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祥[革命烈士蔡永祥]

蔡永祥[革命烈士蔡永祥]

蔡永祥,(1948—1966年),安徽肥東人,浙江省軍區三支隊三連戰士。蔡永祥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8歲入黑石國小讀書,經常提早到校,打掃校園教室,學習用功。入伍後,立志發揚革命前輩的光榮傳統,以董存瑞、雷鋒為榜樣,把自己的青春獻給祖國。1966年為保護錢塘江過橋列車安全而壯烈犧牲。

基本信息

人物概述

蔡永祥,1948年出生於安徽省肥東縣湖濱鄉(現合併入長臨河鎮)大蔡村。 1966年2月,蔡永祥參軍,任務是守衛錢塘江大橋。在連隊里,時時處處把方便讓給他人,把困難留給自己。平時搞內務衛生,站崗放哨,事事搶在前面,還經常幫助戰友洗衣服、洗被單,幫助伙房挑水、洗菜、做飯,被同志們稱為“半個炊事員”。1966年10月10日,為保證列車的安全,蔡永祥壯烈犧牲。

生平事跡

蔡永祥 蔡永祥

1966年2月,蔡永祥參軍來到六和塔下,當了一名守衛錢塘江大橋的哨兵。開始他對此想不通,認為天天在大橋站崗不會做出驚天動地的成績。後來,部隊組織戰士們學習《為人民服務》,張思德的事跡深深打動了蔡永祥的心。他堅定地表示,要以張思德為榜樣,當一名讓人民放心滿意的守橋戰士。他說到做到,時時處處用高標準來要求自己。一天夜裡,蔡永祥剛下崗回來,脫了軍裝準備休息。這時聽說一座橋墩邊有動靜,班長要帶人搜尋。蔡永祥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連衣服都顧不上穿,操起步槍,跑到搜尋部隊的最前面。

蔡永祥[革命烈士蔡永祥] 蔡永祥[革命烈士蔡永祥]

在日常生活中, 蔡永祥熱心助人,學雷鋒做好事。他總是搶著打掃崗亭,沖洗廁所。三伏天外出勞動,他寧可自己受罪,卻把草帽、開水和扇子讓給其他戰友。 有時出門,他捨不得花幾分錢坐公共汽車,一路步行,卻用省下的津貼買《毛澤東選集》等送給大家。他從大橋的公路上走過,不是幫人挑擔,便是幫人推車。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大娘忘了帶錢買不了票,他就把身上僅有的兩角錢為大娘買票,自己不顧被釘子戳破的腳傷,步行十幾里,走回連隊。有一個星期天,蔡永祥請假外出購物。當他看到有一些工人在挑煤,他也就和大家一起幹起來。幹著幹著,竟忘了歸隊時間。當班長批評他不該超假時,蔡永祥覺著挺委屈的。但他想到自己是個革命戰士,儘管是做了好事,但未按時歸隊總是不對的。因此他沒做任何解釋,把這件事情當作一次教訓來記取。後來,班長了解了蔡永祥誤假的原因,就在班務會上對他做好事的行為進行表揚,並就自己未全面了解情況而進行自我批評。但蔡永祥認真地說:“班長,你不是批評我做好事,而是批評我誤假,你批評得對啊!”

1966年10月10日凌晨,蔡永祥守衛在錢塘江大橋上。2時34分,由南昌開往北京的列車向大橋飛馳而來,蔡永祥突然發現離他40多米的鐵軌上,橫著一根大木頭。如果不排除這個險情,橋毀車翻、人員傷亡的慘禍就將發生。司機雖然採取了緊急制動,但巨大的慣性使列車仍然轟隆隆地向前衝去。在雪亮的車燈下,司機看到一位年輕的解放軍戰士向列車跑過來,他似乎對自己的安危毫無察覺,在即將過來的列車前拚命把大木頭掀出了軌道……乘客、列車以及蔡永祥視為生命的錢塘江大橋安然無恙,而年僅18歲的蔡永祥,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表彰他的英雄業績,南京部隊黨委決定追認蔡永祥同志為中共正式黨員,並追記一等功。蔡永祥殉職後,其感人事跡轟動全國,成為繼雷鋒、王傑之後億萬人民學習的又一楷模。

