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鄉

虎頭鄉

虎頭鄉位於四川省合江縣南部,地處川南黔北門戶,與貴州省赤水市長沙鎮、白去鄉和本縣的合江鎮、鳳鳴鎮、實錄鄉接壤、省道合習公路,縣道堰鳳公路橫貫全境,高洞河球繞而過,水陸交通便捷,鄉政府所在地河壩場距合江縣城15公里,是黔煤出川的必經之地。

基本信息

鄉鎮簡介

虎頭鄉虎頭鄉
虎頭鄉幅員面積62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2個街道居委會,116個農業生產合作社,人口密度448人/平方公里,有村(居)民8019戶,總人口27797人,其中農業人口27129人,非農業人口668人,國民生產總值8052萬元,GDP7005萬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29010元。人均GDP2500人。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8元。農業主要產品產量:糧食14905噸,水果379噸,油料55噸,糖料380噸,菸葉子0噸,茶葉2噸。生豬出欄32602頭,山羊出欄5228/頭。家禽25萬隻,牛存欄150頭,魚產量185噸。工業產品產量:370噸,預製板1530立方米,頁岩磚1880萬塊,林制家俱3850件。

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完善,虎頭鄉有耕地面積18897畝,有宜林地9萬餘畝,全年四季分明,屬準南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適宜多種作物生長。鄉內主產水稻、青果、枝、柚子蔬菜等。年產青果100萬公斤,“青果之鄉”初具規律,旅遊資源豐富,極具開發替力。

虎頭鄉境內環境優美,山青水秀,人傑地靈,神仙古洞“仙女洞”川南無污染的高洞河,是旅遊休閒的好地方。位臨長江黃金水道和川黔交通要道,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是黔煤出川的必經之地,資源豐富,

社會事業

虎頭鄉虎頭鄉
合江縣虎頭鄉河嘴村創新遠程助廉教育工作機制,通過採取完善組織制度、開展靈活性學習和學用結合等措施,推進了遠程助廉教育工作的開展,使全村民事糾紛調解率達100%,促進了鄉風文明。

在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中,河嘴村成立了由村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的遠程助廉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規定。村里充分利用每周村“兩委”工作例會、黨支部會議、黨員大會,組織幹部、民眾每周學習1次以上。同時,河嘴村還利用遠程教育開放日對全村黨員幹部民眾進行開放式教學,邀請黨員幹部、民眾到教學站點觀看愛國主義教育、衛生保健知識、農業科技知識和廉政法律等方面的影片。

河嘴村還注重遠程教育的學用結合。一是抓好遠程教育與推進環境整治相結合,達到村容整潔。大力開展“雙整治、雙建設”活動,投資20萬元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硬化、亮化、綠化、美化了村莊。二是抓好遠程教育與黨員“雙聯”工作相結合,促進幹群關係的融洽,達到鄉風文明。通過遠程教育和“雙聯”工作的有機結合,全村民事糾紛調解率達100%,直接帶動和促進了鄉風文明。三是抓好遠程助廉教育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達到管理民主。
虎頭鄉留守學生關愛工作在鄉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虎頭鄉廣大幹部民眾的大力支持下,工作開展順利,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是開展了留守學生大清查活動,對虎頭鄉各中國小、各村社留守學生進行了全面清理、登記造冊。經統計,虎頭鄉現有留守學生1368人,並對留守學生生活、學習現狀進行了調查。
二是開展了留守學生志願者招募行動,在虎頭鄉範圍內招募留守學生關愛行動志願者總計57名,和全體鄉機關幹部和學校教師一起,開展留守學生一幫一行動,對留守學生現有生活、學習情況進行關心幫助,並隨時了解所幫助學生的思想動態,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三是在鄉團委的組織下,在鄉中心校建立了“留守學生之家”,開展了聯歡活動一次,並邀請了鄉黨委政府領導參加。
四是鄉團委組織了一次留守學生童徵文比賽,題目是《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共收到徵文32篇,評出了一、二、三等獎。
五是在河壩國小開展了向貧困留守學生捐款的行動,共收到捐款560元,全部用於留守學生購買學習用具。

基礎設施

虎頭鄉虎頭鄉
2007年11有9日清早,清脆的鞭炮聲迴響在合江縣白鹿鎮袁灣村山谷中。經過4個多月的緊張施工,投資近200萬元,長近9公里寬3.5米的白馬路(白鹿至馬廟)完成水泥路面硬化。袁灣村數百民眾圍聚一堂,提前慶祝該路段竣工。
“做夢都沒想到這裡會通水泥路!”幾年前,村民陳福明嫌路不好走,將新房從山灣頭遷到合渝路(合江到重慶)旁。他指著公路旁一根刷成黃色的界樁對記者說:“兩三年後就更安逸了,高速路(宜瀘渝高速)也將在大坳匯合!”
截至11月上旬,合江縣2008年涉及27個鄉鎮86個村的86條通村公路,已開工509.1公里,完成254.4公里,超額數倍完成市政府下達的開工197公里、完成54.5公里的任務;涉及20個鄉鎮48個村的48條通村公路硬化工程,開工131.8公里,超額完成市政府下達開工113.8公里的目標任務;涉及白鹿等5個鄉鎮的3條通鄉公路改建工程也全線開工。
2007年以來,合江縣農村廣闊的大地上,處處是熱火朝天的公路建設場面。
全民動員農村公路建設掀起新高潮

