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紋匜

蛙紋匜

蛙紋匜,是戰國前期盥洗澆水用器,青銅器的一種,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文物規格

蛙紋匜(wā wén yí),戰國前期,高11.5cm,寬22.4cm,重0.68kg。

外形特徵
蛙紋匜蛙紋匜

一側有獸頭形流,獸雙目上視,側立耳,闊口方便泄水,獸頭頂部飾有蛙紋。另一側為屈舌獸首鋬。寬腹上部僅飾一周以雙線勾邊的三角紋帶。圓底下有3隻獸足。

工藝特點

此器造型獨特,構思巧妙,特別是器流的造型極具創意。

名詞解釋

匜(音儀),古時的盥洗用具,《左傳》有“奉匜沃盥”之語。青銅器和瓷器中均有此器。青銅匜最早出現於西周中期後段,流行於西周晚期和春秋時期。傳世瓷器中最早的匜見於漢代,唐、宋時都有燒制,元代瓷匜以景德鎮產品最為多見,有青花、釉里紅、卵白釉、藍釉白花和藍釉描金等品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