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彩皮炎

油彩皮炎(cosmetic dermatitis)又名演員油彩皮炎(cosmetic dermatitis in players),系指從事戲劇、電影、電視等文藝工作者因使用油彩化妝引起的接觸性皮炎。

基本信息

概述

油彩皮炎(cosmetic dermatitis)又名演員油彩皮炎(cosmetic dermatitis in players),系指從事戲劇、電影、電視等文藝工作者因使用油彩化妝引起的接觸性皮炎。油彩皮炎是由於接觸油彩或化妝品而引起的一種炎症性皮膚病,多見於使用油彩化妝的文藝工作者.中醫習稱"粉花瘡"。

病因病理

油彩由顏料、基油、填充劑及香精4部分組成。這些成分中任何一種由於質量因素均可致本病。油彩的顏料中立索爾大紅、銀硃R、耐曬黃G均是致敏作用較潑尼偶氮類染料,後兩者又是兼有光感作用和致敏作用的硝基偶氮類有機顏料。是引起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顏料中的雜質及某些無機顏料(如氧化鐵紅)中的鉛、香精、基油等也是致病物質。
除油彩本身外,打底油、眉筆、唇膏、定妝粉、卸妝油、粘胡膠(含松香、稀氨溶液)及鼻油灰(造型用)、卸妝用的肥皂、紙張的質量及卸妝方法、室外演出的風吹日曬、大氣濕度等刺激對皮膚發生反應有一定影響。採用鹵鎢燈、氙燈,鏑燈等新光源作舞台照明,其中的紫外線並未濾盡,而油彩中的某些顏料、香精多系具光感作用的有機物,在強燈光尤其是長波紫外線(UVA)作用下,常可導致光感性皮炎或色素沉著。自身過敏體質也是發病的重要因素。
由於稟賦不足或腠理不密,感毒而發。

症狀特徵

主要發於面部,初起皮膚瘙癢,灼熱潮紅,以後出現密集性大小不等的淡紅色丘疹,相互融合成片,亦可呈水腫性紅斑邊界清楚,常與接觸物相一致。反覆發作,日久可出現色素沉著斑。
多見於從事戲劇、電影、電視等使用油彩化妝的文藝工作者。
皮損好發於顏面。依據皮損形態臨床分四種類型:
1.瘙癢型 多見,套用油彩化妝後接觸部位僅出現瘙癢,灼痛。但無皮疹出現。於卸妝後減輕或消失。
2.皮炎型 套用油彩化妝數十分鐘後,化妝局部出現刺癢或蟻行感,稍後出現紅斑、腫脹,邊界不清,以眼周明顯;重者可有丘疹、水皰、糜爛、滲出,瘙癢難忍,伴灼痛。多見於青年演員。輕症者,停止接觸油彩經1周左右自行消退,反覆發生者,愈後部分出現色素沉著。
3.痤瘡型 於前額、兩頰及下頜部多發。皮損形態與尋常痤瘡相似。與油彩中油基的化學刺激有關,停止接觸油彩經1周左右逐漸消退。多發生在青年演員中。
4.色素沉著型 多見於皮炎反覆發作、從藝較久的演員。好發於眼周、額、頰及耳前部皮膚。可見到限局性青褐、紅褐、灰褐色色素沉著斑,消退緩慢。
根據臨床表現,皮損特點的特徵性即可診斷。可疑致病的油彩成分分別作皮膚斑貼試驗可有助於尋找引起皮炎的原因。

診斷要點

1.皮損發生較快。
2.皮損多出現在油彩塗抹部位,一般多見於顏面兩頰、兩顴、眼周、下頰等部。
3.按臨床表現分型:
①皮炎型:以水腫性紅斑、丘疹為主,邊界不清,有蟻行感或刺痛,停止化妝後,炎症可漸消退,如此反覆,此型最為多見。
②痰癢型:多在上妝後不久發生,有蟻行感或痛癢難忍,卸妝後不久即可消逝,無明顯皮損。
③粉刺型:皮損與平常痊瘡相似,以毛囊性丘疹為主,可伴有黑頭粉刺或毛囊炎。
④色素冷靜型:大多見於皮炎反覆發作,亦有個別無皮炎史者,皮損為大小不等的黑褐色或灰褐色色素斑片。
4.自覺有不同程度的痰癢或灼熱感。
5.多見於青年演員,女性多乾男性。

辨證施治

方藥:荊芥、防風、蟬蛻各9克,苦參、牛蒡子、黃芩各12克,生地黃25克,金銀花15克,魚腥草30克,生甘草5克。熱象較重者,加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2克。夾濕者,加木通、蒼朮各9克

預防

提高油彩質量,選用質量高、安全性好、低刺激性的油彩,是減少和防止油彩皮炎發生的根本措施。正確掌握油彩的使用方法,安全上妝、卸妝,避免各種不適當和不良刺激。加強個人保護,對反覆發作和敏感體質者,上妝前塗一層適當的皮膚防護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