晚偷偷逃出家園投河自盡。事有湊巧,當時河邊有一漁船,上有一個蒲姓老公和女兒小英正在月光下撒網捕魚。他們救起了姑娘,問清了投河的根由。第二天,小英按照父親的指點,從山上挖了一種好草,翠綠的披針形葉,上被白色絲狀毛,邊緣呈鋸齒狀,頂端長著一個鬆散的白絨球。風一吹,就分離開來,飄浮空中,活象一個個降落傘。小英採回了這種小草,洗淨後搗爛成泥,敷在姑娘的乳癰上,不幾天就霍然而愈。以後,姑娘將這草帶回家園栽種。為了紀念漁家父女,便叫這種野草為蒲公英,簡稱公英。
每種花都有個傳說。
蒲公英也不例外。
據說是“誰能找到紫色的蒲公英誰就能得到完美的愛情.”還有個愛情故事那就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官位顯赫大戶人家,有個小女兒叫朝陽,長得非常美麗、聰明、賢淑善良,深得雙親的寵愛。可朝陽到了十七八歲時,還沒有找到心儀的郎君,因為朝陽不喜歡那些達官貴人家的花花公子,而父母也不捨得心愛的女兒離開他們,所以對此事也並沒有怎么放心裡。
有一天朝陽帶著貼身丫環在街上玩耍,她看到了一個挑著草藥的英俊小伙子,那小伙穿著粗布衣褲,肩上搭著條擦汗用的舊毛巾,卻長得眉目清秀、英氣非凡。採藥的英俊小伙子也注意到了美麗的朝陽,但是他們只能相視一笑,因為那時的傳統觀念是男女授受不親,當朝陽目送小伙子的身影消失在人流後,她在芳心也已被帶走。
在街上的邂逅相遇,讓彼此的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朝陽時常向下人們打聽那個採藥郎的情況,她得知自己心儀的郎君叫蒲公,他曾飽讀詩書,學識淵博,但是後來因其父母早逝,落得家境貧寒,所以才以採藥為生,而蒲公也時常想起朝陽,可他想到自己家境貧寒,而心生自卑。
這世間讓人永生難忘的莫過於情,蒲公和朝陽在承受著相思的煎熬,彼此都無時無刻的思念著對方,他(她)們終於拋開了世俗和傳統的觀念,偷偷的約會了多次,並互訂終身,只願此生長相依。終於,有一天朝陽鼓起勇氣、害羞地對父母說:“爹、娘,有個採藥的……叫蒲公的小伙子…女兒想…父母立刻明白了女兒的心思,因為她們早已聽下人們說起過,父親說:“朝陽呀,你也不小了,婚姻是你一生的幸福,蒲公出身低微、家境貧寒,應該知道父母是為你好,”親人態度使朝陽很沮喪,但她的還是那么倔強,因為她的心是那樣的戀著蒲公。
當朝陽再次跟父母說起此事時,遭到了父母強烈的反對,父親用嚴肅的口氣說:“我們絕不同意的,他想娶我家千金小姐絕不可能。”
“是啊!我們是實在不忍心讓你受苦啊!孩子,你可得理解啊!”說著母親流下了無奈的淚。
倔強的朝陽含淚說:“我今生非蒲公不嫁,如果您們不同意女兒的婚事,那女兒只好來生再報答您們的養育之恩了,”說完就衝出了房間……
父母沒有倔強過女兒,更不願意失去心愛的女兒,便勉強答應了。朝陽的臉上綻開了美麗而幸福的笑容,當然蒲公更是無比的感動與幸福。但是他們成親後,父母和親人對蒲公還是有很多的不滿與岐視,朝陽看到父母和親人的態度,她想不清為什麼深愛著自己的父母竟然如此排斥著自己心愛郎君?朝陽和蒲公商量後做出了一個心甘情願的決定-----浪跡天涯。
朝陽和蒲公後來浪跡到一個風景秀麗的小山村,在那裡還有一個可擋風寒的破瓦窯,在瓦窯的前邊還有條小溪,小溪邊長著很多的蘭色的野花,他(她)們決定就在此居住,瓦窯的生活雖然艱苦,但他們卻生活的很幸福,並且朝陽還還生下了一個非常美麗、漂亮的女兒,在朝陽生女兒的那天,小溪邊的蘭色野花開得出奇的鮮艷,朝陽因此為女兒取乳名為------蘭若。
然而由於局勢盪亂,沒過多久,蒲公被迫著去參軍打仗了,這一去就是十八年!
十八年里蒲公遙無音訊,朝陽帶著蘭若堅守著瓦窯,父母送來糧食、衣服也不要,那些有錢人家的公子、少爺用金銀珠寶來誘惑她,但她仍然是那么無怨無悔的在守望著她心愛的蒲公,她每天都要帶著蘭若到山上去,站在山坡上遙望著遠方等著蒲公的歸來,十八年里她們母女靠的只有那滿山的一種不知名的野花來填飽肚子,到了那野花乾枯的時候她們還拿回瓦窯取暖,朝陽和蘭若提著籃子跑遍了附近大小的山,後來她們發現這種野花不但能吃,還有療傷、美容的效果,原因是朝陽有一次在採花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擦破了皮,因沒有錢去看郎中,朝陽只好躺在瓦窯的乾枯野花上養傷,到第二天她發現傷已無大礙,她看到擦傷處粘了些乾枯的野花,特別是蘭若因長期服用這種野花,還用長滿野花的小溪水洗臉而貌如桃花、美如天仙,朝陽每次帶著蘭若在山坡上看那隨風飄逸的白色野花,她都會和女兒蘭若說:“看,多美啊,它們在隨風而舞,一朵一朵在天空尋找著伴侶,又飄落在大地的每個角落,到明年又有更多生命的鮮艷”。
十八年後一天,一個天大的好訊息像一陣春風傳入了朝陽的耳中,蒲公回來了!並且因戰功卓著,已做了大將軍,朝陽聽後無比的激動、喜悅……這個她盼望了十八年的訊息使她太過於激動,加上朝陽的相思成疾,她暈倒了。
瓦窯依舊,而前塵往事的愛戀就像昨天般迴繞在蒲公和朝陽心頭,蒲公愛拂著伊人已斑白的鬢髮,眼前已是模糊
朝陽在彌留之際,帶著無限依戀的眼神對蒲公說:“好好照顧蘭若,還記得山上遍地的野花嗎?帶著它們去前線吧,它們不但能吃,還能療傷,當你們想我的時候它們就會隨風飄揚在你們身邊!”。說完後朝陽就化作成無數的白色花朵飄揚在天空。後來蒲公帶著蘭若和很多的野花離開了瓦窯,蒲公行軍作戰數萬里,沿途他都會拿那些野花出來讓它們隨風飄落在大地,從此滿山遍野隨處都可以看見那美麗而自強的野花。”

