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信

虔信

“虔信”,漢語辭彙,恭敬而又可信任的意思,佛學解釋是至心受持,不生疑惑。俄國詩人萊蒙托夫的《祖國》----“無論是充滿了高傲的虔信的寧靜”。

基本信息

解釋

虔信虔信

誠心、一片虔心、虔誠、赤誠

-------俄國詩人萊蒙托夫的《祖國》----“無論是充滿了高傲的虔信的寧靜”

其訣唯何,曰誠,曰恭敬。—《印光法師書信選


虔,是虔誠。我們所能得到的加持都是從虔誠中來的。


信,是指相信。可佛法里講的相信和其他宗教講的相信完全不同。不是讓我們無條件的去接受他所說的。或者是他所說的就完全對,我們就必須要接受。不是那樣的。世尊在講經的時候總說“諦聽諦聽,極善思維”意思是,認真地聽我說,然後,好好地去思考和在生活中去觀察這些道理,去看看是不是那樣。佛法推崇聞,思,修。沒有聽聞和閱讀就無法建立正確的思考。聽了看了不去思考和觀察就容易斷章取義,就無法堅定而正確的知見。在聽了看了也思考和觀察了之後如果沒有在行動中去實踐那裡道理,那也得不到真正的智慧,因為那些所知道的僅僅是一些理論而已。

佛法是智慧的法門,不是一方的鼓吹和另一方的盲從。我想這是有的人說虔信的意思。不過,虔信法門這個稱呼是世人說的。其實和佛教沒有太大關聯。任何宗教也都講虔信。

例句

虔信虔信

1、我們應當知道這種灌輸真正的德行與虔信的藝術怎樣才能用一種一定的方法夫貫徹,怎樣才能介紹到學校里去,使我們能夠公正地把學校叫作“人類的鍛鍊所”。

2、我想說的是你用虔信領袖和和平主義和等級制度的方式。

3、幽靈存在的靠得住證據至今照舊無從取得,虔信不疑的目擊者們卻依然在繼續陳訴本身看到幽靈、拍到幽靈乃至與幽靈交換的經驗。

3、造 句 網(線上造句詞典)zaojv .com-造句大全,幾千詞語的造句供您參考!

4、虔信只能表明一點:沒有靈魂。周國平

5、通過虔信自在天也能達到專注.

6、克雷神父那種充滿虔信的驚叫使他非常氣惱.

7、鬼魂存在的可靠證據至今還是無從取得,虔信不疑的目擊者們卻依然在繼續報告自己看到鬼魂、拍到鬼魂乃至與鬼魂交流的經歷。

8、他虔信宗教,對物質上的享受不感興趣.

9、保羅認為這很重要,因為那是上帝的虔信。

10、我們應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學習一個基本信念,就是敬畏自然。

11、這本質上是廣泛地追隨柴坦尼亞的一場虔信運動.

12、約翰娜是俾斯麥的妻子,同樣是路德宗虔信派教徒,他們結婚40多年,伉儷情深。

13、而且,越是弄神弄鬼,上下虔信者也越眾多。

宗教解讀

虔信生於清淨心虔信生於清淨心

‘至心受持,不生疑惑’。任何一種佛法,只要有人做到這八個字,沒有不成功的。所以說,只念一個佛的名號,只要至心受持就有如此大的功德。

什麼叫至心?至心等於四書孟子的盡心篇的題目一樣,什麼叫盡心?就是說,最誠懇的心達到了極點。這么解釋,大家了不了解?如果講經說法,講教理,就要這樣解釋,最誠懇的心達到最高點,就叫至心。怎么叫最盡心呢?你形容形容看,你說我了解,你當然了解,我講的中國話,你也是中國人,那還聽不懂啊?什麼叫最盡心?譬如我們講最誠懇,什麼叫最誠懇?了解不了解?說我對你非常誠懇,是啊!不誠懇不是至心,至心就是誠懇,就是中庸所講的誠。儒家的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現在青年沒看過四書,總聽過吧!怎么樣叫作誠懇的誠呢?中庸上四個字:‘至誠無息’,不休息的息。怎么叫至誠無息?學者註解來註解去,正如一些佛經也是注過來注過去。你懂了?我斷定你們不懂。

