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第十六中學

蘇州市第十六中學

蘇州市十六中始建於1889年,最初由美國基督教監理會的金振聲女士來蘇創辦,始名“長春學堂”,後改名為英華女校,1960年被命名為重點國中,即有名的“蘇州市第二初級中學”,1971年更名為“蘇州第十六中學”。 學校占地37畝,現有30個教學班,教工146人,學生約1000人。近幾年來連續榮獲江蘇省模範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示範學校,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等稱號。 悠久的辦學歷史使學校積澱了豐富的人文底蘊,並形成了獨特的教育傳統和教學風格。多年來,學校以“管理嚴、校風正、質量高”享譽蘇城,深得社會大眾的信賴和讚譽。 為培養現代化人才,學校確立了“以人為本,為學生終生髮展奠基”的辦學理念。 教學活動中貫徹“強化基礎,發展特長,培養能力”的原則,為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十六中人正團結一致,盡責奉獻,努力創建人文校園、活力校園、和諧校園。

基本信息

學校歷史

悠久的辦學歷史使學校積澱了豐富的人文底蘊,並形成了獨特的教育傳統和教學風格。多年來,學校以“管理嚴、校風正、質量高”享譽蘇城,深得社會大眾的信賴和讚譽。為培養現代化人才,學校確立了“以人為本,為學生終生髮展奠基”的辦學理念。

教學活動中貫徹“強化基礎,發展特長,培養能力”的原則,為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傳承百年文明,再創今日輝煌。十六中 人正團結一致,盡責奉獻,努力創建人文校園、活力校園、和諧校園。

辦學歷史

始建於1889年,最初由美國基督教監理會的金振聲女士來蘇創辦,始名“長春學堂”,後改名為英華女校是蘇州市辦學歷史最悠久的一所學校。前身--英華女中(1889 ~ 1952),1971年起更名為蘇州市第十六中學。

辦學規模

占地37畝 ,現設26個教學班, 1300多名學生, 120位教工。

辦學成績

綜合榮譽

江蘇省文明單位(連續三屆六年)

江蘇省模範學校(連續兩屆四年)

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示範學校(江蘇省首批第一所)

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

蘇州市文明單位(連續九屆十八年)

蘇州市綜合治理先進學校

蘇州市安全文明學校(首批)

蘇州市雙語實驗學校

西洋棋傳統特色學校

教學質量

1、二批招生,一流質量。中考優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年年大幅度超過市平均,教學質量躋身於第一批招生學校之列。

2、升學率高。10%左右學生考取四星級學校(蘇中、實驗中學、十中、一中、三中),50%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

3、精英學生輩出。每年都有優秀學生(市前五十位)升入蘇中國際班。

2001屆 屠曉傑 2002屆 成吉、王暘

2003屆 李辰樺、王家雄 2004屆 錢曉雯

2005屆 曹翰陽、夏一天、王蘇嘉、周怡康

4、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榜上有名。

2005年省物理競賽一等獎 蔡曉 蔡文駿

2005年省化學競賽一、二等獎 周怡康 金駿 曹翰陽 夏一天

2005全國英語能力競賽一、二等獎 曹翰陽 王蘇嘉 嚴嘉茜 朱震 張凱陽

2006年全國物理競賽一等獎 王文浩(蘇州市第一名)

2006年省數學競賽一、二等獎 朱沈浮 王文浩 譚亦文

2006全國英語能力競賽一等獎 龔穎穎

5、中考榮譽

2013屆國象班弘熙榮中考成績在全蘇州排名第一,榮獲“中考狀元”稱號

交通線路

146、305(現已改道)、602路(到養育巷站)33、301、313、69、88、262、游1、204路(到中醫院站)

2、68、9、900、60 (到學士街)【過馬路路過平江中學後馬路對過的第一座橋(下橋後)左拐,一直第二個三岔路口右拐一直就到了】

教育特色

注重養成教育,培育優良品德

實施方法教學,提升學習能力

全面打實基礎,發展學生特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