[編輯本段]
科學研究

這美麗的傳說可能是虛構的,但它治療乳癰的良效卻是真實的。實驗證明,蒲公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白喉稈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卡他球菌等,皆有殺滅作用,對結核桿菌、某些真菌和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抗生素使用。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蒲公英植物體中含特有的蒲公英醇、蒲公英素以及膽鹼、有機酸、菊糖、葡萄糖、維生素、胡蘿蔔素等多種健康營養的活性成分,同時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其鈣的含量為番石榴的2.2倍、刺梨的3.2倍,鐵的含量為刺梨的4倍,更重要的是其中富含具有很強生理活性的硒元素Se。因此,蒲公英具有十分重要的營養學價值。國家衛生部新近將蒲公英列入藥食兩用的品種。
日本近幾年也十分重視開發蒲公英,而且頗有成效。目前日本市場上流行的一種功能性飲料,就是用蒲公英作原料製成的。日本還用蒲公英製成醬湯、花酒等系列保健食品,將蒲公英直接作蔬菜食用亦十分盛行。

地區分布

多分布於北半球。我國的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西北、西南各地均有分布。生於道旁、荒地、庭園等處。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長,單一或分枝,外皮黃棕色。葉根生,排成蓮座狀,狹倒披針形,大頭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緣或有數齒,先端稍鈍或尖,基部漸狹成柄,無毛蔌有蛛絲狀細軟毛。花莖比葉短或等長,結果時伸長,上部密被白色珠絲狀毛。頭狀花序單一,頂生,長約3.5cm;總苞片草質,綠色,部分淡紅色或紫紅色,先端有或無小角,有白色珠絲狀毛;舌狀花鮮黃色,先端平截,5齒裂,兩性。瘦果倒披針形,土黃色或黃棕色,有縱棱及橫瘤,中產以上的橫瘤有刺狀突起,先端有喙,頂生白色冠毛。花期早春及晚秋。生於路旁、田野、山坡。產於全國各地。整株植物匍匐於地上,葉如薺菜,只是稍大,無挺立莖,花從植株中心冒出。

