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睫炎

虹睫炎

虹膜睫狀體炎,簡稱虹睫炎,又稱前葡萄膜炎,是一類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虹膜睫狀體炎症,多發生於青壯年,常反覆發作。治療以迅速消除炎症、防止虹膜後粘連為治療原則。治療方法:對於嚴重前葡萄膜炎患者,特別是出現前房積膿和大量纖維素滲出的患者,應立即給予睫狀肌麻痹劑和糖皮質激素滴眼劑點眼。前者多選用2%後馬托品眼膏,一日2次,也可先用1%硫酸阿托品眼膏,待1~2d後改為2%後馬托品眼膏。

基本信息

臨床表現

症狀介紹

患者可出現眼痛、畏光、流淚、視物模糊,在前房出現大量纖維蛋白滲出或出現反應性黃斑和視乳頭水腫時,可引起視力明顯下降,發生並發性白內障和繼發性青光眼時,可導致視力嚴重下降。

體徵介紹

虹睫炎虹睫炎
(1)睫狀充血或混合性充血

睫狀充血是指位於角膜緣周圍的表層鞏膜血管的充血,是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一個常見體徵,但角膜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也可引起此種充血,應注意鑑別。

(2)角膜後沉著物

炎症細胞或色素沉積於角膜後表面,被稱為KP。其形成需要角膜內皮損傷和炎症細胞或色素的同時存在。根據KP的形狀,可將其分為三種類型,即塵狀、中等大小和羊脂狀。前兩種主要由中性粒稀薄、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沉積而成,後者則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核類上皮構成。塵狀KP主要見於非肉芽腫性葡萄膜炎;中等大小KP主要見於Fuchs綜合徵和單皰病毒性角膜炎伴發的片葡萄膜炎;羊脂狀KP主要見於肉芽腫性前葡萄膜炎。

KP有三種分布類型,即:

①下方的三角形分布:是最常見的一種分布形式,見於多種類型的前葡萄膜炎;

②角膜瞳孔區分布:主要見於Fuchs綜合徵、青睫綜合徵和單皰病毒性角膜炎伴發的前葡萄膜炎;

③角膜後瀰漫性分布:主要見於Fuchs綜合徵和單皰疹病毒性角膜炎伴發的前葡萄膜炎。

(3)前房閃輝

是由血-房水屏障功能破壞,蛋白進入房水所造成的,裂隙燈檢查時表現為白色的光束。前葡萄膜炎常引起前房閃輝,但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眼鈍挫傷以及在前葡萄膜炎恢復期,也可因血-房水屏障功能受到破壞或其功能未完全恢復而出現前房閃輝,因此前房閃輝並不一定代表有活動性炎症。

(4)前房細胞

在病理情況下,房水可出現炎症細胞、紅細胞、腫瘤細胞核色素細胞。葡萄膜炎時主要為炎症細胞,裂隙燈檢查可見到大小一致的灰白色塵狀顆粒,近虹膜面向上運動,近角膜面則向下運動。炎症細胞是反映眼前段炎症的可靠指標。房水中大量炎症細胞沉積於下方房角內,可見到液平面,稱為前房積膿。在炎症嚴重時尚可出現大量纖維蛋白性滲出,使房水成為相對凝固狀態。

(5)虹膜改變

可出現虹膜水腫、紋理不清等改變。虹膜與晶狀體前表面的纖維蛋白性滲出和增殖可使二者粘附在一起,稱為虹膜後粘連;如出現廣泛虹膜後粘連,房水不能由後房流向前房,導致後房壓力升高,虹膜被向前推移而呈膨隆狀,稱為虹膜膨隆;虹膜與角膜後表面的粘附則稱為虹膜前粘連;此種粘連發生於房角出,則稱為房角粘連。

虹膜因炎症可出現三種結節:

①Koeppe結節:是發生於瞳孔緣的灰白色半透明結節,主要見於非肉芽腫性炎症,也可見於肉芽腫性炎症;

②Busacca結冢菏發射於虹膜實質內的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結節,主要見於肉芽腫性炎症;

③虹膜肉芽腫:是發射於虹膜實質中的單個粉紅色不透明的結節,主要見於結節病所引起的前葡萄膜炎。

(6)瞳孔改變

炎症時因睫狀肌痙攣和瞳孔括約肌的持續性收縮,可引起瞳孔縮小;虹膜部分後粘連不能拉開,散瞳後常出現多形狀的瞳孔外觀,如梅花狀、梨狀、不規則狀,如虹膜發生360度的粘連,則稱為瞳孔閉鎖;如纖維膜復蓋整個瞳孔區,則被稱為瞳孔膜閉。

(7)晶狀體改變

前葡萄膜炎時色素可沉積於晶狀體前表面,在新鮮的虹膜後粘連被拉開時晶狀體片表面可遺留下環形色素。

(8)玻璃體及眼後段改變

在虹睫炎和前部睫狀體炎時,前玻璃體內可出現炎症細胞,單純虹膜炎患者的鉛玻璃體內一般無炎症細胞,前葡萄膜炎通常無玻璃體混濁,但偶爾可出現反應性黃斑囊樣水腫和視乳頭水腫。

