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菟絲子為害藜

藥用植物菟絲子為害藜,症狀為菟絲子纏繞莖或迴旋纏繞其地上部,將吸器伸入寄主莖或葉柄組織內,吸收水分和養分,致寄主葉片變黃凋萎。 菟絲子種子可混雜在寄主種子內及隨有機肥在土壤中越冬,其種殼堅硬,經1—3年才發芽。在田間可沿畦埂池邊蔓延,遇合適寄主即纏莖寄生為害。

疾病名稱

藥用植物菟絲子為害藜

藥用植物菟絲子為害藜藥用植物菟絲子為害藜

基本概況

我國的菟絲子有4—5種:Cuscuta chinersis Lamb.稱中國菟絲子、C.japonica Choisy稱大粒菟絲子、C.australis R.Br.稱南方菟絲子等。屬旋花科一年生纏繞寄生草本。以其種子入藥。菟絲子即是寄生性種子植物,其本身也是一種藥材。

基本症狀

菟絲子纏繞莖或迴旋纏繞其地上部,將吸器伸入寄主莖或葉柄組織內,吸收水分和養分,致寄主葉片變黃凋萎。

病因原理

Cuscuta chinensis Lamb.稱中國菟絲子。莖細弱,黃化,無葉綠素,莖與寄主的莖接觸後產生吸器,附著在寄主表面吸收營養。花白色,花柱2條,頭狀,萼片具脊,脊縱行,萼片現出稜角,雄蕊與花冠裂開互生,蒴果成熟後被花冠全部包住,破裂時呈周裂。

發病條件

菟絲子種子可混雜在寄主種子內及隨有機肥在土壤中越冬,其種殼堅硬,經1—3年才發芽。在田間可沿畦埂池邊蔓延,遇合適寄主即纏莖寄生為害。

防治方法

(1)精選種子,防止繭絲子種子混入。

(2)深翻土地21cm,以抑制菟絲子種子萌發。

(3)摘除冤絲子藤蔓,帶出田外燒毀或深埋。

(4)掌握在菟絲子幼苗未長出纏繞莖之前鋤滅。

(5)推行廄肥高溫發酵處理,使繭絲子種子失去發芽力或漚爛。

(6)生物防治。噴灑魯保1號生物製劑,使用濃度要求每ml水中含活孢子數不少於3000萬個,667m2 2—2.5L,於雨後或傍晚及陰天噴灑,隔7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