生態習性

它沒有桃李的花朵嬌艷,沒有玫瑰月季芬芳,但它傳播著春天的氣息,散發著頑強的生命力,在田間、溝谷、山坡、草地、路旁、河岸沙地等隨處可見它那堅強可愛的身影。
“花罷成絮,因風飛揚,落濕地即生。”每當初春來臨,蒲公英抽出花莖,在碧綠叢中綻開朵朵黃色的小花。花開過後,種子上的白色冠毛結為一個個絨球,隨風搖曳。種子成熟後,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安家落戶,孕育新的花朵。
它是那么不起眼,但卻依然不忘待著美好的願望在空中自由的飛翔。


藥用價值

藥學套用簡介:
蒲公英又稱尿床草,對於利尿可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C及礦物質,對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另外葉子還有改善濕疹、舒緩皮膚炎、關節不適的淨血功效,根則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治療膽結石、風濕,不過在沒有專業醫師指導下還是不要擅自使用為佳,花朵煎成藥汁可以去除去雀斑,可說是非常有用的一種香藥草,新鮮蒲公英要選擇葉片乾淨、略帶香氣者,乾燥蒲公英則選顏色灰綠、無雜質、乾燥者
蒲公英屬菊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藥食兼用的植物。據《本草綱目》記載,它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及催乳作用,對治療乳腺炎十分有效。無論煎汁口服,還是搗泥外敷,皆有效驗。此外,蒲公英還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被廣泛套用於臨床。《本草綱目》有句云:“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神農本草經》、《唐本草》、《中藥大辭典》等歷代醫學專著均給以高度評價。蒲公英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
藥材
皺縮捲曲的團塊,根圓柱形,多彎曲長3~7cm,棕褐色,根頭部有茸毛,葉破碎,完整葉片為倒披針形,暗灰綠色或綠褐色,邊緣淺裂或具有羽狀缺刻,基部下延成柄狀,下表面主脈明顯,花葶1至數條,頭狀花序頂生,黃褐色或淡黃白色,有的可見多數具有白色冠毛的長橢圓形瘦果,氣微,味微苦.
藥用部位: 乾燥的全草。
性味功能 :甘,微苦,寒。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結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癰腫痛,胃炎,痢疾肝炎,膽襄炎,急性闌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癰癤疔瘡, 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癘,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尿路感染。
套用參考
1.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鮮蒲公英搗爛敷患處。
2.慢性骨炎:蒲公英15克,酒釀1食匙,水煎混合飯後服。
3.癰癤疔瘡:蒲公英,野菊花,金銀花,地丁草各30克,水煎服。
4.清熱解毒蒲公英:
蒲公英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其藥用價值早已載入各種醫書。它全草入藥,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賽醇、蒲公英苦素、咖啡酸、膽鹼、菊糖等成分。性平味甘微苦。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有顯著的催乳作用,治療乳腺炎十分有效。無論煎汁口服,還是搗泥外敷,皆有效驗。此外,蒲公英還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助消化,增食慾,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還可防治癌、胃癌、食管癌及各種腫癌等功效。
1.感冒傷風:蒲公英;30克,防風、荊芥各10克,大青葉15克,水煎服。
2.各種炎症:薄公英60克,金銀花30克,水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日服2次,連服3-5日。
3.慢性胃炎:蒲公英30克,豬肚1個,洗淨加水燉爛,分兩次食用。
4.上消化道出血:蒲公英、地榆等份,烘乾。
5.黃膽型肝炎:蒲公英、茵陳、白糖各50克,大棗10枚,共煮粥食,日食1-2次。
6.肺膿腫:蒲公英60克、桔梗10克,魚腥草20克,白糖適量,水煎服。
7.痔瘡出血:蒲公英、地榆各30克,焙乾研末,用生薑、大棗湯送服,每次6克。
8.氣管炎:乾蒲公英60克、魚腥草40克,焙乾研成細末,用蜂蜜水送服,日服3次,每次6克。
9.便秘:鮮蒲公英60克,水煎取50-100毫升,加白糖或蜂蜜適量,日服1劑,連服3-5日。
10.小便淋澀:蒲公英、玉米須各60克,水煎濃汁,加白糖調服。
11.急性乳腺炎:鮮蒲公英60克,水剪服,早晚各服1次,同時將蒲公英搗爛敷患處,蒲公英、忍冬藤各30克,加水及適量黃酒,煎濃汁,日服1劑,分2次服用。
12.跌打損傷:鮮蒲公英適量,洗淨搗爛,敷患處。
13.目赤腫痛:鮮蒲公英60-120克,水煎服。
14.油彩皮炎:蒲公英、馬齒莧各30克,水煎取汁,冷敷患處。
15.腮腺炎:蒲公英30-60克,水煎服功搗爛外敷。
蒲公英除藥用外也是早春一種很好的野生蔬菜,食用方法很多,葉片可生食、醃漬或焯後涼拌,也可切細片後與米煮食或油炒食用,還可製成不含咖啡鹼的蒲公英咖啡。其花則可釀製成蒲公英酒。日本已開始利用蒲公英提取物製成糖果、飲料和糕點等系列保健食品。

