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葉茶

蘿蔔葉茶

蘿蔔葉茶,有消導下氣,開胃止瀉的功效。

蘿蔔葉茶介紹

【出處】《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

蘿蔔葉茶蘿蔔葉茶

【組成】乾蘿蔔葉2O~3O克。
【功用】消導下氣,開止瀉。
【主治】傷食積滯引起的胸隔痛滿、打呃、嘔吐酸水,泄瀉等症。
【製法】乾蘿蔔葉切碎代茶葉,以沸水適量沖泡,加蓋悶15分鐘,代茶頻飲。
【宜忌】為消導下氣之品,氣虛血弱者忌用。

書中記載

蘿蔔又名萊菔,其葉亦有稱蘿蔔稈、萊菔菜、蘿蔔纓、萊菔甲者。冬季或早春採集,民間常用鮮品稍

蘿蔔葉茶蘿蔔葉茶
加鹽醃後切碎加入調味品作菜,別有風味。乾品以質輕、黃綠色、有香氣而不霉蛀者為佳。其性味甘苦平。功用消食理氣。《食經》言其“消食和中”,《滇南本草》云:“白蘿蔔稈葉,治脾胃不和,宿食不消,胸膈膨脹,噎膈,打呃,嘔吐酸水,赤白痢疾,婦人乳結,乳腫,經閉。”《飲片新參》簡要地說它能“生津利氣,化濕,和腸腑,治瀉痢,開胃。”民間驗方,白蘿蔔連纓懸掛於屋檐下風乾,冬春取出煎湯服之,能預防白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