合江縣2007年第四次農村公路建設現場會議召開,縣長周毅對照目標責任書,按工程進度對鄉鎮進行了任務完成情況倒排通報,要求各鄉鎮“集中精力,振奮精神,奮戰50天,確保任務全面完成”。
縣委、縣政府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錘鍊幹部執政能力的一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從4月初起,縣政府與部門、鄉鎮層層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制定目標考核辦法,把農村公路建設列入綜合目標管理和單項考核,確保農村公路建設順利推進。縣上成立農村公路建設領導組,領導組辦公室設在縣交通局,負責協調全縣農村公路建設。
按照“統一思想、加強宣傳,政府引導、農民主體,多級投入、自主自願,以獎代補、公開競爭,一鄉一路、確保完成”的原則,合江縣通過政府發動、政策驅動、典型帶動、輿論鼓動等方式,營造全民參與農村公路建設的濃厚氛圍,掀起了農村公路建設新高潮。
在規劃上,全縣重點以“通暢”為目標,以“通客車”為標準,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既利用好現有路基實施改造,用好資源,節約資金,又注意路網輻射面,讓多數民眾受益。
在政策上,縣委、縣政府要求全縣各有關部門樹立全局觀念,以發展大局為重,密切配合,縣財政、發改、監察、國土、農業、林業、水利、環保、統計、扶貧辦、以工代賑辦、地稅、公安等部門通力合作;電力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電信公司、飛通網路公司等單位積極支持;各鄉鎮村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形成了各級抓重點、同力促發展的工作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資金上,合江縣以財政扶持為帶動,創造性地採取“七個一點”的方式,即向上爭取一點、縣鄉補助一點、社會捐助一點、農民民眾自願籌集一點、就地取材節省一點、資源轉化籌措一點、聯繫領導和聯繫部門扶持一點,廣泛籌集資金。年初,縣上就拿出1000多萬元支持通村水泥路建設,明確每公里縣上補助3萬元,鄉鎮至少補助2萬元。通過“傳送一封信”、“打一個電話”、“通報表彰”、“刻碑留名”、“道路冠名”等辦法,動員和鼓勵在外成功人士、企業業主為家鄉捐資修路。2008年,募集資金達到900多萬元。
在監管上,縣農村公路建設指揮部在資金概算、支出、使用以及工程質量監管上建立了一整套嚴格的管理制度,分項成立督促檢查小組,分別負責工程進度、施工質量和資金使用等重點工作。縣上抽調經驗豐富、熟悉公路建設的離退休老幹部、知名人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組成工程巡視督查組,加強質量安全監督管理。
作為總牽頭的責任部門,合江縣交通局在指揮協調全縣農村公路建設中,在資金、協調、監管、質量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交出了幹部執行力的滿意答卷。班子成員向上分頭爭取資金,向下分片包乾,機關幹部分頭聯繫責任路段,10多名技術人員長期駐在工地。
民心工程贏得民眾齊參與

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根本動力來自廣大民眾。合江縣通過倡導“四個堅持”(即堅持自己改造自己的家園、堅持自己調整村內的土地、堅持自己處理村內青苗、堅持自己投工投勞為主),以此增強主人翁意識,引導農村民眾切實把公路建設當成自己的頭等大事來抓。
與重慶毗鄰的白鹿鎮,經黨委、政府的宣傳發動,廣大民眾的修路激情得到了充分釋放。梁家村6社陳生才捐資15萬餘元,鄧家村7社李潔昌捐資10萬餘元。
各村按照“一事一議”原則,對村級公路修建徵求民眾意見和簽字同意修建的比例達95%以上。為了解決修路資金的巨大缺口,鎮上決定將集體土地轉讓費用於公路建設,減少民眾的資金投入,民眾對此非常擁護,全鎮村級公路建設得到迅猛推進。鎮上2008年計畫在6個村新修通村公路24.6公里,但現在已有11個村修通39.1公里碎石公路;計畫硬化村級公路4.7公里,現已硬化8.6公里,涉及3個村,受益5個村,受益民眾有7350餘人。
由於制約公路建設的瓶頸難破,二里鄉千年古剎法王寺文化旅遊資源多年來被困深山。8.4公里公路硬化工程啟動後,沿途3個村民眾奔走相告,踴躍支持。用於鋪築水穩層的碎石採石場挖掉了法王寺3社71歲的原社長王樹才家1.5畝柴山,靠土裡刨食供養著一個孫子上學的老倆口提出不要補償,鄉村幹部和周圍民眾無不深受感動,最後鄉公路建設指揮部還是按低限標準補償了王樹才3000多元。建材堆場占用了村民李賢雲李清友兩家共2.5畝林地、耕地,除了少量青苗補償,兩家提出不要場地費用,只要求工程結束後平場恢復就行。施工要用高壓電,村支書和幾個村社幹部主動出面,上門和電力部門溝通落實。爆破作業需要場所堆放炸材,村“兩委”就把辦公樓騰出來。新澆鑄的水泥路面需要用水養護,支書喻靜濤就讓工程隊到自家魚塘取水。每天5到6車水,小小魚塘眼看撐不住了,但喻靜濤說:“抽乾就算了,明年再關水就是。”幹部民眾傾力支持,使路面硬化工程順利完工,千年古剎終於打通了旅遊坦途。
五通鎮,雲峰村為了修建村社公路帶動村級經濟發展,與赤天化紙漿廠簽訂協定,通過一事一議,將本村的5000餘畝荒山空地以農戶為單位,以每畝每年130元的價格租給赤天化紙漿廠種竹,發動農戶將前三年的承包費新修了村級公路7.3公里,實現了戶戶門前通公路、家家門前可靠車。
先市鎮,汪坳村黨支部在村民大會上提出“不要政府一分錢,自籌資金修致富路”的主張,得到了村民的積極回響。從2008年3月起,自籌資金14萬元,新修公路8.5公里,通到了全村90%的農戶家門前。公路通了,商販把車開到村里,2008年村裡的荔枝、柚子全部在家門前就賣完。
在虎頭鄉,真武村6社的“打工妹”羅德芳專程從廣東省東莞市趕回老家,捐款8萬元支持真武村至甘雨村公路硬化工程;在合江鎮大水河村6社,民眾按人均出資籌集修路資金3萬元後還差2萬元,社裡幾戶民眾主動提出自願再捐資,不到一星期,就籌足了5萬元資金,使1.6公里公路硬化順利完成。
修好農村路,服務城鎮化,建設新農村。隨著農村公路建設的進一步推進,合江縣正在迎來又一次山鄉巨變。