[編輯本段]
蒲公英茶

材料:乾燥蒲公英75克、水1000cc
作法
1.將蒲公英洗淨,放入鍋中,加水淹過蒲公英
2.大火煮沸後蓋上鍋蓋,小火熬煮一小時
3.濾除茶渣,待涼後即可飲用
----------------------------------
蒲公英中藥配伍:配夏枯草:清熱;配地丁:清熱解毒;配金銀花:消癰化瘍;配決明子:清熱瀉火。
蒲公英藥性說明:甘寒清解,苦以開泄,功專解毒消腫,為治乳癰要藥。兼有利濕之功。
蒲公英功效:
1.清熱解毒 可用於熱毒證,尤善清肝熱,治療肝熱目赤腫痛,以及多種感染、化膿性疾病。
2.消癰散結 治療熱毒壅結於肌肉所致的癰腫瘡毒,高熱不退。對乳癰有良效,能解毒散結通乳,可內服或外敷,常配金銀花等同用。另外還可配大黃、丹皮治療腸癰。
用途:它可以作食物或草藥。早春的嫩蒲公英是一種蔬菜中傳統的野菜。現在已經有家養出來的,比salut的大很多。嫩蒲公英可以涼拌,燒湯或炒熟。老了的也能吃,但是比較苦。不苦的蒲公英也可以拌肉作餃子餡,味道和西洋菜做的餡差不多。歐洲人在中世紀時就已經用蒲公英花來釀酒。蒲公英葉子含有很多維生素A和維生素C。 蜜蜂也常到蒲公英採花粉和蜜糖。
蒲公英是一種中草藥。《本草綱目》記載:“蒲公英主治婦人乳癰腫,水煮汁飲及封之立消。解食毒,散滯氣,清熱毒,化食毒,消惡腫、結核、疔腫。”
蒲公英根也是一種草藥,在加拿大是正式註冊為利尿,解水腫的草藥。烤乾磨成粉之後可以泡茶,據說在飯前喝過可以解胃助消化,在保健食品商店可以買到,但是沒有科學證明這種作用。
蒲公英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3~l兩(大劑2兩);搗汁或入散劑。外用:搗敷。
臨床套用:
1.用於燒傷合併感染:以鮮蒲公英搗爛,加入少許75%酒精調敷患處。(《中西醫結合雜誌》1987;(5):301) 2.治療胃痛:蒲公英20~30g,丹參25~30g,白芍15~30g,甘草10~30g,日1劑水煎服,1個月為1療程。(《上海中醫藥雜誌》1984(2):33) 3.治療急性膽道感染:蒲公英30g,柴胡10g,鬱金12g,川楝6g,刺針草30g。水煎服。(《新編常用中草藥手冊》第33頁) 4.治療腮腺炎:以鮮蒲公英30g搗碎,加入1個雞蛋清中攪勻,加冰糖適量,搗成糊狀,外敷患處。日換藥1次。(《中藥現代臨床套用手冊》1993;12) 1.急性熱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等:蒲公英、大青葉、板藍根、金銀花各12g,水煎服。 2.乳腺炎、闌尾炎、瘡癤療腫:蒲公英、金銀花、連翹各15g,山甲、當歸、赤芍各10g,水煎服,或單用其鮮品搗爛局部外敷。 3.目赤紅腫:蒲公英30g,黃芩10g,水煎,熏洗患眼。 4.尿路感染:蒲公英30g,萆解、生蒲黃、木通、車前子各10g,水煎服。
注意事項
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
1.用量過大 常規用量煎服後,偶見有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部不適及輕度泄瀉。大劑量(30g/kg)灌服煎劑3天,可見實驗兔子肝細胞及腎小管上皮細胞輕度濁腫,腎小管變窄,其它無明顯改變。小鼠和兔亞急性毒性試驗,尿中可出現少量管型,腎小管上皮細胞濁腫。
2.過敏反應 服用蒲公英煎劑、蒲公英酒浸劑後,個別人會出現蕁麻疹、全身瘙癢等過敏反應。蒲公英注射劑靜脈滴注後,亦偶有寒戰、面色蒼白、青紫或精神症狀。
3.藥不對證 主要是寒熱不分,不加辨證而濫用蒲公英治療各種感染。臨床上所見的感染多數為熱證,用蒲公英一般不會有不良反應。但少數感染屬於陰寒證,無熱象,病程多較長,病人體質虛弱。筆者曾見有人用大劑量蒲公英治療陰寒證,結果病人出現食慾減退、倦怠、疲乏、出虛汗、面色蒼白。感染灶並無好轉之象。將蒲公英清熱解毒的作用簡單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濫用,會產生不良反應。
