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

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

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 於2000年3月經甘肅省政府批准成立,是國家教育部第一批確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層次獨立學院。招生納入國家普通高校招生計畫,學生畢業及就業與國辦高校學生享有同等資格和待遇。 學院蘭州校區位於蘭州市和平經濟開發區,校園總面積625畝,建築面積189136平方米; 藏書132萬冊(含34萬冊電子圖書);張掖校區面積約1200畝,位於張掖市甘州區潤泉湖公園北側,計畫2016年動工,2020年完成建設。 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700人,教職工846人。設有經濟貿易、財政金融、法學、外國語言文學、藝術設計、土木工程、信息工程、工商管理、會計學9個系;設有思政課教學部、大學體育教學部2個教學部;有甘肅省高校區域循環經濟重點實驗室1個、甘肅省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眾創空間1個。有6個學科門類,涉及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工學、藝術學等,現有本科專業43個(含專業方向),形成了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經、管、文、法、工、藝術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專業結構。

基本信息

校園環境

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 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
八角亭 八角亭
學術報告廳 學術報告廳

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和平校區,地理條件優越,交通、通訊便利,環境優雅,是讀書求學的理想場所。學院坐落於黃河之濱蘭州市和平經濟開發區,校園面積625畝,建築面積189136平方米,張掖實習實訓基地占地908畝。 綠化面積14萬平方米;建有7898平方米的綜合體育館,2386平方米的多功能學術報告廳,擁有1300多台教學用計算機及500個座位的數位化語音室,200間多媒體教室,16個獨具特色的教學實驗室;圖書館電子閱覽室2間,藏書155萬冊(含46萬冊電子圖書)。 學院基礎設施完備 , 可滿足 6000 多人在校學習生活。 2005 年 1 月份接受教育部組織的專家組專項檢查,我院的辦學條件和教學狀況受到了專家組一致肯定和好評,被教育部列為全國辦學較好的獨立學院之一。

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張掖校區項目簽約儀式於8月10日在蘭州舉行,甘州區人民政府與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主要領導簽訂了項目協定書。據甘州區政府主要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甘州區持續加大教育事業投入,引進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投資,在該區建設張掖校區項目。據悉,隴橋學院張掖校區項目占地面積950畝,於2016年開工建設,計畫投資4億元,主要建設教學樓、學生公寓及其它教育教學設施。該項目採用全新設計手法和理念,突出設計現代化、布局合理化、景觀園林化、校園信息化,打造一座宜學宜居的現代化高等學府。項目建成後,可容納全日制學生5000多人。

院系設定

會計系會計學會計學(註冊會計師)財務管理審計學資產評估
工商管理系旅遊管理工商管理(中小企業管理)工商管理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方向)
財政金融系金融學金融學(投資方向)信用管理財政學保險學
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風景園林(景觀建築設計)工程管理工程造價
信息工程系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企業信息系統套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移動互聯技術方向)
網路工程(網路系統集成與網路安全)電子商務
藝術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廣告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設計(景觀設計方向)
環境設計(室內設計方向)
法學系法學(經濟法)法學(行政法務)法學(律師)法學(法檢業務)
經濟貿易系國際經濟與貿易(商品質量檢驗與管理)經濟與金融經濟統計學
外國語言文學系英語(英語教育)英語(國際商務英語)

辦學條件

教學建設

學院始終把教育教學質量作為辦學的生命線,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依法辦學,以德治校,嚴格管理,弘揚“愛國、愛校、好學、上進”的隴橋精神,以“厚德、博學、求實、創新”為校訓,嚴謹治學,嚴肅治教,嚴格治校,大力推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學院教育教學質量多次受到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專家組好評。 連續四屆畢業生就業率均達到 80% ,其中較為突出的會計系,財經系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

會計學系

計算機房 計算機房

會計學專業(四年制本科)主要課程:管理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統計學、計算機套用、基礎會計、財務管理、市場行銷、經濟法、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稅務會計、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等。

