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37

蘇-37

蘇-37:該飛機是第四代殲擊機向第五代殲擊機過渡的機型。據介紹,蘇-37殲擊機將被用來替代目前的蘇-30MK殲擊機和改進型蘇-27SK、蘇-27SM殲擊機。該機型在繼承蘇-30MK殲擊機結構特點的基礎上,採用了蘇-47“金雕”前掠翼驗證機的一些結構特點。該殲擊機還將安裝一些為第五代殲擊機研製的設備及武器。蘇-37殲擊機的製造預計在2006年到2008年間完成,最早從2010年開始裝備俄武裝力量。

基本信息

背景概述

蘇-37蘇-37

蘇-37,是蘇-27的改進型,是一種具有矢量推進器的超機動戰鬥機。蘇-37的試驗機(內部編號T10M-11)是從蘇-35的原型機發展而來,於1996年四月在莫斯科附近的Zhukovsky試飛基地進行了處女航。蘇-37的發動機不僅比以前的蘇-27系列有更強的常規推力,而且它的Lyulka/Saturn AL-37FU(Forsazh Upravlaemoye意為“補燃,可控”)發動機有液壓控制的噴管可以在水平 /-15度範圍內轉動。矢量推進器和飛行控制系統完美結合,不需要駕駛員操控。一個緊急系統可以使噴管在飛行時失控的情況下恢復水平。蘇-37裝備了新型的更強大的NIIP NO-11M脈衝都卜勒相控陣雷達和NIIP NO-12後視雷達及後射飛彈系統,使駕駛員能向在蘇-37後方的目標開火。蘇-37是第一架裝備了矢量推進器的航空器因此能與F-22一較高下。而Lyulka並未就此止步,一種新型的軸對稱(即三維可控)噴管正在研製當中,它將用於S-55,蘇-35的單引擎改進型。同時矢量噴管也將裝備到蘇-35上,使之具備末段速度控制能力。

蘇-37是俄羅斯蘇霍伊實驗設計局開始型聯合股份公司研製的多用途全天候超動性戰鬥機,蘇-37在蘇-27基礎上為俄羅斯空軍研製一系列第四代戰鬥機和第五代多功能戰鬥機計畫實施過程中的重要一步。蘇-37採用“不穩定三翼面”氣動布局和推力矢量控制技術,實現了發動機推力量控制系統與收音機電傳操縱控制系統的一體化,使其獲得了前所未有所優異的氣動性能,因此,使蘇-37在“零”速度和大攻角下同樣也可以具有高機動性,超敏捷性使其可以在任何位置鎖定和攻擊目標。該機採用了集成式遠程電子控制系統以及現代化的數字式武器控制系統,可以推帶14枚空空飛彈或8000千克的武器,多功能前視相控陣雷達可以風時跟蹤15個目標,4個廠角液晶顯示器用於顯示器用於顯示戰術和飛行-導航數據。蘇-37原型機於1996年4月2日首飛,在1996年范堡羅航展上首次分開露面,它所完成的“尾沖”“鍾”等機動動作都屬首創,使其成為公眾先進軍機中的“明星 ”。

蘇-37用於替換蘇-30MK型機,以及改進型殲擊機蘇-27SK和蘇 -27SM。據稱,在第五代殲擊機還未製造出來之前,該型機可提高蘇-27系列殲擊機的出口潛力。蘇-37型殲擊機也是向第五代殲擊機發展的過渡機型,它保留了蘇-30MK型機的結構,同時利用了在前掠翼蘇-47型機上已經試驗的新技術。此外,蘇-37型機也將使用為第五代殲擊機而研製的機載設備和武器,並對其進行試驗。該機將於2006~2008年間製造,因為第五代殲擊機不會早於2010~2012年才能開始製造並裝備部隊,而且形成戰鬥力。專家指出,在蘇-37型機上使用的AL-31F改進型發動機也是第五代殲擊機所使用AL-41F型發動機的過渡型,AL-41型發動機由"薩圖恩"企業設計。

基本參數

設計者: 蘇霍伊設計局 (Sukhoi Design Bureau)

原制國: 俄羅斯 (Russia)

