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華[人物]

人物生平

自幼在城內讀書,後考入昭通中學,1907年畢業,考取到雲南講武學堂第三期。在講武學堂期間,受到校長李根源、教官李烈鈞、方聲濤、彭家珍等人革命理論的薰陶,與1910年由馬幼伯、杜韓甫介紹加入同盟會,1911年畢業後即參加辛亥革命,在蔡鍔見軍領導下,參與推翻了清政府在雲南的統治,1912年任滇軍步兵第八團排長。1913年,蔡鍔被袁世凱調至北京,陰加監視,1915年秘密離京,12月到達河內,袁世凱派刺客預謀殺害蔡鍔,這時蔣文華任河口獨立營營長,冒著生命危險親自護送蔡鍔回昆明,組織護國軍討伐袁世凱,蔡鍔任第一軍總司令,下轄三個團,六個支隊,十二個步兵營,四十八個連,共六千餘人,於1915年12月25日正式宣布起兵討袁。1916年1月14日,由昆明出發,經宣威、威寧、畢節一帶進軍四川。文華編入何海清第四支隊任營長,與袁世凱軍激戰於四川瀘州、納溪一帶。2月11日至3月8日與袁軍曹錕主力張敬堯鏖戰二十七晝夜,宜賓被袁軍奪占,何海清主力戰敗,後文華受傷,蔡鍔令退至大洲驛,文華營退至鎮雄縣城。3月19日反攻,激戰兩晝夜,肉搏樹十次,給袁世凱沉重打擊。文華作戰英勇,受到蔡鍔嘉獎。1918年任川滇軍第一軍步兵第四團團長。1920年滇軍撤回雲南,被提升為滇軍總部少將參謀處處長。1923年北伐時,滇軍入貴州,文華任黔軍軍事都督辦署參謀處處長兼貴州講武學校校長,後隨軍進入廣西,參加討伐陳炯明的戰鬥。1926年,文華隨軍回滇,任39軍參謀長兼昆明市副市長。此間曾支持張邦珍等人反對過龍雲、盧汗。1928年至1929年,在廣東代表滇軍與李任潮洽商滇軍入粵、桂事宜。事畢與1931年入川,任21軍獨立第2旅參謀長,後21軍獨立旅改編為獨立旅第13旅,文華任參謀長。1936年被調到蛾山軍訓團第二期受訓,畢業後到四川樂山任保全副司令,數月後回獨立13旅。1937年,抗戰爆發後,是年9月,文華奉命率13旅出川東下,參加抗戰,轉戰浙、蘇、皖、鄂、魯一帶,參加了南京保衛站,太湖、泗安、廣德等之戰,返工蕪湖等戰役,掩護大軍西撤等任務。1938年,23集團軍擔負固守長江南岸江防任務,對日發動多次反擊,阻斷日長江航運。1939年13旅改編為50軍新7師,被提升為7師少將參謀長,是年在皖南集體加入國民黨,並被派到第三作戰人員訓練班受訓。1942年升為新7師少將副師長。1945年調任146師少將副師長,此間常於楊耿光往來通信,受到很大啟發認清蔣介石的本來面目,抗戰勝利後於1946年蔣逼被迫退役,從此脫離軍人生涯,遂至失業。因在成都另建家庭,於1948年回成都閒居,靠親友濟濟和變賣衣物維持生活。1949年8月1日在成都由老同學田鍾毅、宋元期介紹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1950年民革臨時工會成立,文華積極參加學習,協助政府推行新法令、新政策,宣傳抗美援朝,做了不少統一戰線工作等工作。1951年11月被川西行署任命為成都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協助政府完成每個時期的中心任務。1957年朱德到成都視察時,特意訪文華,設宴招待。後生病住院,朱又送去人參。1960年11月26日,病逝於成都,終年68歲。由成都市委統戰部主持喪禮,葬於鳳凰山烈士陵園,樹碑紀念,發給撫恤金。留有一女蔣——原作者,項國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