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蠅腐敗

蚊蠅腐敗

蚊蠅腐敗是指發生在村鎮幹部中的腐敗問題,其中包括蒼蠅式腐敗和從腐敗程度上來說比蒼蠅腐敗還低的蚊子式的腐敗。主要特點是小官小貪,花樣繁多,窩案多發,手段隱蔽。這類腐敗雖然金額不大,但影響面大,對民眾造成的損害嚴重。

名詞由來

蚊蠅腐敗蚊蠅腐敗
2015年,河南省紀委對2014年以來基層腐敗專項治理中查結的3263起案件梳理髮現,涉及黨員幹部中,鄉鎮科級幹部占13%,村級幹部約占40%,職務最低的為村出納、村小組組長,甚至農村敬老院院長、國小校長。河南一名紀檢幹部表示,有些連“蒼蠅腐敗”都不是,只能用“蚊子腐敗”來形容。基層辦案人員說,少數村幹部橫行鄉里,民眾怕被“秋後算賬”,對貪占截留行為採取默認縱容態度,致“蚊蠅腐敗”易積少成多,難以被發現。

出現原因

蚊蠅腐敗蚊蠅腐敗
國家投入的民生資金越來越多,鄉鎮“七站八所”工作人員、村兩委幹部手中可分配的資源增多,這也給鄉村基層幹部貪占截留剋扣,留下大量尋租空間。如果省委書記的權力是100,那么一個鄉村幹部的權力可能只有1;對省委書記的監督如果是100,而對鄉村幹部的監督是0,那么1比100更具貪腐的可能性。腐敗總是和監督缺位有關,在基層特別是農村,民主監督乏力,專門機構缺位,輿論監督難覆蓋,是蚊蠅不斷滋生的制度原因。

查處“蚊蠅腐敗”主要靠基層紀委。縣一級紀委精力集中在查辦大案要案上,對“蚊蠅腐敗”往往是“管得著,卻看不見”。鄉鎮紀委,普遍存在專職紀檢監察幹部少,且面對的是熟人社會,執紀監督問責能力不足,對“蚊蠅腐敗”往往是“看得見,卻管不著”。
河南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分析認為:大部分農村地區,村組和基層站所幹部素質良莠不齊,法紀觀念淡薄,在“一畝三分地里”驕橫自大,甚至明目張胆違規違紀;基層幹部普遍收入較低,職務職級晉升空間有限,卻掌控著資金的使用和分配權,容易心理失衡。這些都是產生貪占等行為的主觀原因。

特點歸納

蚊蠅腐敗蚊蠅腐敗
1、小官小貪,花樣繁多

“蚊蠅腐敗”形式花樣繁多。包括截留農村低保戶的“養命錢”,騙取農業保險的“救災錢”;貪占社會撫養費的“孩子錢”;冒領已故五保老人的“死人錢”;侵吞農民耕地補償款的“土地錢”;剋扣貧困家庭“扶貧款”。節日期間,河南省平頂山一村會計代表村兩委慰問一戶貧困民眾,趁人不注意將200元慰問金中的100元據為己有。100元錢甚至不夠一餐飯錢,但侵害的卻是弱勢群體的利益。

2、沆瀣一氣,窩案多發

具體表現為:村兩委幹部之間互相結成利益共同體;有的與鄉鎮幹部、上級職能部門公職人員上下串通,尤其掌握著惠農資金申報審批權力的鄉鎮“七站八所”人員成為“蚊蠅腐敗”重災區。

廣西陸川縣在查處烏石鎮那囊村幹部貪占低保款、危房改造補助中,5名村幹部被“一鍋端”,同時順藤摸瓜發現了鎮規劃站原站長李某等人的違紀問題。貴州六盤水醫藥購銷領域腐敗窩案中,涉案國家工作人員有84人,其中75人為科級以下黨員幹部和一般國家工作人員,涉案總金額1750餘萬元。

3、手段隱蔽,難以發現

2006年,河南舞鋼市八台鎮組織辦主任李頌華,通過偽造虛構材料、未註銷已故老黨員資料騙取、冒領4名新中國成立前入黨老黨員補貼。此後近10年中,這種貪占作為一種“潛規則”不斷被沿襲,截至不久前案發,涉案金額已近6萬元。

治理措施

蚊蠅腐敗蚊蠅腐敗
1、遏制民眾身邊“一百塊錢都要貪”的“蚊蠅腐敗”,首先不能單從“一百元的價值”去衡量“基層地區蚊蠅肆虐”的嚴重性。貪腐一百元金額雖小,可一個地方長年累月缺乏監管,民眾對貪腐一百元的現象,害怕打擊報復採取默許縱容態度,導致該地區基層村幹部貪腐案例占總數的40%,那么這個“數字”儼然不容忽視。所以,遏制民眾身邊雁過拔毛式的“蚊蠅腐敗”,首當其衝就要釐清蚊蠅滋生的病根。

2、不管是什麼樣的腐敗問題,有病症就有病根,有病根只要不是絕症,就有對應的猛藥。

“一百元都要貪”蚊蠅腐敗雖然不是啥絕症,可此類現象不光是河南地區獨有,很多地方都較為常見。就在前不久的陝西省委巡視組的巡視報告中,就針對農村地區村幹部優親厚友,冒領剋扣,弄虛作假,不少村組村務賬務不公開,不透明,私設“小金庫”情況進行了通報。然而,問題確確實實的存在,之所以久治不愈,究其根本還是藥下的不夠猛,基層地區紀檢監察忽視“蚊蠅腐敗”的危害性,“看得見,卻熟視無睹”。由此才使得基層蚊蟲肆虐,百姓敢怒不敢言。

長此以往基層地區的蚊蠅腐敗將有可能從“偷偷摸摸”,演變成毫無顧忌的“撲面而來”。這種連鎖反應的發生,不僅能徹底影響基層幹部和民眾之間的魚水關係,而且越來越多得蚊蠅腐敗案例表明,“村官動輒貪腐千萬、農村黨組織軟弱渙散”,是被基層鄉鎮黨委、紀委忽視的重要因素。因此,整治農村幹部隊伍素質層次不齊,村幹部賄選村霸現象,是杜絕蚊蠅腐敗的“猛藥”。

3、農村地區蚊蠅腐敗問題,不是一兩天形成的,徹底遏制也絕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起到療效。各地在整治蚊蠅腐敗問題時,應當先對典型的小腐案例,下重手狠治、通報,確保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應;再者對各所屬片區進行調查摸底走訪,撤換一批不合格、一百元都不放過的村幹部,讓民眾看到地方整頓村幹部隊伍的決心,設立專門的監督平台、熱線、QQ群,歡迎民眾自發舉報,再有地區紀委著手處理;最後還要對基層地區的保命錢、救濟金、扶貧項目,形成連貫科學的監督制度,確保治理蚊蠅腐敗的措施不成一陣風,不走過場。如此才能長期對蚊蠅腐敗滋生的溫床,進行及時的消毒清理,徹底遏制民眾身邊的“蚊蠅腐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