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鞭菊

蛇鞭菊

蛇鞭菊,多年生草本。莖基部膨大呈扁球形。花紅紫色。花期夏、秋季。因多數小頭狀花序聚集成長穗狀花序,呈鞭形而得名。蛇鞭菊花期長,花莖挺立,花色清麗,不僅有自然花材之美,而且具美好的花寓意。蛇鞭菊耐寒,耐熱,喜光或稍耐陰,生長季節耐水濕,對生境要求比較粗放,南北方均可以種植。在夏秋之際,色彩絢麗,恬靜宜人,給人以靜謐與舒適的感覺,宜作花壇、花境和庭院植物,是優秀的園林綠化新材料。2003年北京的一些單位對蛇鞭菊、火炬花、飛燕草、金雞菊等幾十個新品種的鮮花進行選育,這些花卉的選育標誌著北京開始2008年奧運會準備夏季開花植物。

基本信息

物種信息

蛇鞭菊蛇鞭菊
植物名稱:蛇鞭菊

別名:麒麟菊、貓尾花、舌根菊

拉 丁 名:Liatris spicata

科名菊科

屬名:蛇鞭菊屬

產地及分布:原產北美東部和南部,現廣泛栽培

生態分類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花卉

蛇鞭菊蛇鞭菊

觀賞分類:觀花類

物候期:3月中旬萌動,花期6~8月

高度範圍:0.6-1 (M)

生長習性:耐寒,耐水濕,耐貧瘠,喜陽光,,略耐半陰,耐旱,耐粗放管理,要求疏鬆肥沃濕潤土。

形態特徵:莖基部膨大呈扁球形,地上莖直立,株形錐狀。基生葉線形,長達30cm。頭狀花序排列成密穗狀,長60cm,淡紫紅色,花期7-8月。蛇鞭菊具地下塊莖,花葶長70-120厘米,花序部分約占整個花葶長的1/2。小花由上而下次第開放,花色分淡紫和純白兩種。葉線形或披針形,由上至下逐漸變小,下部葉長約17厘米左右,寬約1厘米,平直或捲曲,上部葉5厘米左右,寬約4毫米,平直,斜向上伸展。

套用:宜做花境背景,與較矮和淺色調花卉搭配,或在林緣,路邊成片、成帶種植。可做切花。

分株繁殖

蛇鞭菊蛇鞭菊
分株時間:最好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凍後進行。

分株方法:把母株從花盆內取出,抖掉多餘的盆土,把盤結在一起的根系儘可能地分開,用鋒利的小刀把它剖開成兩株或兩株以上,分出來的每一株都要帶有相當的根系,並對其葉片進行適當地修剪,以利於成活。

裝盆消毒:把分割下來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鐘後取出涼乾,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後馬上用百菌清灌根。

分株後的管理:分株裝盆後灌根或澆一次透水。由於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損傷,吸水能力極弱,大約需要3~4周才能恢復萌發新根,因此,在分株後的3~4周內要節制澆水,以免爛根,但它的葉片的蒸騰沒有受到影響,為了維持葉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給葉面噴霧1~3次(溫度高多噴,溫度低少噴或不噴)。這段時間也不要澆肥。分株後,還要注意太陽光過強,可以放在遮蔭棚內養護。

上盆或移栽:小苗裝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2公分厚的粗粒基質或者陶粒來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層基質,厚約1~2公分,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或者草炭+珍珠岩+陶粒=2份+2份+1份;菜園土+爐渣=3份+1份;草炭+爐渣+陶粒=2份+2份+1份;鋸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並放在略蔭環境養護一周。

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4~6公分,再覆上一層土並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後,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並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濕度管理:喜歡較乾燥的空氣環境,陰雨天過長,易受病菌侵染。怕雨淋,晚上保持葉片乾燥。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40~60%。

蛇鞭菊蛇鞭菊
溫度管理:喜歡冷涼氣候,忌酷熱,夏季生長十分緩慢;不耐霜寒,當溫度降到5℃以下時會進入休眠。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8℃。

光照管理:在晚秋、冬、早春三季,由於溫度不是很高,就要給予它直射陽光的照射,以利於它進行光合作用和形成花芽、開花、結實。若遇到高溫天氣或在夏季,需要給它遮掉大約30%的陽光。開花後放在室內養護觀賞的,要放在東南向的門窗附近,以儘可能地延長花期和增加開花數量。

肥水管理:對肥水要求不多,也怕亂施肥、施濃肥和偏施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營養齊全”的施肥(水)原則:

春、秋二季:這兩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花寶”——清水——“花寶”——“花寶”——清水的順序循環(最起碼每周要保證兩次“花寶”),間隔周期大約為:室外養護的1~4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放在室內養護的2~6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夏季是生長緩慢的季節,要適當地控肥控水。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的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室外養護的1~4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放在室內養護的2~6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在早晨或傍晚溫度低時澆灌,還要經常給植株噴霧。澆水時間儘量安排在早晨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7~10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澆水時間儘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溫度較高的時候進行。