化學成分: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膽鹼(Choline)、菊糖(Inulin)和果膠 (pectin)等。同屬植物藥用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的根中含蒲公英醇(Taraxol)、蒲公英賽醇(Taraxerol)、φ-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β-香樹脂醇(βAmyrin)、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膽鹼、有機酸、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甙以及樹脂、橡膠等。葉含葉黃索(Lutein)、蝴蝶梅黃索(Violaxanthin)、葉綠醌 (Plastoquinone)、維生素C50~70毫克/100克和維生素D5~9毫克/100克。花中含山金車二醇(Arnidiol)、葉黃素和毛莨黃索(Flavoxanthin)。花粉中含β-谷甾醇、5α-豆甾-7- 烯-3β-醇(5α-Stigmast-7-en-3β-ol)、葉酸(Folic acid)和維生素 C。綠色花萼中含葉綠醌。花莖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樹脂醇。又本品含考邁斯托醇(Coumestrol)、核黃素 1.43 微克/克和胡蘿蔔素7.7~8.8%。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蒲公英素(taraxo- cerin)、蒲公英苦素(taraxicin)、菊糖、果膠及膽鹼等。
藥理研究:1. 抗菌:50%鮮草汁用平板挖溝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劑用平板挖溝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2. 抗真菌:水浸液用試管稀釋法,1:4對奧杜盎小孢子菌許蘭黃癬菌,紅色毛癬菌等有抑制作用。 3. 抗腫瘤:蒲公英熱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對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種後11~20天給藥有抑瘤作用,對接種後的1~10天給藥無效,其抗腫瘤作用類似香菇多糖,是通過免疫機制實現的。 另外,本品還有抗胃潰瘍、利膽、保肝等作用。
製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殺滅作用;對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及卡他球菌等亦有一定殺滅作用;對某些病毒,真菌以及鉤端螺鏇體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利膽、利尿及苦味健胃、輕度瀉下等作用。
採收:春、夏開花前或剛開花時連根挖取,除淨泥土,曬乾。
加工炮製:揀去雜質,洗去泥土,切段,曬乾。原藥揀淨,搶水洗去泥屑,撈出攤開晾乾,切1~1.5mm段片,曬乾,篩去灰屑。
儲藏:放箱內或其他容器內,置乾燥處,防霉蛀。
來源考證:出自《唐本草》; ①《唐本草》:“蒲公英,葉似苦苣,花黃,斷有白汁,人皆啖之。” ②《綱目》:“地丁,江之南北頗多,他處亦有之,嶺南絕無。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莖葉花絮並如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③《本草新編》:“蒲公英煎膏,尤勝於生用。煎冒之法,每次須百斤,石臼內搗爛,鐵鍋內用水煎之。一鍋水煎至七分,盛於布袋之內,瀝取清汁;每大鍋可煮力‘斤, 十次煮完,俱取清計,入於大鍋內,再煎至濃汁;然後取入砂瓶內盛之,再用重湯煮之,侯其汁如蜜,將汁傾在盆內,用中皮膏化開入之,攪均勻為著,曬之自乾矣。大約濃汁一廳,人中皮膏一兩,便可成膏而切片矣。一百斤蒲公英可取膏七斤,存之藥籠中,以治瘡毒火毒最妙。凡前藥內該用草一兩者,止消用二錢,最簡妙法也。無鮮草可用乾草,乾則不必百斤,三十斤便可熬膏取七斤也。”
