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港

虎門港

虎門港,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是廣東吞吐量規模第三的港口。 一九九七年,虎門港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國家一類口岸,拉開了虎門港建設的序幕。二十一世紀之初,正當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洶湧澎湃之際,東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規劃建設以虎門港為依託和龍頭的西部沿海產業帶,建立虎門港開發區的決策,虎門港的建設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 土地遼闊、資源豐富、地靈人傑的東莞西部,迎來了從蓄勢待發走向創造輝煌的千載良機。沿海產業帶的開發建設,有利於開發利用虎門港的黃金岸線資源,為東莞構築便捷高效的外貿出口新通道,最佳化市域經濟空間布局,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提高國際競爭實力。

港口簡述

虎門港虎門港

東莞沿海產業帶,是指位於廣深高速公路以西、獅子洋以東,北起東江支流水道,南至市域行政邊界,海岸線長達53公里的狹長地帶,東靠國際製造業基地的東莞市腹地,西與廣州南沙開發區隔江相望,其規劃空間結構對應於地理範圍分為三個層次。

規劃協調區:總面積536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441平方公里,水域面積95平方公里。包括麻涌、沙田、長安、虎門全部用地和洪梅鎮部分用地。

規劃區:總面積290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211平方公里,水域面積79平方公里。主要是規劃沿海高速公路兩側用地。

重點控制區:總面積148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89平方公里,水域面積59平方公里。主要是規劃沿海高速公路以西的狹長地帶。

發展優勢

區位優越

虎門港虎門港

虎門港開發區處於廣州-東莞-深圳-香港城市發展軸帶的中間和珠三角經濟區中心位置,通過虎門大橋與廣州-佛山-中山-珠海城市發展軸帶相連,並處於A字型框架的重要連線點上,具備優越的經濟集聚的輻射優勢。

交通便捷

東莞市每百公里擁有上等級公路98公里。107國道、廣深高速、廣深沿江高速、廣深鐵路以及規劃中的沿海高速公路均穿越市域而過,即將動工興建的常虎高速公路將開發區與華南地區新興的鐵路樞紐和國家一類鐵路口岸常平連線,港口大道和東部快速路將港區與市區及東部工業園連線。從虎門港經廣深高速不足1小時車程可分別直達廣州和深圳兩大機場,交通四通八達,方便快捷。

資源豐富

岸線資源

虎門港管理委員會握東江和珠江水道出海之咽喉,擁有海岸線115.94公里,海域面積79平方公里,其中主航道53公里,縱向水深5-15米,寬2-4公里,在珠江三角洲各水道中居首位。珠江口東莞河段豐水少沙,深槽靠岸,泥沙回淤少,是珠江河口建設深水港最優良的岸線之一。虎門港進港航道現寬60米,水深-11.5米,3萬頓級船舶可全天候通過,5萬頓級船舶可乘潮進出。

土地資源

虎門港虎門港

虎門港管理委員會沙田以北是東江沖積而成的三角洲平原,地勢低平、水網縱橫,沙田以南以丘陵台地為主,地質條件較好。共有90平方公里土地可供利用,占東莞市剩餘可利用土地的20%左右。豐富的土地資源有利於統一規劃、集中連片開發。

發展統籌

發展戰略

發展戰略:低成本發展、差異化發展、生態發展、可持續發展

一、低成本發展戰略。充分發揮虎門港緊靠東莞貨源腹地的優勢,完善集疏運體系,健全物流網路,運用信息化、現代化手段,最佳化通關環境,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發展配套服務業,使虎門港成為東莞貨物進出物流成本最低、通關效率最高、資金周轉最快、服務功能最齊全的港口。

二、差異化發展戰略。發揮虎門港後發優勢,區別於周邊港口,發展功能互補、航線集聚、配套錯位、具有虎門港特色的港口產業;區別於一般物流業,推進物流業和製造業聯動發展,發展專業化供應鏈管理服務,打造以信息化、標準化、集約化為特色的現代綜合物流體系;區別於傳統發展模式,推進港城互動、港區聯動、產業帶動,實現港口和區域共同繁榮。

三、生態發展戰略。實行安全消防環保一體化規劃管理,加大相關設施投入,營造綠色生態環境,制訂環保全全方面的入園門檻,有選擇性地進行招商引資,實現生產與生態的平衡,發展和環境的和諧,建設生態虎門港。