工作適用範圍:畢業生可在經濟管理部門、各類企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從事會計實務工作或從事本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會計學(註冊會計師方向)專業(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計算機套用、金融學、管理學、統計學、經濟法學、稅法、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註冊會計師審計實務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審計學專業(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經濟法、稅法、財務管理、審計理論與方法、財務審計、經濟效益審計、電算化會計與審計、資產評估等。

工作適用範圍:能在國家審計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機構和社會審計組織從事審計工作、也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會計和相關管理工作或從事本專業教學、科研工作。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財務管理專業(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管理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計算機套用、財務管理、統計學、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市場行銷、經濟法、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資產評估、財務案例研究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財務管理(資產評估方向)專業(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管理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計算機套用、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資產評估學、審計學、經濟法、建築項目評估基礎、機電設備評估、房地產評估、無形資產評估、證券投資學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工商管理系

工商管理(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行銷學、經濟法學、企業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生產與運作管理、質量管理、物流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廣告策劃與管理、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中小企業管理、企業策劃、管理系統工程、市場預測與管理決策、公共關係學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旅遊管理(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本專業的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旅遊學概論、旅遊規劃與開發、人力資源管理、中國旅遊地理學、旅遊業法規、旅遊經濟學、飯店管理、旅行社經營與管理、旅遊心理學、旅遊文化學、導遊原理與實務、廣告策劃與管理、世界旅遊概論、旅遊市場調查與 預測、旅遊管理專業英語、旅遊交際與禮儀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人力資源管理(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本專業的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組織行為學、勞動經濟學、人事測評技術、招聘與錄用、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勞動法學、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分析方法、社會保障概論、員工激勵技術、行政管理學、企業策劃、勞動人事統計、企業倫理學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市場行銷(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行銷學、企業戰略管理、市場行銷策劃、消費者行為學、商品學、廣告策劃與管理、市場預測與管理決策、國際市場行銷學、推銷理論與實務、電子商務、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零售學、質量管理學、商務談判、項目可行性分析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物流管理(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商品流通概論、物流管理概論、供應鏈管理、管理運籌學、管理信息系統、物流中心規劃設計、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運營與管理、物流運輸管理、生產與運作管理、市場行銷學、國際物流學、採購與倉儲管理、物流實務、物流系統工程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工商管理(中小企業管理方向)(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行銷學、經濟法學、中小企業管理、中小企業戰略管理、中小企業運營管理、市場預測與管理決策、企業策劃、中小企業創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質量管理、物流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廣告策劃與管理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財政金融系

【基本概況】財政金融系成立於2000年,是學院最早成立的系部之一。經過17年的漸進發展,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本、專科畢業生4900餘人,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一定貢獻。

【師資隊伍】財政金融系現有教師3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講師8人,助教4人,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者20人,有校級教學名師1人。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繫上已經逐步形成了一支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敬業精神高,職稱結構合理的專業教師隊伍,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均取得了一定成績。

【開設專業】財政金融系現設有金融學、金融學(理財方向)、金融學(投資方向)、保險學、信用管理和財政學等六個本科專業(方向),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670人。近年來,繫上根據市場變化,緊跟社會需求,不斷完善專業建設,調整專業結構,使專業建設日趨合理。

【教學科研】近年來,在全體教師的努力下,繫上在專業建設、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現有甘肅省特色專業1個(金融學,2011年批准建設),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一門(《金融學》),校級教學團隊一個(金融學教學專業團隊),校級精品課程兩門(《財政學》,《金融學》)。2016年,我系教師主持和參與的兩項教學成果獲甘肅省教育廳教學成果獎。

金融學(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會計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金融市場學、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保險學、中央銀行學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金融學(理財方向)專業(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金融學、投資學、公司理財、期貨投資理論與實務、理財投資策劃、金融工程、房地產投資學、國際金融學、保險學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金融學(投資方向)專業(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金融學、統計學、證券投資學、證券投資分析、金融期貨與期權、公司理財、金融市場學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財政學專業(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財政學、會計學、西方財稅理論與實務、財政支出學、政府預算管理學、中國稅制、國有資產管理、財稅信息化管理、納稅檢查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信用管理專業(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金融學、公司理財、金融市場學、資產評估、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資信評估、信用經濟學、現代信用管理學、計量經濟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統計學、財政學、管理學、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微積分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保險專業(四年制本科)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金融學、保險學、會計學、統計學、管理學原理、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公司理財、保險投資學、財產保險、人身保險、海上保險、再保險、保險精算、保險行銷學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經濟貿易系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主修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經貿英語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報關方向)

