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蕙英

薛蕙英

元末女詩人薛蘭英,同她的妹妹薛蕙英的名字是聯為一體的,姊妹倆都很聰明秀麗,能為詩賦。

基本信息

簡介

薛蕙英 薛蕙英

元末女詩人 薛蘭英,同她的妹妹薛蕙英的名字是聯為一體的,姊妹倆都很聰明秀麗,能為詩賦.他們的父親是吳郡今江蘇蘇州)富商,至正初(公元1341年)以米為業,為她們在住宅後面建造了一座書樓,專供兩位愛女居住,取名“蘭蕙聯芳”樓.姐妹倆便在這小樓上,相互切磋,吟詠不輟.他們共同創作的詩歌有書百首,題名為《聯芳集》。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楊維楨,住在杭州西湖,做了九首《西湖竹枝詞》,先後和作的人有數百家之多.兩姐妹見此情形,笑曰:“西湖有竹枝曲,東吳無竹枝曲乎?”於是仿效 楊維楨的體裁,創作了十首 《蘇台竹枝詞》。楊維楨讀到她們的詩稿,讚嘆不已.手題二詩於後:“錦江只說薛濤箋,吳郡今傳蘭蕙篇。文採風流知有自,聯珠合璧照華筵。”“難兄難弟並有名,英英端不讓瓊瓊。好將筆底春風句,譜作瑤箏弦上聲。”

從此,她們姐妹名播遠邇,時人譽為“班姬、蔡女復出,易安、淑真而下不足論”.清人陶玉禾、陶瀚《元詩總論》中說:“元代閨秀寥寥.綠窗遺集,端賴賢夫;蕙蘭聯芳,亦以鐵崖知名耳”。

蕙英、蘭英的《聯芳集》已佚,只有《蘇台竹枝詞》流傳於世.《玉鏡陽秋》中評價此說:“二女《蘇台》十章,跳脫XX(不認識這兩個字.....).字字竹枝,妙鏡鼎足曹、張間,了自不讓”。

曹指曹妙清,張既張妙淨。

詩詞

蘇台竹枝詞——薛蘭英、薛蕙英

聯芳樓記

薛蕙英 薛蕙英

吳郡富室有姓薛者,至正初居於閶門外,以鬻米為業。有二女,長蘭英,次蕙英,皆聰明秀麗,能賦詩。久遂於宅後建一樓以處,名曰“蘭蕙聯芳樓”。適承天寺僧,善水墨,寫蘭意,乃以粉灰四壁,邀請繪畫於上。登之者,藹然,如入春風之室。二女日夕其間,吟詠不輟,有詩數百首,號曰“聯芳集”,好事者往往傳誦。時會稽楊鐵崖制西湖《竹枝曲》,和者百餘家,鏤版書肆。二女見之笑曰:“西湖有《竹枝曲》,東吳獨無《竹枝曲》乎?”乃效其體,作《蘇台竹枝詩》十章,曰:?? 姑蘇台上月團團,姑蘇台下水潺潺。月落西邊有時出,水流東去幾時還?

館娃宮中麋鹿游,西施去泛五湖舟。香魂玉骨歸何處,不及真娘葬虎丘。

虎丘山上塔層層,靜夜分明見佛燈。約伴燒香寺中去,自將釵釧施山僧。

門泊東吳萬里船,烏啼月落水如煙。寒山寺里鐘聲早,漁火江風惱客眠。

洞庭余柑三寸黃,笠澤銀魚一尺長。東南佳味人知少,玉食無由進上方。

荻芽抽筍楝花開,不見河豚石首來。早起腥風滿城市,郎從海口販鮮回。

楊柳青青楊柳黃,青黃變色過年光。妾似柳絲易憔悴,郎如柳絮太顛狂。

翡翠雙飛不待呼,鴛鴦並宿幾曾孤。生憎寶帶橋頭水,半人吳江半太湖。

一緺鳳髻綠如雲,八字牙梳白似銀,斜倚朱門翹首立,往來多少斷腸人?

百尺高樓倚碧天,欄桿曲曲畫屏連。儂家自有蘇台曲,不去西湖唱採蓮。

鐵崖見其稿,手題二詩於後曰:

錦江只見薛濤箋,吳郡今傳蘭惠篇。文採風流知有日,連珠合璧照華筵。

難弟難兄並有名,英英端不讓瓊瓊。好將筆底春風句,譜作瑤箏弦上聲。

自是名播遐邇,鹹以為。班姬、蔡女復出,易安、淑真而下不足論也。

評價

在《聯芳樓記》中把人物寫得更為大膽而明朗。小說寫一個年輕的商販鄭生在船頭洗澡時,被河邊高樓上一家富商的兩個女兒——薛蘭英、薛蕙英窺見並喜歡上,她們便“以荔枝一雙投下”,表示愛慕。晚間鄭生立於船頭,二女用一竹兜把他從視窗吊上去,“既見,喜極不能言,相攜入寢,盡繾綣之意焉”。事情發露後,薛家的父親雖然“大駭”,卻也很開明地成全了他們。這篇描寫青年男女蔑視禮教、追求自由愛情的小說,與《十日談》中的類似故事頗為相似,雖有些粗俗成分,卻顯出歡快的浪漫氣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