四、可持續發展戰略。以現代的理念打造未來的港口,以未來的港口審視現在的工作。充分利用和整合資源,統籌開發進程,控制重要戰略資源和核心產業,使港口資源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按照港口遞延發展規律,借鑑先進港口物流發展經驗,預留足夠的岸線和空間資源,確保今後開發以及港口配套及延伸產業發展的需要;注重港口和區域互動,形成良性循環發展。

發展舉措

發展舉措:運輸體系、石化產業、綜合物流、人才培訓、高新科技、生態港口

打造珠三角現代化港口綜合信息化運輸體系

打造珠三角富有特色的石化產業基地

打造珠三角現代化綜合物流(示範)基地

打造珠三角港航物流培訓基地

打造珠三角港航物流高新科技實驗中試基地

打造珠三角綠色生態港口

港區現狀

虎門港是珠江灣新興港口,國家一類口岸和廣東省重要港口,也是東莞市龍頭園區之一,首批對台直航港口之一。

虎門港區位優勢優越。處於廣州-東莞-深圳-香港城市發展軸帶的中間和珠三角經濟區中心位置,同時位於廣州港出海航道要衝,背靠外向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珠江三角洲東北部,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和優越的經濟集聚優勢。

虎門港空間資源豐富。擁有珠江口53公里有條件成規模開發的深水岸線,海域面積79平方公里,航道水深-13米;後方陸域資源充足,具備發展臨港工業、倉儲物流的空間資源條件,相比周邊成熟港口更具開發潛力。

虎門港基礎設施完善。東莞是我國公路密度最大的城市,廣深高速、京珠高速和107國道穿越區內;港口大道與松山湖大道、東部快速路形成"三線聯動",並將與常虎高速相連線,從而進一步緊密虎門港與常平鐵路樞紐的聯繫;在建的沿江高速公路貫穿港區南北,使港口疏運道路四通八達,有效擴大了港區的經濟腹地。東莞還是廣深準高速鐵路、廣梅汕鐵路與大京九鐵路的交匯點。發達的交通網路、現代通信網路以及口岸和通關設施將為虎門港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加快虎門港開發建設,發展港口經濟,不但可以完善東莞港口功能缺口,促進區域和諧發展;而且可以推動東莞產業結構適度重工業化,並通過發展港口物流業,提升整個城市的現代物流運作能力,給東莞的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注入強勁的動力。

虎門港劃分為麻涌、沙田、沙角、長安和內河等五大港區。沙田港區以發展大型石油化工、臨海工業及近洋貨櫃運輸為主,建立物流中心區並大力發展倉儲保稅業務,麻涌港區主要發展糧食、煤炭以及建材等散雜貨運輸;沙角港區主要發展旅遊休閒的濱水商貿區;長安港區側重發展大型深水泊位和臨海工業,為遠期發展區域;內河港區主要為東莞市建材需求運輸服務。虎門港近期將重點建設麻涌新沙南散雜貨、立沙島石化、西大坦貨櫃三大作業區。

虎門港同舟百安石化碼頭虎門港同舟百安石化碼頭

截至2008年底,虎門港已引進投資項目38項,總投資301億元,已有17個深水泊位項目分別獲得國家、省有關部門的核准,碼頭泊位品種齊全,包括貨櫃碼頭、油氣化工碼頭、散雜貨碼頭、煤炭碼頭等。其中,新加坡港務集團、中海油、中石化、深赤灣等國內外大型知名企業已相繼落戶虎門港,兩個石化倉儲碼頭已於2007年竣工投產,首個多用途深水泊位--沙田港區5號6號泊位已開港運營。虎門港已進入全面開發階段,至2010年力爭新增吞吐能力約5000萬噸,總設計吞吐能力將達7000萬噸,成為具有相當規模的港口。 虎門港的發展將借鑑國內外先進港口的發展經驗,全面打造"二十一世紀的虎門港"和建成"全面、和諧、港城一體化"的社會濱水活動區域。

虎門港的功能定位將以信息化為中心的現代物流為主體,建設貨櫃、石化、煤炭、散雜貨、汽車五大運輸系統,具備裝卸儲運、中轉換裝、物流中心、臨港產業、區港聯動、商貿服務、汽車滾裝、信息服務、休閒旅遊等九項功能。

虎門港將按照港城互動、港區聯動、產業帶動的發展思路,做大做強港口經濟,使虎門港成為東莞新的經濟成長點、適度重化產業新平台、現代物流業的排頭兵和沿海產業帶的領頭羊,實現港口和城市的共同發展。

