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萬均

薛萬均(?-公元641年),唐朝將領。本敦煌人,後徙京兆鹹陽,隋朝名將薛世雄第三子,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之兄。大業末年與弟薛萬徹客居幽州,後隨羅藝歸唐,授為上柱國、永安郡公。貞觀初年,隨柴紹討梁師都,任行軍副總管,擊走突厥,圍殲其軍,升任左屯衛將軍。貞觀八年(公元634年),隨李靖討吐谷渾,任沃沮道行軍副總管,在青海遇敵,單騎沖陣,諸將跟隨他,斬數千人,升左屯衛大將軍。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以交河道行軍副大總管的身份與侯君集擊高昌,進封潞國公。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坐事下獄,憂憤而死。唐太宗為他舉哀,命陪葬昭陵。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薛萬均,原籍敦煌,後遷徙京兆鹹陽,其父薛世雄在隋大業末年為涿郡太守,所以薛萬均與其弟薛萬徹都客居幽州。因武藝超群,兄弟兩人為幽州刺史羅藝所愛。隋末天下大亂,羅藝率薛家兄弟投奔李淵。薛萬均授上柱國,永安郡公。

大敗竇軍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十一月,竇建德攻克冀州(治信都,今河北冀縣),聲威大盛,十二月,竇建德又率10萬人進攻幽州(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羅藝準備出擊交戰時,薛萬均建議說:“我們寡不敵眾,如果出門迎戰,必定百戰百敗,應當以計取之。可令羸兵弱馬阻水背城布陣來引誘他,看眼下的形勢,敵人必渡水來交戰。萬均請求率領精銳騎兵埋伏於城左,待其半數人馬渡河後進攻他,一定能大敗竇軍。” 羅藝聽從薛萬均之計以老弱病殘應敵,由薛萬均率領精銳騎兵埋伏於城左,大敗竇軍。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十月(一說九月),竇建德再次率領二十萬人馬再次攻打幽州。竇建德兵攻上城牆,薛家兩兄弟率敢死隊百人從地道出城,迂迴到竇軍背後,突然襲擊,竇軍倉皇而逃,二人共斬首一千餘(一說一千二)級。

戰劉黑闥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竇建德於長安被斬,其部將劉黑闥起兵反唐,唐命李神通為山東道行台右僕射,負責征討劉黑闥。九月,李藝(即羅藝,賜姓李)率軍與李神通會師,唐又徵調邢、洺、相、魏、恆、趙等州兵共五萬餘人,與劉黑闥軍戰於饒陽城南。唐軍列陣十餘里,劉黑闥人少,沿河堤成單行陣以拒唐軍。時值風雪交加,李神通乘風進擊,不久風向逆轉,劉黑闥趁勢反擊,唐軍大敗,兵馬軍資損失三分之二。當時李藝率軍居陣西,進破劉黑闥部將高雅賢,追逐數里,得知大軍失利,遂退保藁城。劉黑闥進擊,李藝軍敗,其將薛萬均、薛萬徹在這次作戰中被俘,被劉黑闥截髮驅回,兄弟二人逃回後,李藝也率軍撤回幽州。這一戰,堪稱兄弟二人奇恥大辱。李世民平定劉黑闥後,召薛萬均為右二護軍。

擊敗突厥

唐太宗即位後,貞觀初年(公元634年)薛萬均遷殿中少監。 柴紹討梁師都,薛萬均為副將。離朔方數十里,突厥兵突然出現,薛萬均與薛萬徹兄弟橫刀立馬,斬其驍將,擊退突厥軍。唐軍包圍梁師都,眾將認為城池堅固不宜強攻,獨薛萬均認為敵軍士氣低落,應該一鼓作氣攻城。果然四月二十六日,梁師都堂弟梁洛仁殺梁師都,舉城投降。突厥始終不敢出兵援救。唐以其地置夏州,為反擊突厥準備了前進基地。薛萬均被封為左屯衛將軍。

