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領蜂虎

藍領蜂虎

藍領蜂虎為小型攀禽。喙細長、側扁而下彎。翅長而尖。尾長,尾羽12枚,有些種類為方形尾,有些種類的重要尾羽伸長呈細尖;尾脂腺裸出。前趾基部併合,後爪較中爪為短。體羽華麗,以綠色最普遍,也有紅、藍、黃、栗色;多數種類自眼先過眼至耳羽有以寬黑帶。因嗜食蜂類而得名。飛行敏捷,善於在飛行中捕食,但食物因地點、季節而異,除蜂類外,亦捕食象甲、虻、蜻蜓、白蟻、鱗翅類等昆蟲以及甲殼類動物。常棲於枝頭或電線等地靜伺,一旦飛蟲臨近,迎飛而啄食。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中文名稱】藍領蜂虎
【拉丁學名】Merops boehmi
【命名時間】Reichenow, 1882
【英文名稱】Boehm's Bee-eater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佛法僧目蜂虎科、蜂虎屬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分布範圍

分布於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我國僅分布於雲南西南部、中部和南部。 習性綠喉蜂虎為留鳥,主要棲息於林緣疏林、竹林、稀樹草坡等開闊地區,也出現於城鎮公園果園,常單個或成小群活動。大多在空中飛翔捕食。休息時多棲於樹枝和電話線上,活動範圍從平原、低山一直到20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