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穎

蔡文穎

蔡文穎出生於廈門鼓浪嶼,半個多世紀前離開家鄉。他是為數不多的當代享有國際聲譽的華人雕塑家,其現代雕塑吸取了考爾德活動雕塑的靈感,充分運用當代聲、光及機械運動的尖端科技,營造了一個神秘的視覺領域,給人們以極大的啟示和美的享受。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蔡文穎於1928年出生於鼓浪嶼,父親蔡振德,母親陳清妙。他從小喜歡繪畫,接受藝術訓練,9歲開始學習傳統的山水畫,獲得老師的稱讚,鼓勵他長大後成為一個藝術家。

1939年,他隨家遷居上海,後來,在上海大同大學主修化學工程學。1950年,他乘船離開上海,經香港前往美國愛荷華州歐卡·盧薩的威廉潘學院,不久,轉入密西根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其間,他從未中斷對藝術的學習和研究。1953年,他獲得工程學學士學位。在這以後的10年間,他在紐約擔任顧問工程師,參與不少著名建築師所進行的多項工程,這些建築師包括:瓦爾特·格羅皮烏斯(1883-1969,現代建築師、建築教育家,“現代建築”的倡導者之一,曾任哈佛大學建築研究學院院長、國際現代建築協會副會長)、埃羅·沙里寧(1910-1961,美國現代建築師)、密斯·凡德羅(1886-1969,現代建築師,“現代建築”的倡導者之一,“少就是多”理論的首創者)等人。1962年,他加入美國籍。2013年1月2日,蔡文穎在美國紐約病逝,享年84歲。

創作道路

蔡文穎曾經這樣回憶自己的創作道路:1965年某一天早晨,他在麥克多威爾藝術村附近的森林中散步,忽然間,從層層密林中,透出無數波動的晨光,微風過處,枝葉搖晃,光線隨之跳躍不止,萬道金光,一地碎影,洋溢著生機活力,而又充滿寧謐安詳。這使他感到驚奇和激動,他呆呆坐在那兒,整整幾個小時,觀察著,思考著這美麗神秘的自然幻景 。突然,他心中的靈光閃動,豁然領悟:光滲透物質,並將物質(森林中的樹葉)轉化,變成類似非物質的東西,形成一種無名的閃爍;這種迷人的景象,這種內心的感受,是否可以用雕塑把它表現出來呢?以前,他在工程師任上,曾經研究過振動效果,能不能把兩者結合起來,實現長期以來夢寐以求的理想?

他把這一想法,告訴藝術村的其他藝術家們,讓大家分享他的快樂,自己則獲得精神的超越:就是這次境遇,這個重要因素,促成他轉向電動感應雕塑。他在思考著,用一種仿真的手段,將此奇光美景表現在一件會動的作品中。第二天,他因到紐約,用最後剩下的350美元,買了一個頻閃器,又去當3個月工程師,籌足了購買器材的錢,便埋頭創作起來了——他開始用自己的科學理工知識來發揮自己的藝術才能。

作品展出

他在紐約艾米爾畫廊展出了試驗性的作品《多形動牆》:一面牆上,鑲嵌著32個不同顏色的圓形動輪,用彩色迴轉器驅動,他利用它們,創造出一面多形而活動的彩牆,似乎能無限地擴張。這一作品把視覺強度與機械動力結合起來,是工程學原理與美學準則的巧妙融合。美國著名藝術評論家夏普寫道:“蔡文穎創造出一種具有無窮感的範疇空間,他使科技產生了奧妙的美學。

第二年,也就是1966年,蔡文穎正式推出“電動感應雕塑”,第一次將調和振動、閃光照明和電子回饋控制系統結合在藝術品中。經過了兩年的努力,他的第一個作品《回饋》,於1968年在紐約霍華德·懷斯畫廊舉辦的一次重要而又新穎的展覽會中展出,正式取名“電動感應雕塑”。同年,他的《動感雕刻第一系統》在美國藝術與科技實驗協會舉辦的競賽中獲得第二名,並被選為參加大型國際展覽的作品。這個作品由馬達發動的金屬和不鏽鋼桿精細組合而成,這些振動桿以小心控制的調和頻率振動;作者則透過電子回饋系統,賦予它們“低度“的人工智慧,畫廊中人們的聲音和動作、鼓掌或歌唱,就能改變振動桿的閃光照明速度,令人產生波動的錯覺,使它看起來好象浮游海底的植物。

藝術合作

電動感應戲劇

1974年底,蔡文穎與著名作曲家周文中、舞蹈家江青在紐約探索者劇場,通力合作一台電動感應戲劇;美國國家藝術捐贈基金會又給了他一筆補助金,讓他為江青舞蹈團創作一組雕塑。音樂、舞蹈、電動雕塑合奏成多藝術媒介的“交響樂”,音樂更為清響,舞蹈更為生動,色彩更為亮麗:藍色的高頻率電閘放出奇星,光射的形態有旋律般的閃爍,振動桿接觸了光與聲,隨著音速的快慢和音量的大小,婆娑起舞,造成一個有規則的光型。蔡文穎認為,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人互相合作,往往能融合經驗,敢為人之所未為,發人之所未發,碰撞出新的火花,開闢出一片新的天地。