問題在那裡?什麼是至心?講一件壞事,人到最傷心處,沒有眼淚,哭不出來了,也沒有妄想、雜念,傻了。那個時候,人等於無念,沒有念頭,空白了,那是傷心透頂的至心。又如我們拜佛,有如真佛、活佛在這裡,乃至我們合掌或不合掌,在佛像面前一站,這一站就如佛在目前,再也沒有第二個心思,也沒有雜念妄想,都空了,這叫至心。

你怎么會懂呢?你都沒有經驗過,你傷心也役有到不掉淚的程度。高興到了極點,七情六慾達到極點,人就無念了,懂了吧!這叫至心,也叫真誠。你說我拿一支香拜下去,菩薩啊!佛啊!我求懺悔啊!痛哭流涕啊!痛哭流涕也是心,心在動念。這一念真懺悔下去,連我都沒有了,都忘記了。譬如我們做了一件犯罪的事,要拖出去槍斃,到了法場,連路都走不動了,兩隻腳是不是踩在地上也不知道,因為曉得下一秒鐘,‘碰’這么一下,就沒了,就不在這個世間了。那個時候不是至心,是嚇昏了。反過來看正面,至心真誠,一念真誠懺悔,不管你信那一種宗教,尤其在佛前面一站,什麼雜念都沒有,非常誠懇,誠懇到連自己有沒有拜下去都不知道了,那已經是大拜了,這樣叫至心。特別注意啊!大家天天禮佛、拜佛、念佛,有沒有至心呢?至心就是盡心,就是誠懇到極點的誠,所以中庸叫‘至誠無息’。

那么,中國文化常常有一句話:‘心香一瓣’,這是真正心的香了。你說燒一炷香,那是燒香,還是物質的。這個時候是心香一瓣,我們甚至看到古人誠懇到極點,手邊沒有香,看到佛,地上抓一把泥巴、沙子,在菩薩面前一放、在祖宗面前一放,就代表了這個香,那是真的,那比你花一萬塊錢買來的香還要珍貴,因為他至心誠懇。而你卻不一定是誠心,而且心裡還在想,你看我,買這么貴的香來供佛!好像佛欠了你似的,還要加上利息,好像佛欠你一萬二,非得好好保佑你不可,那已經糟糕透了。所以說,一個人至心接受,並且‘持’,什麼叫持?修持修持,持就是保持這個心境,也就是中庸所講‘至誠無息’,不息就是持,行住坐臥永遠保持清淨的心境,這才是正信。如果來拜佛,燒了一炷香,供養了兩根香蕉,保佑太太好、先生好、全家都好,買彩券要中獎,買股票也要發財,樣樣都好,反正好的都是我的,那是功利心,兩根香蕉最後還吃到肚子裡去。這是不對的!至心是至誠無息,心香一瓣。

不生疑惑‘不生疑惑’也很難。任何一個宗教徒,不管天主教、基督教、回教或什麼教,乃至我們在座的佛教徒,問問自己良心,當你作早晚課,當你念佛時,你心中真的相信佛嗎?據我所知,沒有,十個裡面找不出半個。往往一邊念佛,一邊在打妄想,甚至就在疑悔:唉呀!剛才都在打妄想,糟糕了,佛都白念了。唉呀!不對,這樣念下來恐怕沒有用吧?都是這樣的心理,對不對?所以,貪嗔痴慢疑,疑,懷疑,悔,後悔,疑悔是眾生通常的心理,沒有辦法!不疑不悔才是正信。我們看到很多學佛的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前兩天精進得不得了,這下子我從此不悔了;過幾天,又是亂七八糟,煩惱一大堆,又在疑悔中,永遠在那裡輪迴。

因此,只要這八個字做得到,‘至心受持,不生疑惑’,今生或來生,決不墮惡趣。所謂惡趣就是畜牲、地獄、餓鬼這下三道。如果有人至心受持,不生疑惑,還墮落到下三道的,‘無有是處’,沒有這個道理。任何佛法,任何修持,都在這八個字:‘至心受持,不生疑惑’。佛又說:阿難!此是諸佛甚深所行,難可信解;汝今能受,當知皆是如來威力。佛告訴阿難,上面所講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實際上,一切經典、一切佛法都是多餘的話,只要一門深入,念佛也好,乃至以前不信佛,只要心淨,隨時清淨無念,他已經到了,他當然不需要佛,因為他就在佛的境界裡,這個道理是一切佛最深、最秘密的行願法門。所以佛叫一聲阿難,‘此是諸佛甚深所行’,深密的道理就在這裡。‘難可信解’,一般人很難相信,為什麼不能相信呢?因為他理解不到,所以難可信解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