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脛骨酒

石斛(去根) 石南葉 防風(去蘆) 虎脛骨(酥炙) 當歸(去蘆) 茵芋葉 杜仲(銼,炒) 川牛膝(去蘆) 芎勞 川續斷 金毛狗脊(燎去毛) 川巴戟(去心)各30克

基本信息

虎脛骨酒-《普濟方》卷九十七

【來源】《普濟方》卷九十七。

【用法】上銼如豆大,以絹囊盛藥,用酒6升漬十日。每服50毫升,燙熱服,不拘時候。

【主治】肝腎不足,風邪外侵,半身或四肢不遂,不能行步,及諸風攣急之證。虎脛骨酒-《醫方類聚》卷二十一引《濟生》。 【藥物組成】石斛(去根)1兩,石楠葉1兩,防風(去蘆)1兩,虎脛骨(酥炙)1兩,當歸(去蘆)1兩,茵芋葉1兩,杜仲(銼,炒)1兩,川牛膝(去蘆)1兩,芎?1兩,金毛狗脊(燎去毛)1兩,川續斷1兩,川巴戟(去心)1兩。

【處方來源】《醫方類聚》卷二十一引《濟生》。

【方劑主治】風偏枯半死,行勞得風,若鬼所擊,四肢不遂,不能行步,及一切諸風攣急之證。

【方劑功效】強壯筋骨,驅風散寒,止痛。

【用藥禁忌】孕婦忌服。

【製備方法】上銼,如豆大,用繩囊盛藥。以酒1斗,漬之10日。

【用法用量】每服1盞,燙熱服,不拘時候。

虎脛骨酒-《赤水玄珠》卷一

藥物組成

防風2兩,萆薢2兩,當歸2兩,松節2兩,龜版2兩,虎骨(酥炙)2兩,晚蠶沙2兩,五加皮2兩,秦艽2兩,羌活2兩,白朮3兩,枸杞子4兩,蒼耳子4兩,牛膝1兩,鱉甲1兩,乾茄根8兩(飯上蒸)(一方有石斛1兩,續斷1兩,杜仲1兩,巴戟1兩)。

相關內容

【處方來源】《赤水玄珠》卷一。

【方劑主治】中風。

【製備方法】上銼,絹袋盛之。以無灰酒3斗浸壇內,春、秋7日,夏5日,冬10日,密固煮滾,封7日(開取時,不可面向壇口,恐藥氣沖目)。

用法用量

每日早、午、晚間,病人各自取酒1小杯服之,不可多飲,又不令藥力斷絕。病痊酒盡,將滓曬乾,再入乾浮萍1片半,木香1兩,防己、木瓜各2兩,麝香少許.研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酒送下,每日3次。

中藥方劑之虎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