征吐谷渾

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十二月,李靖率軍出擊吐谷渾,薛萬均以行軍副總管隨行。大軍到達青海,薛家兄弟各領百騎走在前面,與敵軍相遇,薛萬均獨自沖入敵陣,無人敢擋,與諸將殺敵數千,勇冠三軍。薛萬徹單騎殺入敵軍,無人敢擋。唐軍緊隨其後,斬首數千級。唐軍進至赤水源(今青海興海東南),薛萬均、薛萬徹率輕騎先行,被吐谷渾軍圍困,二人的戰馬都被殺死,負槍傷步戰,唐軍戰死十之六七。就在此時,唐將契苾何力率數百騎兵趕到,奮力死戰,救出了薛萬均和薛萬徹。此戰,唐軍共俘斬名王數十人,獲其雜畜二十萬計。 唐軍經積石山(今青海阿尼瑪卿山)、河源(黃河源)迫至且末(今屬新疆),大敗吐谷渾軍。伏允可汗在走投無路的絕境中自縊身亡,吐谷渾成為唐朝屬國。薛萬均遷本衛(即左屯衛)大將軍。

平滅高昌

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以高昌國隔斷西域朝貢為理由,派侯君集帶領數萬大軍出征,薛萬均擔任先鋒,一路勢如破竹,高奏凱歌,高昌國王鞠智盛在唐軍的強大攻勢下被迫投降,鞠氏高昌從此成為歷史名詞,大唐在高昌舊地設定了安西都護府,天山以南的龜茲(今新疆庫車)、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闐(在今新疆和田)、焉耆(在今新疆焉耆)四鎮都在安西都護府的管轄之下。薛萬均以平滅高昌的戰功進封潞國公, 但很快他就受到朝臣的彈劾,說他與高昌女子私通。薛萬均不服,要同高昌女子去大理寺與告發者對辯。唐太宗想要追究他的罪過,魏徵予以勸諫,“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讓薛萬均與一個亡國女子對質風流韻事,即使事情屬實,也是小事而已,如果只是傳言,會產生很不好的影響”,唐太宗聽從其言,不再理會這件事。

憂憤而死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遊覽芙蓉園,薛萬均負責警衛,因為清理宮苑的閒雜人員不徹底,竟因此獲罪入獄。薛萬均氣憤難當,憂憤而死。唐太宗驚而悼之,令其陪葬於昭陵,以示恩寵。

後來唐太宗在宴會上賞賜群臣貘皮,叫到薛萬徹的時候卻喊成了“薛萬均”,唐太宗心有所感,“薛萬均是朕的勛舊之臣,突然叫出他的名字,莫非是死者地下有知,也想得到這賞賜”,就讓人燒掉一張貘皮,給薛萬均“寄去”,在座眾人無不感嘆一代帝王的至情至性。

人物成就

薛萬均是唐初名將,早年在羅藝麾下,破竇建德,擊劉黑闥。唐太宗繼位後,曾參與反擊突厥、征吐谷渾、平滅高昌,戰功赫赫。

史籍記載

《舊唐書 · 卷六十九 · 列傳第十九》 、《新唐書 · 卷九十四 · 列傳第十九》

歷史評價

唐太宗李世民:萬均朕之勛舊,不幸早亡。

家族成員

薛萬均的父親薛世雄在隋大業末年為涿郡太守。

薛萬均有三個弟弟為薛萬徹、薛萬淑、薛萬備。

薛萬徹(?-公元652年),唐朝名將,本為隋將,後與兄長薛萬均同自幽州降唐,因征討梁師都有功,授車騎將軍、武安縣公, 隨羅藝四處轉戰其他起義軍,投入太子李建成幕府,受其賞識。後因參與謀立荊王李元景為帝,被長孫無忌所殺。

薛萬淑也憑藉戰功而身名顯赫。歷任右領軍將軍、梁郡公、暢武道行軍總管。

薛萬備有很高的德行,甚得唐太宗讚賞。薛萬備也曾單騎救契苾何力。官至左衛將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