主修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

海關實務、進出口報關實務、國際貨運代理實務、經貿英語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商務師方向)

主修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國際投資學、國際商務、經貿英語等。

就業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商務師方向)畢業生能在各類企事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外貿業務、運行管理和調研工作。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信息管理系

信息工程系是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在2000年建院時成立的第一批系部之一,其前身為信息管理系,目前開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際網路技術方向)、網路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4個專業及專業方向。目前擁有計算機網路實驗室、計算機綜合實驗室、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室3間及計算機公共實驗室4間,為我系相關專業的實踐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信息工程系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現有專任教師24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10人(教授2人、副教授8人),中級職稱14人;具有碩士學位者18人。信息工程系現有3個教研室,分別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研室、計算機基礎教研室、電子商務教研室。現有17個教學班,在校學生899人,十幾年來已先後向社會各界輸送畢業生883人,平均就業率82%以上。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具有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和套用能力,掌握系統思想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從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會計學、管理學、統計學、數據結構、高級程式設計語言、經濟法、作業系統、資料庫系統概論、計算機網路與套用、資料庫套用技術、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運籌學、軟體開發工具、電子商務網站建設與管理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網路編輯方向)(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掌握必要的計算機和網路套用專業知識、具備紮實的計算機基本操作和網路編輯套用能力的,適應我國信息產業生產、技術、服務和管理第一線工作,從事網路編輯及相關崗位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基礎、傳播學、資料庫套用技術、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漢語基礎、管理學、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多媒體技術、網路信息採集與編輯、網路行銷、經濟法、高級程式設計語言、計算機網路與套用、網路安全、電子商務網站建設與管理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電子商務(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套用能力,掌握電子商務理論與實踐知識,具有電子商務系統開發和利用能力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管理學、數據結構、高級程式設計語言、電子商務概論、網路行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計算機網路與套用、電子

商務系統開發技術基礎、電子商務安全技術、電子商務法、網路金融、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方向)(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適應網路技術套用的需要,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技術及其套用相關的基礎理論、計算機網路及套用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工作技能,能夠從事網路系統的設計和管理以及有關的教學、科研、開發和套用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主要的專業課程:資料庫系統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與彙編、網路作業系統、網路安全、計算機網路與套用、網路管理與維護、網站建設與管理、計算機通信原理、網路綜合布線技術等。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院榮譽

發展至今,學院取得了一些標誌性發展成果:2012年獲批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被甘肅省民政廳評為5A級省屬社會組織;學生食堂被甘肅省教育廳、省食藥監局評為甘肅省食品安全示範學校食堂、甘肅省高等學校示範性標準化學生食堂等榮譽稱號;2015年被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學院連續10年入選全國獨立學院100強,2018年位列全國獨立學院第47名,被譽為“中國高水平獨立學院”。

對外交流

學院注重合作辦學與聯合培養,與國內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每年選派優秀學生赴合作院校進行學習交流。2013年以來我院先後與廣東財經大學、廣東金融學院、重慶工商大學簽訂了“2+1+1”聯合辦學協定;與台灣中原大學、俄羅斯國立師範大學、馬來西亞大學、馬來西亞UCSI大學、美國中央俄克拉荷馬大學、紐西蘭商學院、紐西蘭林肯大學、美國福特海斯州立大學簽訂合作協定,啟動交流生項目及“本碩直通車”人才培養計畫。

創新創業教育

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校門 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校門

