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六穀

蛇六穀

蛇六穀(學名: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中藥材,性辛,又稱魔芋、花桿蓮、蒟蒻,有毒。

基本信息

中醫學名

蛇六穀 蛇六穀

天南星,中藥材,性辛,溫,有毒。

虎掌(《本經》)、半夏精(侯寧極《藥譜》)、蛇頭天南星(《履巉岩本草》)、南星、虎掌南星、虎膏(《綱目》)、蛇芋(《植物名實圖考》)、蛇包穀(《昆明藥植調查報告》)、山苞米(《遼寧主要藥材》)、三棒子、藥狗丹(《河北藥材》)、大扁老鴉芋頭(《山東中藥》)、斑杖(《南寧市藥物志》)、蛇六穀(《浙江農藥志》)、野芋頭(《中藥材手冊》)、蛇木芋(《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原植物①東北天南星又名:羹匙菜、大頭參。②異葉天南星又名:獨角蓮、狗爪南星、母子半夏、虎掌半夏、狗爪半夏、獨葉一枝槍。同屬入藥植物鬼蒟篛又名日本天南星,偏葉天南星又名花南星

來源

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或華東魔芋Amorphophallus sinensis Belval的乾燥塊莖。主產四川、貴州,本省有產。秋、冬二季莖葉枯萎時採挖,除去鬚根及外皮,乾燥。

炮製

取原藥,除去雜質,洗淨,潤軟,切厚片,乾燥。

性狀

為圓形、類圓形或不規則的厚片,直徑3~8cm。表面類白色、黃色至淡棕色,較光滑,有時可見凹陷的莖痕、麻點狀根痕及暗褐色殘留外皮。切面類白色至灰棕色,有細密的顆粒狀突起或凹陷,有時略具膠樣光澤。質堅硬。微具魚腥氣,味淡,嚼之有麻舌感。

鑑別

粉末類白色至淡棕色。澱粉粒多單粒,類圓球形或不規則形,直徑 3~13μm,臍點多不明顯,少數點狀或人字狀,層紋不明顯;復粒少數,由 2~5分粒組成。螺紋導管及環紋導管直徑6~20μm。草酸鈣針晶散在或成束存在於黏液細胞中,長40~131μm。草酸鈣簇晶多散在,直徑 30~60μm。

性味與歸經

蛇六穀 蛇六穀

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

功能與主治

化痰散積,行瘀消腫。用於痰嗽,積滯,瘧疾,經閉,跌打損傷,癰腫,疔瘡,丹毒,燙傷。

用法與用量

5~10g。外用適量,醋磨塗或煮熟搗敷。

處方應付

寫蛇六穀、魔芋、蒟蒻均付蛇六穀。

注意

內服須久煎2小時。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霉、防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