機種: 多用途戰鬥機 (Multi-role fighter)

乘員: 1

蘇-37蘇-37

首飛: 1996

引擎: 兩台 Lyulka AL-37FU 補燃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推力 30,855 lb

翼展: 14.7米

機長: 21.94米

機高: 6.84米

空載:20794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30027公斤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2125千米/小時

近地最大速度:1380千米/小時

最大爬升率:230米/秒

實際升限:17500米

實際飛行距離:3000千米

起飛滑跑距離:550米

著陸滑行距離:670米

最大過載:8.5g

基本裝備

武備: 一台 GSh-30-1 30mm 機炮150發炮彈, 十四個外掛點 18,075 lb 彈藥,包括空空飛彈 R-73/R-77 AAMs,空地飛彈 AGMs, 炸彈,火箭,副油箱,和電子戰艙ECM。12個外掛點,最多可以攜帶14枚空空飛彈,空戰時可帶R-73E短距紅外製導空空飛彈和RVV-AE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對面攻擊時可帶各種紅外和雷達制導飛彈,包括X-29T/L,X-59M,X-31P/A等,也可攜帶KAB-500和KAB-1500帶雷射或電視制導系統的高精度炸彈。

蘇-37蘇-37

主要機載設備 全天候/全高度數字式多功能遠距前視N011雷達,具有相控陣天線,可以同時跟蹤15個目標。N012後視雷達,光電監視和瞄準系統,雷射測距器,雷達和飛彈發射告警接收機、箔條/電子干擾誘餌投放器,液晶電子顯示設備,頭盔顯示器等。

動力裝置 2台留里卡設計局帶推力矢量控制(TVC)的實驗型AL-31FU加力式渦扇發動機,該發動機設計目標是靜推力83.3千牛,加力推力142.1千牛。

俄羅斯開始製造四代半殲擊機蘇-37,其唯一的一架試驗型機於2002年底墜毀。儘管該殲擊機仍處於研製階段,但其技術性能,以及與原型機蘇-35型機的原則區別眾所周知,而且將繼續進行試驗。據稱,與原型機所不同的是,蘇-37型機首先改變了機身結構,並且在機載電子設備方面有較大的改進。蘇-37 與蘇-35一樣,都採用"非穩一體化三翼面"外形,這一外形被視為傳統外形,早在帶前翼的蘇-27系列飛機上進行了試驗。此外,在新型飛機上,安裝了帶推力矢量的AL-31FP型發動機,並且由機載計算機或通過專用的側部手柄來手動控制噴氣流。

飛機更大的改變是機載電子系統。由於使用了多通道數字電傳操縱系統,包括人工智慧系統,與蘇-35相比,蘇-37獲得了補充的能力,例如,可對任何空中之敵(包括小型目標)實施提前攻擊,所有信息和瞄準系統的多通道性和算法保護性,不進入敵防空區便可對地面目標實施攻擊,超低空飛行並且飛越或繞過地面障礙物,包括自動飛行狀態,對空中目標和地面目標的自動集群行動,對抗敵方的無線電電子和光學電子設備,所有飛行階段和作戰使用的自動化等。
 蘇-37還配備了最新型的脈衝都卜勒機載雷達系統,帶有固定式相陣控天線陣和後視雷達。此種全天候機載雷達可同時跟蹤空中和地面上的數種目標。改進型光電瞄準系統包括熱成像儀,它與雷射測距目標指示儀一起工作。光學雷達系統與機載雷達和改進型飛行員頭盔瞄準儀組成統一的系統,還配備與集群其它飛機進行目標信息交換的系統。在唯一的一架樣機(機號711)墜毀後,有訊息稱墜毀的是蘇-35。這主要是因為在飛行過程中,殲擊機上安裝的是使用在蘇-35型機的老式發動機。

蘇-37風采

蘇-37蘇-37
蘇-37蘇-37

飛行器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古有嫦娥奔月,今天神六上天!曾經讓我們激動不已的太空已不再神秘,而現在越來越多的軍用民用機更多的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讓我們再來認識這些人類引以為豪的飛行器,揭開他們神秘的面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