蔡永祥烈士 蔡永祥烈士

蔡永祥捨身護橋,冒險救人的英雄事跡很快傳遍大江南北。一個學習英雄蔡永祥的活動迅速在全軍、全國廣泛展開。1966年10月30日,南京軍區作出“關於宣傳和學習蔡永祥同志的決定”,追認其為中共正式黨員,記一等功。11月12日,總政治部發出通知,號召全軍和廣大民兵向蔡永祥學習。11月18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號召全國人民向蔡永祥學習。《解放軍報》從11月17日起到年底止,先後發表了三論向蔡永祥學習的評論員文章。杭州市革命委員會根據廣大人民民眾和部隊廣大指戰員的要求,在錢塘江南端的月輪山建立了蔡永祥烈士陳列館,並塑像紀念。從1968 年11 月開館以來,18年中共接待900萬餘人次,有32個國家的外賓前來參觀、憑弔蔡永祥。

人物評價

蔡永祥精神永垂不朽 蔡永祥精神永垂不朽

2008年5月,77歲的村民繆金芳回憶起40多前,仍然感慨萬千。她說:1966年,18歲的好青年、好戰士蔡永祥捨身取義,成為肥東人乃至安徽人的驕傲。73歲的老支書蔡永仁回憶:蔡永祥家一共兄弟六個,蔡永祥排行老四,小的時候就具有捨己為人的品質。平時經常幫五保戶挑水做飯,在村里人緣很好。有次生產隊失火,蔡永祥曾捨身救火。

社會影響

紀念徽章 紀念徽章

2007年6月8日,機神村休養所第二黨支部、金家浜干休所部份老同志及攝影愛好者,在支部書記許寶銀同志帶領下回到曾經工作過的部隊——杭州市武警一支隊三中隊——蔡永祥同志生前所在的錢塘江守橋模範中隊,進行“回娘家,重溫軍旅生涯”活動。當戰士們看到原武警總隊政委程兆富、副總隊長鬍周法、副參謀長許寶銀等首長的到來感到分外激動和敬重,均舉起神聖的右手向首長敬禮。老首長們一行在中隊官兵陪同下,饒有興趣地參觀了錢塘江守橋模範中隊事跡陳列室,重溫了蔡永祥同志身前所在部隊的成長經歷,,觀看了講述中隊歷史的資料片,並了解到三中隊是一個英雄輩出的連隊,建連60年建功屢屢,自60年代出了蔡永祥後又榮立集體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六次、1996年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錢塘江守橋模範中隊”榮譽稱號。老首長們還參觀了中隊戰士的食堂、宿舍,與戰士們親切交談。許寶銀同志參觀後有感而發,即興揮毫寫下了:“學英雄業績,做英雄傳人”十個大字,不僅對守橋官兵們提出了期望,也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老兵在一起進行了愉悅的座談。座談會上指導員向老首長們匯報了中隊的建設情況和所獲的成績。指導員說:“只要是在我們中隊擔任領導的同志都有一個默契,英雄的旗幟在誰的手上倒了那誰就是罪人。”老首長們聽了感到非常滿意,大家分別回憶了自己在部隊時的一些經歷,並表示:這次回到部隊,受到了很好的教育。雖然我們已經退休多年,光榮傳統不能丟,革命意志不能退,我們要以蔡永祥精神為動力,為建設和諧社會,創建生活品質之城獻策、出力。

蔡永祥[革命烈士蔡永祥] 蔡永祥[革命烈士蔡永祥]

楊章耀同志結合建軍八十周年活動為中隊官兵送上了一份非常有意義的禮物——兩張時隔七十年關係到錢江大橋的照片。一張是1937年12月為阻止日寇進犯被迫炸毀錢江大橋的歷史照片,而另一張是2007年5月,我國自行設計並建造的高速動車組列車通過錢江大橋時的情景。楊老的這兩張照片,既是錢江大橋生動的歷史寫照,也為守橋官兵了解大橋、教育戰士、鼓舞士氣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紀念館

蔡永祥肥東紀念館 蔡永祥肥東紀念館

1967年,國家撥款在烈士的家鄉建立“蔡永祥紀念館”,紀念館占地2畝,建有生前事跡展覽廳,紀念館管理處、接待處及後勤處等,管理人員達10餘人,講解員2名。國家撥專款維護紀念館的正常運轉。

蔡永祥[革命烈士蔡永祥] 蔡永祥[革命烈士蔡永祥]

2009年,縣民政局主動向縣政府報告重修蔡永祥烈士紀念館,縣財政撥款40萬元,對烈士紀念館進行了重修。縣文廣新局多方蒐集材料,在獲得縣政府資金支持後,對館內陳列設施進行重修,建成了蔡永祥塑像兩個,陳列了蔡永祥烈士生平事跡和部分照片、影像材料以及其他烈士資料,並掛牌蔡永祥烈士紀念館、肥東縣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館建成後,被列入肥東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將成為肥東縣又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供後人和遊客參觀、學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