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俊康

藍俊康,男,廣西馬山縣人,1966年5月出生,現擔任桂林工學院教授。現主要從事水文地質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地質災害評估與治理、水污染控制等多個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藍俊康,男,廣西馬山縣人,1966年5月出生,1984年就讀於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並於1988年、1991年畢業並分別獲學士、碩士學位。2005年6月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環境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1991年9月分配到桂林工學院任教,2006年晉升教授。現主要從事水文地質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地質災害評估與治理、水污染控制等多個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多年來,作為主要參加人參與國家基金項目5項,主持或參與省、廳級項目多項。迄今發表的論文50餘篇(EI核心檢索3篇),主編教材1部。

出版的教材

藍俊康,郭純青.水文地質勘察[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年11月.(高等學校水利學科專業規範核心課程教材)

公開發表的論文

1. 藍俊康. 王焰新.SO42-對複合水泥固化處理Cr(VI)的影響[J]. 矽酸鹽學報,2005年10月,33(10):1266-1270.(EI Compedex:05509546123)
2. 藍俊康. 王焰新. 無石膏複合水泥固化處理Pb(Ⅱ),Cr(VI)的研究[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6年1月,28(1): 44-47(EI Compedex:06099733359)
3. 藍俊康,丁凱,趙付明,陳余道,吳孟.鈣礬石對Cd (Ⅱ)的化學俘獲[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10月,29(10):1~4.(EI Compedex:074710937574).
4. 藍俊康,吳孟,丁凱.C—S—H在形成過程中對CrO42-的俘獲作用[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11月,30(11). (中文核心期刊)
5. 藍俊康, 藍艷紅. 集雨工程的水質研究進展[J].中國給水排水,2002年8月,Vol.8:23~25.(中文核心期刊)
6. 藍俊康, 王焰新.利用鐵屑腐蝕電池原位修復被氯代烴污染地下水的研究進展[J].地質科技情報,2002年.Vol.21,No.3:84~88.(中文核心期刊)
7. 藍俊康, 王焰新.利用複合水泥固化Pb2+的機理探討.矽酸鹽通報,2005年8月,24(4):10-15(中文核心期刊)
8. 藍俊康. 王焰新.幾種含鉻鈣礬石的合成試驗研究[J].混凝土,2004年7月,Total No.177: 16-18.(中文核心期刊)
9. 藍俊康. 王焰新.鉻酸型鈣礬石與硫酸型鈣礬石的差異性研究[J].混凝土, 2004年10月,第10期,Total No.180: 8-11(中文核心期刊)
10. 藍俊康. 據液相SO42-的濃度的變化解譯鈣礬石的熱穩定性[J]. 桂林工學院學報,2004年10月,24(4): 480-482.(中文核心期刊)
11. 藍俊康,丁凱,王焰新.鈣礬石對Pb、Zn、Cd的化學俘獲[J].桂林工學院學報,2005年7月, 25(3):330-334(中文核心期刊)
12. 藍俊康,胡欽君,王焰新.水化矽酸鈣對Cr(VI)的吸附作用[J].桂林工學院學報,2006年4月, 26(2):263-267(中文核心期刊)
13. 藍俊康. 污染物的固化/安定化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J].化工環保.2004年5月(s):138-141. (中文核心期刊)
14. 藍俊康,吳孟,丁凱.水化矽酸鈣對Cr(VI)、Pb(Ⅱ)的俘獲作用[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8,第6A期:52-56. (中文核心期刊).
15. 藍俊康. C-S-H結構的演變及其對Pb(Ⅱ)的俘獲[J].桂林工學院學報,2008年7月, 28(s2):69~71. (中文核心期刊)
16. 藍俊康.柳州市紅粘土對Zn2+的吸附平衡實驗[J]..桂林工學院學報, 1995年7月,Vol.15,No.3:265~268.(CA摘錄編號124:210065e;獲94~95年度廣西科協優秀論文三等獎)。
17. 藍俊康.桂林市岩溶塌陷帶的水文地球化學特徵及成因[J]. 桂林工學院學報,1996年4月,16(2): 150~155。(CA摘錄編號126:92347q;獲96~97年度廣西科協優秀論文三等獎)。
18. 藍俊康. 山東淄博市臨淄區地下水水-岩作用模擬[J].桂林工學院學報,1996年10月,Vol.16, No.4: 410~414.(獲96~97年度廣西科協優秀論文三等獎)。
19. 藍俊康. 南寧市地下水Fe離子的成因及其超標率升高的機理探討[J]. 廣西地質, 1997年3月,10(1): 57~63.(獲得96~97年度廣西科協優秀論文三等獎)
20. 藍俊康. 模擬酸雨對灰岩的侵蝕性研究[J]. 桂林工學院學報,1997年4月,17(2): 164~169.(獲1998年度廣西地質學會“希望之星”優秀論文)
21. 藍俊康. 酸雨對灰岩侵蝕過程的模擬計算[J]. 桂林工學院學報,1997年10月, 17(4): 372~376.(CA摘錄編號129:335308w)。
22. 藍俊康. 柳州市年降雨量序列的擬合預測[J]. 桂林工學院學報,1998年4月,18(2): 161~164。 23. 藍俊康, 王焰新. 酸性氣體對混凝土耐久性的影響及研究進展[J]. 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02年9月, 13(3):22~26.
24. 藍俊康. 鐵屑在工業廢水及地下水污染治理中的套用和研究進展.南方國土資源,2003年4月,1(4): 27~29.
25. 藍俊康. 植物修復技術在污染治理中的套用現狀[J].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04年4月,15(1):22~26.
26. 藍俊康. 污染物固化/安定化處理的種類和研究套用現狀[J].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05年9月,16(3): 281-286
27. 藍俊康,陳學軍.桂林市郊抽水致塌的試驗研究.桂林工學院學報,2000年1月,Vol.20.(資環系專刊).
28. 藍俊康.TCE污染的地下水修復技術與研究進展[J].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01, 12(2):40~44.
29. 藍俊康. 非開挖鋪設地下管線施工方法和設備類型[J]. 廣西地質,2001,14(3): 71~75.
30. 藍俊康. 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的重要性及其內容探討[J].桂林工學院學報,2000年高校研究專輯.
31. 藍俊康. 現代科技革命條件下我國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桂林工學院學報,2001年高校研究專緝:13~17
32. 藍俊康,張紅霞.構建培養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本科專業複合型人才新課程體系的措施[J], 桂林工學院學報2006年高校研究專緝: 27~30
33. 藍俊康.污染場地的修復技術的種類[J].四川環境,2006年6月,25(3):90-94
34. 藍俊康.提高污染物水泥固化體的抗滲性與強度的措施[A]. 見(In):2006科技學術論文集·環境保護與環境工程[C].2006年7月,北京:原子能出版社:543-546
35. 藍俊康.加大“套用型”研究生的培養與實施策略[A]. 見(In):屏風論道——桂林工學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20年[C].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143-149.
36. 藍俊康,張東強.滲漏病險水庫水文地質勘察的內容及手段[J].南方國土資源,2008年4月,總第64期:36~38.
37. 藍俊康.最佳化廣西高校年輕教師成長環境的探索[J]. 桂林工學院學報2008年高校研究專緝. 2008年6月:19~22.
38. 藍俊康. 地下水工程學的內涵及其發展前景[J].地下水,2008年7月,30(4):5~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