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一弦彈盡仙韶樂

《虞美人·一弦彈盡仙韶樂》是北宋詞人晏幾道的一首詞。此詞上片寫音樂的美妙。頭一句點出韶樂,使讀者聯想到孔聖人對它的讚美。“玉樓銀燭夜深深”,這是演奏的場所環境,加以裝飾美化,是為起到襯托的作用,環境美,樂曲更美。“愁見曲中”,是說愁苦的感情出現在了樂曲之中,也就是說音樂是有感情的。“雙淚落香襟”是講音樂的效果,使聽者感動得淚濕衣襟。下片寫知音之難求。先說彈者自己禁受不住樂曲所表達的離別之聲和它所包含的哀怨之情,可是別人卻不懂得欣賞這動人的音樂。該詞詞風哀感纏綿、清壯婉麗。

作品原文

虞美人

一弦彈盡仙韶樂[1]。曾破千金學。玉樓銀燭夜深深。愁見曲中雙淚落香襟。

從來不奈離聲怨。幾度朱弦斷。未知誰解賞新音[2]。長是好風明月暗知心。

作品注釋

[1]韶樂:虞舜時樂名。

[2]新音:新曲。

作品鑑賞

此詞描寫音樂,同時也可以知音難求比喻人生的不幸遭遇。上片寫音樂的美妙。頭一句點出韶樂,使讀者聯想到孔聖人對它的讚美,知道這是盡善盡美,聞之使人不知肉味的美妙音樂。“玉樓銀燭夜深深”,這是演奏的場所環境,加以裝飾美化,是為起到襯托的作用,環境美,樂曲更美。“愁見曲中”,是說愁苦的感情出現在了樂曲之中,也就是說音樂是有感情的。“雙淚落香襟”是講音樂的效果,使聽者感動得淚濕衣襟。下片寫知音之難求。先說彈者自己禁受不住樂曲所表達的離別之聲和它所包含的哀怨之情,可是別人卻不懂得欣賞這動人的音樂。誰是知音呢?恐怕只有那清風和明月了吧?

作者簡介

晏幾道 晏幾道

晏幾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漢族,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由於晏殊愛好文學,平日又多喜宴賓客,文士們常在他家來往唱酬,充滿了詩的氣氛,故晏幾道從小深受濡染,很早就從事詩歌創作,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詞風受《花間》、南唐影響,工於言情,淒婉清新,秀麗精工,哀怨自然處頗近李煜。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表達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