采前管理

栽種密度為每平方米6~9株。蛇鞭菊喜微潮偏乾的土壤環境,但在花葶長出後不宜使其缺水。可在定植時給植株施用馬糞作為基肥,開花期間每周應該追施一次富含磷、鉀的稀薄液體肥料,這樣有助於切花采後品質的提高。蛇鞭菊喜光照充足,忌環境蔭蔽。保持栽培地點通風有助於提高切花的品質。蛇鞭菊喜涼爽,忌高溫,其生長適溫為15~25℃。應該注意的是,當氣溫超過30℃時,植株便會進入休眠狀態。

采後技術

蛇鞭菊蛇鞭菊
1、切花主要特性:葉片的衰敗比花朵快。該切花對灰霉病敏感。蛇鞭菊適宜製作乾花。

2、采切發育階段:一般在花序上部大約1/2的小花開放時采切。在花蕾階段采切的切花可以在保鮮液中發育,逐步開放。花博會

3、瓶插壽命:在保鮮液中的瓶插壽命7-12天。

4、保鮮劑處理方法

(1)脈衝處理液:每升水中加200毫克8—羥基喹啉檸檬酸鹽+50克蔗糖

(2)花蕾開放液:每升水中加1000毫克8—羥基喹啉檸檬酸鹽+50克蔗糖。

(3)瓶插保持液:每升水中加360毫克8—羥基喹啉檸檬酸鹽+15-25克蔗糖。

5、儲藏和運輸技術花博會

(1)去除切花下部葉叢,在pH值為3.5的乾淨熱水進行水合處理。

(2)乾儲會降低切花瓶插壽命,而儲存在保鮮液中可以顯著延長切花壽命;在0-2℃溫度下,切花在水中可濕儲7天左右,乾儲約5天。

(3)蛇鞭菊經過通常的運輸和采後處理後損失較小。用於長途運輸的切花,應在緊實蕾階段采切。到達目的地後,用花蕾開放液處理。

6、零售商和消費者處理方法

(1)對花莖進行再剪截,去除將沒入保鮮液的花莖上的葉叢,然後進行水合處理。

(2)在室溫條件下,用脈衝處理液處理切花24-72小時,然後轉入一種瓶插保持液中。

切花菊栽培要點

蛇鞭菊蛇鞭菊
菊花喜歡陽光充足、氣候涼爽的環境,土壤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以PH值6.5至7.2的沙壤土為宜。一般採用扦插繁殖,即可保持植株的優良特性,有可減少育苗的周期,蛇鞭菊花繁殖係數高,再生能力很強。

在栽培菊苗時,首先應將扦插成活的小苗移至通風處煉苗2至3天,扦插後25至30天可以定植。秋菊定植的適期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定植前,深翻、敲碎、耙平土壤,築畦,施農家肥。地栽菊緩苗以後,應及時進行一次摘心,只留最下部的5至6片葉片,生產3至4支花。株高20至30厘米時,要追加施肥。

切花菊高大,桿硬,高可到80至150厘米,為防倒伏應該及時設定切花網,上土後在畦的四周立竹竿穿網。現蕾時隨時摘除主蕾以下的所有側蕾。定植前和生長初期都要追施肥料。夏菊的花期在6至8月,適宜溫度10至13攝氏度,15至20攝氏度可開花。秋菊4至5月扦插,8月至11月開花。

寒菊6月下旬定植,12開花.7月中上旬定植,1月開花。北方溫室栽培,7月扦插,12至1月開花。春菊11至12月定植,3至5月開花。

菊花耐旱也耐弱鹼,但不耐潮濕,忌低洼積水。菊花還忌重茬連作。

蛇鞭菊是十分耐寒的宿根花卉,地下塊莖在北京地區不需要特別保護就可以過冬,花期過後可以將花絮剪掉,蛇鞭菊的葉片十分耐看,即使在深秋,翠綠的葉片如觀賞草一般美麗。

栽培要點
菊花喜歡陽光充足、氣候涼爽的環境,土壤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以PH值6.5至7.2的沙壤土為宜。一般採用扦插繁殖,即可保持植株的優良特性,有可減少育苗的周期,蛇鞭菊花繁殖係數高,再生能力很強。在栽培菊苗時,首先應將扦插成活的小苗移至通風處煉苗2至3天,扦插後25至30天可以定植。秋菊定植的適期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定植前,深翻、敲碎、耙平土壤,築畦,施農家肥。地栽菊緩苗以後,應及時進行一次摘心,只留最下部的5至6片葉片,生產3至4支花。株高20至30厘米時,要追加施肥。
切花菊高大,桿硬,高可到80至150厘米,為防倒伏應該及時設定切花網,上土後在畦的四周立竹竿穿網。現蕾時隨時摘除主蕾以下的所有側蕾。定植前和生長初期都要追施肥料。夏菊的花期在6至8月,適宜溫度10至13攝氏度,15至20攝氏度可開花。秋菊4至5月扦插,8月至11月開花。
寒菊6月下旬定植,12開花.7月中上旬定植,1月開花。北方溫室栽培,7月扦插,12至1月開花。春菊11至12月定植,3至5月開花。
菊花耐旱也耐弱鹼,但不耐潮濕,忌低洼積水。菊花還忌重茬連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