發展規劃

虎門港總體布局規劃

《虎門港總體布局規劃》於2003年5月28日獲得省發改委批覆同意。《規劃》將虎門港分五大港區:麻涌港區、沙田港區、沙角港區以及長安港區和內河港區。其中麻涌港區主要依託後方經濟的發展逐步建成多功能港區,包括糧食、建材等散雜貨運輸,其中新沙南作業區規劃建設為13個深水泊位。沙田港區是虎門港的主體港區,其功能主要是發展大型石油化工、臨海重工業及貨櫃和多用途泊位,並開展倉儲保稅業務和建立本港物流中心區。沙角港區主要以發展臨海工業運輸工業運輸泊位為主,兼顧客運、漁業、港口支持系統和查驗邊檢等服務功能。長安港區位於虎門港最南端,規劃作為遠景發展港區,主要功能為貨櫃運輸基地、臨海大型工業港區及保稅倉儲區。內河港區主要為東莞市建材需求運輸服務的內河雜貨泊位港區。而近期建設的重點包括麻涌新沙南散雜貨作業區、立沙島石化基地、西大坦貨櫃作業區、虎門港中心服務區和虎門港西大坦物流基地

《規劃》是指導東莞市港口建設、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港口岸線資源的依據。自頒布實施後,對東莞市虎門港的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截止2007年5月份,已獲得國家、省發改委核准的深水泊位11個。

道路交通

沿海產業帶的交通發展將建立包括港口與內河水運、高速公路、主幹道、快捷幹道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其中沙田主港區由北至南規劃三條進港道路分別與城區、107國道、廣深高速連線,加上即將動工興建的貫穿整個產業帶的沿海高速、連線常平鐵路樞紐的常虎高速,共同構成近期港區的主要集疏運道路系統。

岸線利用

對岸線的利用做到合理布局、分期建設和深水深用、淺水淺用,使港口岸線的利用與城市規劃相協調,把岸線規劃利用作為城市總體規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保持城市的生活岸線、生態景觀岸線與港口岸線協調發展。

產業部局

沿海產業帶發展規劃將按照"總體規劃超前、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功能完善、產業布局合理、自然環境優美"的原則,立足港口的開發和產業的配套,實行"統一規劃、兩級開發、政府引導、市場經營"的開發模式,合力打造規划起點高、產業優勢突出的現代化港口新城。

功能區

●麻涌糧油倉儲加工、臨港工業及生態景觀區

港口、倉儲與臨港型工業發展基地之一,麻涌濱水居住與生態景觀區。重點發展港口運輸、倉儲、臨港工業、房地產。

●沙田油氣化工和貨櫃主港區

近期港口開發建設的重點,重點發展港口運輸、倉儲物流業、出口加工、行政辦公、貿易及服務業。

●虎門商貿旅遊及濱海新城區濱水新城重點開發地帶,重點發展旅遊觀光業、房地產業、商貿、會展及港口客運業。

●長安遠景港口開發及臨港工業區

遠景規劃港口開發備用地及臨港工業開發區域。重點發展貨櫃深水泊位,配套港後工業和生活服務區。

啟動項目

港口大道

港口大道起點與東江大道、鴻福路相接,沿線與西環快速路、廣深高速公路、厚道路、 厚街大道、厚沙路、家具大道、 沙太路、沿海高速公路、進港北路、進港南路相接,經 道滘鎮、 厚街鎮、 沙田鎮,全長約25.6公里。其中港口大道西環快速路至沿海高速公路段為城市快速幹道,其餘仍為城市I級幹道,快速路段長16.3公里,設計車速80公里/小時,道路寬度120米,雙向六車道帶輔道。港口大道通過市區五環路與東部快速路連線,使虎門港與市區、東部工業園形成“三點一線”,快速通達,貨暢其流。

東洲國際石化項目

東洲(國際)石化項目經市政府批准在 立沙島建設油、氣、化工碼頭,該項目規劃建設5-10萬噸級碼頭泊位二個,各類油氣儲罐容量近36萬立方米,總投資約8億元。

中油通達油庫項目

深圳市中油通達石油庫項目經市政府批准在 立沙島建設油氣化危險品碼頭,該項目規劃建設5-10萬噸級碼頭泊位二個,各類油氣儲罐容量近42萬立方米,總投資約12億元。

廣東直屬糧庫項目

廣東省直屬糧庫項目經市政府批准在 麻涌港區新沙南作業區,項目建設規模為:碼頭5萬噸,碼頭長325米,糧庫儲存量25萬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