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糞霉

蛙糞霉,屬蟲霉目,蟲霉科,拉丁名為Basidiobolus ranarum。拉丁目名為Entomophthorales。

編 號 PR9.00041
拉丁綱名 Phycomycetes
文綱名 藻狀菌綱
丁目名 Entomophthorales
中文目名 蟲霉目
丁科名 Entomophthoraceae
中文科名 蟲霉科
拉 丁 名 Basidiobolus ranarum
中 文 名 蛙糞霉
定 名 人 Eid.
參考文獻 Entomophthoraceae
采 集 地 四川 (40)
性狀 具有有性(接合孢子)和無性(分生孢子)生殖孢子,菌絲粗細不一,直徑5~20cm,分隔稀,胞質淡,分支少。蛙糞霉不耐低溫,保存在0~4℃下2小時即死亡。習性 存在土壤、腐敗植物、兩棲及爬行動物,如:青蛙、蟾蜍、壁虎和蜥蜴的腸道內,昆蟲亦可帶菌。人因接觸帶菌的土壤、蛙糞、樹葉等,或被蟲咬而感染。動物中只發現馬可被感染。動物傳染給人,或人直接傳給人尚無報導,在組織內通過直接蔓延或淋巴組織傳播,是否侵入血管,有待觀察。皮膚外傷,甚至蟲咬,可能是發病的誘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