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肚散

虎肚散,中醫藥方,適用於噎食病。

基本信息

方劑1

【處方】蟾酥1兩(同蔥搗爛,白麵包,火內煨熱),厚朴15兩(薑汁炒),紅芽大戟2兩5錢(紫色者佳),赤金2錢(放煎銀罐內,用硫黃末將金花碎)。
【製法】用虎肚1個,其肚內之物不可倒出,將各藥共為粗末,入虎肚內,放在鐵鍋內用大火煅煉成灰,研成細末。
【功能主治】噎食病
【用法用量】年少者,每日清晨用無灰熱酒沖服3分,10日共服3錢;年大者,每日清晨用無灰熱酒沖服5分,10日共服5錢,即愈。其飯食用京米煮飯,熟時每1碗飯,將柿餅切如米粒大,止用半碗拌在飯內,又復蒸爛食之,以大好為度。
【注意】忌湯水並氣怒、勞碌、房事,如渴極時,湯水少用些。
【摘錄】年氏《集驗良方》卷四

方劑2

【處方】厚朴(姜炒3遍)2兩,陳皮2兩,茯苓1兩,甘草(炙)1兩,人參1兩,蒼朮(米泔水浸炒,換薑汁炒)4兩(淨),虎肚(用新瓦兩片合肚,固定兩頭,火不可猛,逼如銀色,不可焦了)。
【製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噎膈症。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遵生八箋》卷十八

中藥方劑之虎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