發病原因

外源病因

主要是由外部致病因素所致。如眼部外傷、感染、化學性及有毒物質的刺激。

內源病因

是虹膜睫狀體炎的主要原因。包括病原微生物經血流或淋巴進入眼內而發病,如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以及眼內組織變態反應等。

繼發病因

繼發於眼球及其附近組織炎症以及眼內毒素刺激。

治療方法

虹睫炎虹睫炎

虹膜睫狀體炎必須診斷準確,治療原則如下:

一、散瞳治療

一旦診斷明確,立即散瞳,這是治療的關鍵性措施。

臨床上主要採用1%阿托品或複方托品醯胺進行散瞳;如虹膜已有後粘連,可結膜下注射散瞳合劑。

散瞳的作用主要是解除瞳孔括約肌和睫狀機痙攣;減少對睫狀血管的壓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炎症吸收;並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此外散大瞳孔可防止虹膜後粘連。

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套用

使用皮質類固醇可抑制炎症浸潤和滲出,消退水腫;抑制成纖維細胞形成,減少細胞間質增生和膠原沉積。給藥方法:根據病變輕重,可選用局部滴用眼藥水(典必殊及0。1%FML等)、結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等)或眼周注射,嚴重者可全身套用。

三、非甾體類激素套用

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緩解炎症。如迪非眼液、消炎痛片等。

四、抗生素

若為化膿性前葡萄膜炎,可局部或全身套用廣譜抗生素

五、免疫治療

對嚴重虹膜睫狀體炎使用激素無效時可考慮使用免疫抑制劑或免疫增強劑常用製劑有:

1、環磷醯胺可以單獨使用或配合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常用口服量50~100mg/日,分次服用,2周為一療程。

2、痛可寧(苯丁酸氨芥):每日0。1~0。2mg/kg,連續5~6月。

3、左鏇咪唑是常用的免疫增強劑。

六、熱敷或短波療法

能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促進炎症吸收。

七、對症治療

1)繼發青光眼者可進行降眼壓治療。

2)虹膜周邊粘連引起繼發青光眼者可行虹膜周邊切除。

3)並發白內障者可在炎症控制下行白內障摘除術。

預防方法

虹睫炎檢查虹睫炎檢查

1、長期堅持體育鍛鍊,增強體質,使自身免疫力增強。

2、對從事具有致傷性工作者,應注意保護眼睛,避免眼外傷引起葡萄膜炎。

3、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勞傷肝腎,虛火上炎。

4、早期治癒風濕和類風濕病、結核、梅毒、麻風、鉤端螺鏇體病以及病灶感染,避免病原體通過血流而侵入葡萄膜組織引起該病。

5、肝膽火熾者,表現為性情急躁易怒,時有頭暈,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弦微數。常用菊花泡茶飲用,可使症狀緩解,達到預防的目的。

6、陰虛火旺者,表現為咽乾口燥,失眠盜汗,午後潮熱,五心煩熱,舌紅少首,脈細數。宜多食梨,或常服綠豆湯以滋陰降火。

患者平時必須注意飲食,以及眼睛部位的乾淨衛生,並且如果眼睛有不舒服的時候,最好是去做一個詳細的眼部檢查,有病及時治療。平時多多做些眼保健操,以達到心聰目慧視力明。

病症護理

虹睫炎虹睫炎

1.心理護理:虹睫炎病人可分兩類:一類為緊張型,一類為松馳型。前者多為術後病人,心理緊張,認為手術效果不好,應向病人解釋病情,安定情緒,解除病人顧慮。後者多為復發病人,認為病情明確,隨便吃點藥即可,結果致虹膜後粘連,病情遷延,應向病人解釋治療的重要性,使其配合治療。

2.按醫囑給予充分散瞳是治療的關鍵一步。常用1%阿托品眼藥水點眼,滴眼時注意壓迫淚囊部,防止經鼻吸收引起全身症狀。混合散瞳劑結下注射時,應讓病人平躺10分鐘,觀察呼吸、脈搏變化。

3.激素治療可抑制炎症,減少滲出,常為球側注射或結下注射,球側注射常引起眼瞼腫脹,結下注射常致眼壓升高。經過觀察,對內源性虹睫炎常用球結下注射地塞米松3mg,術後病人用球側注射可減少其它併發症。

4.局部濕熱敷可減輕炎症,應指導病人每天3次濕熱敷溫度在50—60℃為宜,防止燙傷。

5.全身服用消炎痛和地塞米松時,應在飯後半小時服用,密切觀察有無胃痛和大便潛血,以及時發現應激性潰瘍,防止胃穿孔

6.治療過程中密切注意眼壓變化,可利用非接觸性眼壓計進行測量,以防止角膜擦傷後繼發感染。

治療原則

迅速消除炎症、防止虹膜後粘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