學院實施創新創業教育計畫及卓越人才培養計畫。近三年,在省級以上各類學科競賽及文體競賽中共獲得獎勵612項。2017年,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斬獲國家級、省級獎勵10項;在“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有26項作品獲獎。近年來,學院每年有幾十名學生考取碩士研究生,被蘭州大學、西北師範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甘肅農業大學、湖南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安財經學院、黑龍江大學等省內外重點知名大學錄取。學院科學研究工作不斷進步,近五年學院獲得市(廳)級及以上科研項目立項77項,發表論文611篇。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圖書館建築面積13000多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總量為75萬冊,電子圖書28萬冊,學術論文10萬篇,其中經濟類、管理類圖書占61.53%,過刊2.3萬餘冊,每年訂購中外文期刊740多種,報紙100多種。 現設有六個書庫,分別為文學類書庫,社科類書庫,經濟類書庫,外語、計算機、教育、社會科學書庫 ,法律、藝術、宗教、哲學書庫,專業教學用書涵蓋了經濟學、法學、文學、管理學、工學、藝術學等學科。

辦學思路

校園文化廣場 校園文化廣場
財經園 財經園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堅持“育人是根本,質量是生命,校風是靈魂,教學是中心,教師是關鍵”的辦學理念,把“上規模、創特色、爭一流”作為奮鬥目標,以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宗旨,發揮獨立學院的靈活機制,堅持體制創新,最佳化人才培養模式,搞好學科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辦成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龍頭的一流獨立學院。學院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的套用型專門人才。 其中 2005 年首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超過 86% 。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 學院從實際出發,加強基礎、拓寬專業面、注重素質和能力培養,增強畢業生的適應性和後續發展潛力,促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同時,學院注重精神文明和校園文化建設,鼓勵大學生開展健康有益的社團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營造濃郁的學校文化氛圍,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知學主義

提出

隨著應試教育體制的逐步深化,求同排異、力求統一、行政化、官僚化的傾向在各大初、高、大學愈演愈烈,導致學生、老師、家長三方的壓力空前加大,並產生極大的對抗性情緒。在以“帝王之術”為指導前提,霸控人心為目的,專注於牛毛繭絲、象徵意義、不切實際為內容的應試教育下,老師無法大展駿足,寓教於樂(因為考學要看成績,學校要看升學率,因此老師只能服務於應試,否則則要丟掉飯碗)父子母女之間無法敞開心扉,互相諒解(父母大都一心想令子女考上好學校,來符合學歷制社會的需求,而子女另有思想,欲圖另闢蹊徑,雙方的溝通因子女成績不高而出產生壁壘,難以進行)。更有甚者,部分學生因壓力過大,進而走向仇殺鬥毆、浸淫網路、盲目早戀的不歸之路。

為全面貫徹“錢學森之問”的破解之道,摒棄各大高校著重比拼論文數量、考試成績的歪風邪氣,一改校園中惟上是從、不能學以致用的狀況,新青年學社社長趙丹陽特提出逐步促進教育體制改革、轉變師生讀書理念的“知學主義”,以期先行治標,徐圖治本。

內涵

“知學主義”的內涵:知學主義內涵廣袤,所涉及的領域包括政治、文化、教育三個方面。首先是對施教人員及政府部門提出要求,令其通過對《八觀六驗》、《三禁四不納》、《五圖四不謀》、《七正九不善》、《六義七不振》及“不求全備,不看門第,不計仇怨,量才授課,因人而異”的理論的學習,循序漸進的達到“知人善任”、“知人論世”的水平,在教育教學中,要時刻以“知行合一”為第一要務。

詳解

“知學主義”首次把“知人善任”、“知人論世”、“知行合一”三種政學理念與“學以致用”、“學以立德”、“學以致富”三種經世致用的讀書哲學加以融合,這在提法和內容上,都是第一次。

校園文化

學院校園文體活動豐富多彩,獨具特色。“隴橋杯”校園大觀辯論賽、“隴橋杯”籃球賽、足球賽,讀書文化節、“一二·九”大合唱等已成為學院的品牌文化活動。在甘肅省第三屆大學生運動會中,我院代表團獲得3枚金牌,1枚銀牌,1枚銅牌及兩個團體第4名。學院嚴格管理,實施輔導員談話誡勉、學生學業預警等制度,注重對學生的養成教育和日常行為規範教育,現已形成比較成熟的學生管理體系。