鄉鎮產業

虎頭鄉虎頭鄉的白酒
合江縣虎頭鄉整合鎮內酒業資源,加大酒類企業技改投入力度,酒業發展再次提速。

虎頭鄉是合江縣規劃建設的四大工業園區--酒業小區所在地。虎頭鄉現有新佳荔酒業和軍魂酒業2家規模以上酒類企業,年產白酒500噸。虎頭鄉酒業發展的龍頭--新佳荔酒業在2007年投入資金300萬元的基礎上,2008年又投入100萬元新建釀酒車間1個,預計工程將於9月底完工。新佳荔酒業還推出傳統工藝的陶罐新包裝,推出5斤、2斤、半斤、2兩、1兩的新包裝。2008年,新佳荔酒業在虎頭鄉平上村建起600畝優質高粱基地,免費提供種子給農民,並按市場價格收購。新佳荔酒業利用多年來形成的完整行銷網路,積極拓展銷售市場,2008年,新佳荔酒業傳統濃香型白酒已外銷到了越南,而在雲南貴州的基礎市場也不斷得到鞏固。軍魂酒業2008年投入60多萬元資金進行技改,新建起一條生產線。此外,鎮上高橋、玉達等3家酒類企業產銷量也不斷上台階。
青果即青橄欖,可生食,也可加工製作果脯、飲料、藥品和釀酒。2002年以來,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虎頭鄉依託退耕還林工程,累計營造以青果為主的生態型經濟林13021畝。2008年,經過嫁接改良的青果樹已陸續掛果,加上原有的青果老樹,預計2008年虎頭鄉青果產量可達200萬公斤,產值500萬元以上。同時退耕農戶還可利用青果林地間隙,種植血皮菜增加收入。隨著青果經濟效益的日益顯現,農民積極性越來越高,虎頭鄉黨委、政府決定把虎頭鄉建成“十里青果帶,萬畝青果林,百萬株青果基地鄉”名符其實的青果之鄉。

虎頭鄉青果產業的發展,已引來瀘州市軍魂酒業有限公司落戶,年可處理青果40萬公斤,生產青果酒20萬公斤,2008年“軍魂牌”系列青果酒每公斤價格為40至100元。為做大做強青果產業,虎頭鄉決定在今後五年內將虎頭鄉青果樹種植面積發展到2.5萬畝,嫁接高換10萬株,新建兩個青果母本園以保證優質苗供應。同時強化青果協會工作,發揮“支部+協會”的作用,加強防病治蟲管理,搞好市場行銷和深加工,實現基地有規模、產品有銷路、效益要顯著,以此增加退耕農戶收入,鞏固退耕還林成果。

抗震救災

虎頭鄉虎頭鄉
地震無情人有情,巨大的災情牽動著虎頭鄉全體幹部民眾的心。

2008年5月17日上午,虎頭鄉“情系災區,愛心募捐”活動在河壩場熱烈開展。“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家滿懷對災區人民的一片深情,積極投入到愛心募捐活動中。最讓人感動的是一位賣小蔥的老大娘,把剛剛賣蔥所得的20元全捐給了災區。他們為災區人民奉獻一片愛心,送上一份溫暖,用實際行動幫助災區民眾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在河壩場募得捐款7877.5元。

截至5月17日,虎頭鄉共募捐41146元。2008年,募捐活動還在繼續開展,捐款還將不斷增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