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釉描金

藍釉描金
元代藍釉瓷據史文獻記載,主要有瓶、壺、碗、盤、杯等器物,裝飾手法除藍底白花裝飾之外,還有一種就是該壺所具有的藍釉描金,異常名貴,究其名貴是由燒造工藝所決定的,它是在高溫下先燒成藍釉器,然後在釉上描繪金彩紋飾再經低溫烘燒而成,由於是釉上繪彩,故金彩附著力很低,極易脫落。而此壺的金彩雖歷經600餘年卻少有脫落,仍金光燦爛,耀人眼目,曹昭在《格古要論》中曾提到“元代有青、黑色戧金者,多是酒壺,酒盞,甚可愛。”藍色在元代屬於流行色。崇尚藍色是特別的審美趨向,元代皇宮常用藍色的琉璃瓦覆蓋,宮廷在舉行慶典時也用藍色織物,即使是裝裱字畫也喜用藍色綾絹。

藍釉描金
藍釉描金

參考資料:http://special.artxun.com/20080919/70c225cb05719b0f08f2fd9ff5ae9444.shtml博寶網專題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