各家論述
1.《本草經疏》:蒲公英昧甘平,其性無毒。當是入肝入胃,解熱涼血之要藥。乳癰屬肝經,婦人經行後,肝經主事,故主婦人乳癰腫乳毒,並宜生暖之良。
2.《本草述》:蒲公英,甘而微余苦,是甘平而兼有微寒者也。希雍有曰:甘平之劑點朗肝腎。'昧此一語,則知其入胃而兼入肝腎矣,不然,安能涼血、烏鬚髮,以合於沖任之血髒乎?即是思之,則東垣所謂腎經必用者,尤當推而廣之,不當止以前所主治盡之也。
3.《本草新編》:蒲公英,至賤而有大功,借世人不知用之。陽明之火,每至燎原,用白虎湯以瀉火,未免太傷胃氣。蓋胃中之火盛,由於胃中士衰也,瀉火而土愈衰矣。故用自虎湯以瀉胃火,乃一時之極宜,而不可恃之為經久也。蒲公英亦瀉胃火之藥,但其氣甚平,既能瀉火,又不損土,可以長服久服而無礙。凡系陽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劑服之,火退而胃氣自生。但其瀉火之力甚微,必須多用,一兩,少亦五、六錢,始可散邪輔正耳。或問,蒲公英瀉火,止瀉陽明之火,不識各經之火,亦可盡消之乎?曰,火之最烈者,無過陽明之焰,陽明之火降,而各經余火無不盡消。蒲公英雖非各經之藥,而各經之火,見蒲公英而盡伏,即謂蒲公英能消各經之火,亦無不可也。或問,蒲公英與金銀花,同是消癰化瘍之物,二物畢竟孰勝?夫蒲公英止入陽明、太陰二經,而金銀花則無經不入,蒲公英不可與金銀花同於功用也。然金銀花得蒲公英而其功更大。
4.《醫林纂要》:蒲公英點能化熱毒,解食毒,消腫核,療疔毒乳癰,皆瀉火安上之功。通乳汁,以形用也。固齒牙,去陽陰熱也。人言一莖兩花,高尺許,根下大如拳,旁有人形拱抱,搗汁酒和,治噎隔神效。吾所見皆一莖一花,亦鮮高及尺者,然以治噎膈。
5.《本草求真》:蒲公英,入陽明胃、厥陰肝,涼血解熱,故乳癰、乳岩為首重焉。緣乳頭屬肝,乳房屬胃,乳癰、乳岩,多因熱盛血滯,用此直入二經,外敷散腫臻效,內消須同夏枯、貝母、連翹、自英等藥同治。
6.《本草正義》:蒲公英,其性清涼,治一切療瘡、癰瘍、紅腫熱毒諸證,可服可敷,頗有應驗,而治乳癰乳療,紅腫堅塊,尤為捷效。鮮者搗汁溫服,乾者煎服,一味亦可治之,而煎藥方中必不可缺此。
7.《唐本草》:主婦人乳癰腫。
8.《本草圖經中:敷瘡,又治惡刺及狐尿刺。
9.《本草衍義補遺》: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解食毒,散滯白。
10.《滇南本草》:敷諸瘡腫毒,疥頹癬瘡;祛風,消諸瘡毒,散瘰癘結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
11.《綱目》:烏鬚髮,壯筋骨。
12.《醫林纂要》:補脾和胃,瀉火,通乳汁,治噎膈。
13.《綱目拾遺》:療一切毒蟲蛇傷。
14.《隨息居飲食譜》:清肺,利嗽化痰,散結消癰,養陰涼血,舒筋固齒,通乳益精。
15.《嶺南採藥錄》:炙脆存性,酒送服,療胃脘痛。
16.《山東中藥》:為解毒、消炎、清熱藥。治黃痘,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結。
17.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 涼血利尿。治療瘡,皮膚潰瘍,眼疾腫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蟲咬傷,尿路感染。
18.《上海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利尿,緩瀉。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氣管炎,流火,淋巴腺炎,風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19.《本草新編》:蒲公英,味苦,氣平。入陽明、太陰。潰堅腫,消結核,解食毒,散滯氣。

家鄉的小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