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香芥

藍香芥

藍香芥,屬十字花科,香花芥屬,拉丁名為Hesperis matronalis。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黃河中上游地區。

基本信息

香芥 [十字花科] [香花芥屬]
拉丁名:Hesperis matronalis
形態特徵:
為生長期較短的多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垂直、多枝,高約60~90厘米,通常不超過120厘米。冠幅30~60厘米。葉緣鋸齒狀,橢圓至披針形,暗綠色。花有白色、淡紫色或紫色,花徑1.2~2.4厘米,4片段預告瓣,總狀花序,與二月藍極為相似。又因為花與福祿考也相似,都在一根長柄上簇生,因此亦常被稱作“野福祿考”,但藍香芥花瓣比福祿考少一片。花具有丁香般的清新香味,尤其是在傍晚,香味濃郁。單株簇花量比二月藍多,花形、花色一致。種子比二月藍小,每千克種子為54萬粒左右,而二月藍一般少於40萬粒。
生長習性:
適應性較強。在全光照至稍陰條件下,中度潮濕、排水良好的土壤中,易於種植。在夏季炎熱氣候下的部分遮蔭處種植最好。通過大量的自播繁衍,在種植地可保留很多年。在第二年春季開花繁茂,效果很好,與同期開花的其他花卉植物如牛眼菊搭配尤佳。及時除去枯謝的花和莖幹,可使第二季開花繁茂。
園林用途:
藍香芥亮麗而清新的藍色在春花種類中極為少見,它是極佳的天然場地、道路邊坡和庭院用植物。也可用作花境,但花開過後的夏季,和二月藍一樣,葉子會掉落,因此,需要用一年生或生長遲緩的多年生植物填補空隙。一般情況下單播套用,但也可混播。在陽性區域與紫茉莉、松果菊、黑心菊、朱唇、一串藍等混播;在半陰區域與玉簪、麥冬類間植。另外,藍香芥還是非常好的牧場用植物。
繁殖培育:
因生長期短,在春季或秋季可多次播種,以延長觀賞期。根基部木質化並保持很多年,可在不斷繁殖的塊根上萌發新芽,並在第二季及以後的季節持續開花。但播種繁殖最為理想。江浙滬地區8~9月份播種最理想。雖也可自播繁衍,但整體效果可能不會太好。只可在粗野自然的景觀地區採用。無嚴重的病蟲害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