辯論賽

學生 學生

學院第七屆“隴橋杯”校園大觀辯論賽由學院團委、學生會主辦的我院第七屆“隴橋杯”校園大觀辯論賽在2號教學樓415教室拉開帷幕。校園大觀辯論賽是我院的傳統活動項目,一直深受學生歡迎。本次比賽的籌備工作細緻紮實,在辯題的設計上緊扣時代熱點,受到了校園師生的廣泛關注。

第一場比賽的辯題為“武術進入奧運會是否有利於武術發展”。比賽過程中,外語系和藝術設計系的雙方辯手本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陳述本方觀點,展開激烈辯論。正方外語系的辯手們旁徵博引,站穩立場,緊緊圍繞武術的國際化來論述觀點。反方藝術設計系的辯手談古論今,堅持認為武術等一系列活動成為奧運會項目後會失去了傳統特色而變的不倫不類,不利於其發展。雙方辯手語言時而詼諧幽默,時而針鋒相對,但都能體現當代大學生良好的文化修養與風度,他們精彩的表現不時博得台下陣陣掌聲。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唇槍舌戰,藝術設計系代表隊取得了勝利。外語系代表隊亦以其得當的引用、精彩的配合和敏銳的思維,贏得了觀眾的喝彩。

第七屆“隴橋杯”校園大觀辯論賽持續約兩個星期,有來自全院8個系的代表隊參加,經過初賽、複賽和半決賽的三輪較量,評出本屆比賽的冠軍隊。此次辯論賽得到了全國對外貿易專業資格認證中心甘肅省考培中心的大力支持,將成為歷屆辯論賽中最成功一屆。比賽啟用了學生評審,使辯論賽完全成為學生自己的活動,也使學生活動真正體現“學生全面參與”的宗旨。本次活動為同學們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風采的平台,豐富了同學們的課餘文化生活,營造了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意義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加深,各開發中國家趨利避害,積極備戰,以不同的手段和姿態爭相鬥艷。現今中華奧運昌國,科技騰飛,百廢俱興,更順應經濟全球化之大潮,為翹首奇葩。無論從軍事實力還是經濟實力上來說,都首屈一指,這無疑是令每一個國人驕傲和自豪的。

圖書館 圖書館
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校園文化生活 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校園文化生活

但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它的文化輸出與國內五千年的文明積澱不相適應,自身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與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不相適應。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深深的烙印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當中,並間接影響著綜合國力。這就迫切要求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建設,切實把文化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近些年來,我國的文化事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方興未艾,呈現快速遞增的良好態勢。眾所周知,先進的文化可以給大眾以精神鼓舞與及智力支持,而腐朽的文化則可通過腐蝕人們的三觀從而控制人的行為,進而破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想要根本解決商業文化中污穢迭生、暴力充塞的這一問題,必須做到雙管齊下,即政府與輿論監督部門相互協調,攜手共進。首先,政府必須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並要在以下四個關鍵環節的改革上下功夫。一是重塑市場主體,二是完善市場體系,三是改善巨觀調控,四是轉變政府職能。這四點的核心便是一手抓經營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營利性文化事業,兩輪驅動,兩翼齊飛,推動文化建設走向科學發展的軌道。

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 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

其次,輿論監督部門應本著實事求是、有所擇取的原則宣揚和批判一些文化產品、文化名人,而不是盲目的追捧,從而給大眾一種誤導。一些真正關心中華文化輸出、獻身國學、立志成就功名大業的青年,卻不為大眾所知,這的確跟大眾傳媒只顧新聞價值,不顧歷史文化潮流的滯後性和盲目性極大相關。

總之,只有輿論與行政兩相結合,微觀與巨觀戮力並行,方能倍收顯效。如果單單只行其一,勢必功敗垂成。 就這樣,“新青年學社”作為一個含苞欲放的新興文化傳媒,在國有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的整體轉制、新聞媒體的改革、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尚未全面加深的情況下,應運而生了。

創始人:10級法學系學子牛孟暢、馬愛軍、外國語言文學系學子趙丹陽

創立目的:學術討論,思想交流

宗旨:提高中華文化輸出,打造國學精品,籠絡四方才俊,共締文壇盛業。

口號:傳承五四精神,弘揚優秀文化。

性質:文學協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