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尾灰吊

藍尾灰吊

藍尾灰吊(Doctorfish)分布在西大西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美國麻薩諸塞州、百慕達以及墨西哥灣(Gulf of Mexico)北部至巴西聖保羅(Sao Paulo)一帶海域。 卵生,群體產卵型。

基本信息

魚類簡介

中 文 名

藍尾灰吊點擊查看大圖
藍尾灰吊
英 文 名 Doctorfish
拉丁學名 Acanthurus chirurgus
地理分布 分布在西大西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美國麻薩諸塞州、百慕達以及墨西哥灣(Gulf of Mexico)北部至巴西聖保羅(Sao Paulo)一帶海域。在東大西洋的塞內加爾(Senegal,西非國家)也可見其蹤跡。
繁殖方式 卵生,群體產卵型。
氣 候 帶 亞熱帶,北緯42度和南緯23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生活習性

棲息於較淺的珊瑚礁區岩礁區水深2-25米之間的水域,通常成群生活。
體形特徵 最大體長39cm。背鰭鰭棘(總數):9條 背鰭軟條(總數):24-25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22-23條。成魚體長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近截形或內凹。成魚體灰色,體側具10條深灰色的豎帶;頭部紫灰色,眼睛後方具5條暗橙色短紋,上下唇白色,鰓膜黑色。胸鰭黃黑色,余鰭均為灰藍色,並具鮮藍色緣。尾棘黑褐色,具藍色緣。亞成魚的尾鰭基部具一寬闊的白色帶,隨著成長而逐漸變為灰色。
食性 主要以沙粒上的附生藻類為食。在西南大西洋的費爾南多群島(Fernando de Noronha Archipelago)海域中,幼魚常常與大西洋藍吊(Acanthurus coeruleus)幼魚和岩豆娘(Abudefduf saxatilis)幼魚一起啄食海藻和海龜頭部、四肢、尾巴以及龜殼上的寄生蟲,最喜歡清理的部分為海龜的鰭狀肢。
領 域 性 中
飼養難度 中
水 溫 野外22-25攝氏度,水族箱環境建議不高於28攝氏度。
海水比重 1.020-1.025
Ph 值 8.1-8.4
游泳能力 平均水平

護理方法

純魚缸或珊瑚、活石和海藻生態缸。最小缸容量500升水,照明環境:強光。首先要提供不少於500升水的活動空間,以及營造各種可供躲藏的洞穴。藍尾灰吊具一定的領域性,所以在添加魚兒時,藍尾灰吊應該安排在中間的批次中,這樣就不會給原有的魚只增加太大的壓力。與大部分刺尾魚科魚種一樣,藍尾灰吊很少會啄食珊瑚,所以生態缸的朋友就可以放心了。食物準備上,紫菜、蔬菜、冰凍魚蝦肉、無脊椎動物以及含海藻成份的高品質植物性海水魚飼料等均可。藍尾灰吊對水質較為敏感,但能接受大部分標準食物,飼養難度中等。
註:藍尾灰吊的尾棘具毒腺,能使人引起劇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