升降泉

升降泉 升降泉

蔡文穎創作的《升降泉》分為二柱式和五柱式,1981年在美國獲得專利,1986年在日本獲得專利。這種升降泉的組合設計,可使連串的水珠有規則地自上瀉下,當閃光燈發出繼續的閃光照亮水流時,就產生一種特異而悅目的視覺效果。如果水珠的顫動率與閃光燈的頻率相同,水流看起來就像懸空不動;如果兩者的頻率不同時,水流就呈上升或下降態勢;而閃光燈調控適當的節奏時,水流會呈現出螺旋形狀,裝上調節器,螺旋水流便會隨著輸入的聲音上升、下降或懸空不動。

評價

評論家認為,這是東方智慧與西方科技最巧妙的結合,而用水流取代鋼桿,更能引起豐富的聯想。水作材料,不僅具有象徵意義,還因為它與作者終生為伴。蔡文穎生長在廈門,後來去了上海,最後定居紐約,都是濱海城市,臨水地帶,天風海濤、波光灩瀲的水鄉澤國,早就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他先後創作了《動感水雕》、《動感泉》、《升降泉》、《沙漠之泉》(此作獲得國際大獎)等,都把水運用到出神入化的境地。自然的水,人造的光,光柵所衍射出來的各種顏色,融為一體,交織成一圈圈美麗的彩虹,就像落日的餘暉,在洶湧的海面上,閃耀著驕傲的美色;有時則如天女在銀河中散花,舞動彩帶,具有神秘感;時而荷花隨風起舞,時而蝴蝶迎風搖弋,時而纖竹向人微笑……參觀者還可以直接介入作品,拍拍手,居然讓水流向上移動;說說話,它們會點頭哈腰,氣韻生動,神奇莫測。難怪,那件《上升的清泉》他花了七、八年才全部創作完畢,水源是花灑似的機件,不過每滴水噴出的時間都受到控制,滴水的頻率代替了振動桿的頻率,而噴泉並非激射而上,以至水勢竭弱後飛隕下墜,而是悠然上升,隱沒於高處,形有盡而意無窮。

發明創新

電動雕塑

文穎先生說,電動雕塑是傳統雕塑的繼承和發展,其基本構造原理並不神秘,一般作品由三個部分組成:

一是振動桿,用不鏽鋼或玻璃纖維製作,它們具有彈力,豎立在台座上,通電後產生和諧振動,振動桿的頻率不變,但由於粗細不同,振動的波長和振幅也不一樣。

二是頻閃器,這是特製的燈,每次閃光的時間僅為百分之幾秒,一秒鐘閃上數十次數百次。當頻閃器的頻率與振動桿的頻率一致時,觀眾看到一道靜止的曲線;當頻閃器變倍或二倍于振動桿的頻率時,便出現二、三道靜止的曲線;當頻閃器略快或略慢時,振動桿便緩緩擺動,人們看到連續不斷的動作,如同電影一般。

三是電子感應控制器,分別有音響感應器,使頻率因音響而變;有距離壓力感應器,使作品的動態因人的遠近而變。整體既有變化又有節奏和秩序。

這三者,過去都有人分別用過,但將它們組成一個新的整體,把顫動原理、閃光照明及回饋控制系統綜合運用,則是蔡文穎的發明和創新。

感應藝術

新的感應藝術應運而生,作品與觀眾共鳴,互動共生,既訴諸人的意識,又與人的心念直接應和,後來用水流取代鋼桿或玻璃纖維桿,又開創了一條康莊大道。這些作品超越了二維的繪畫和三維的雕塑,超越了觀眾的想像力和預測力,讓人感到意外的驚喜。

影響世界

蔡文穎先生的電動感應雕塑是一種發明、創新和開拓,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30多年來,蔡文穎先生應邀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比利時、日本、韓國、加拿大、中國以及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舉行了25次個展、70多次團體會展,並被28個著名的博物館、紀念館、科技中心、藝術中心列為永久收藏品,在各國、各地區著名的藝術雜誌、報刊上,發表了數以百計的評價文章,被譽為“21世紀的藝術”。

成就榮譽

榮譽

1965年,他獲得愛德華·麥克多威爾獎學金,工作於麥克多威爾藝術村。這時,蔡文穎開始將他的科技背景與藝術修養合為一體,利用它們開闢一條創作的新路。

1966年,他首創了“電動感應雕塑”(台灣的劉年玲教授稱之為“運籌雕塑”)藝術作品,並在1968年展出,獲得了成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高級視覺研究中心立即邀請他到該中心進行研究和創作,並發給兩年研究獎金。所以,1969-1972年間,他既在麻省理工學院,同時在紐約和巴黎進行有關研究和工作。這期間,他創作了簡單而能波動的《海中秋牡丹》;既有音樂程式而且組織複雜壯觀的《生動的噴泉》。1971年,波士頓交響樂團與他的電動感應雕塑在電視上演出“合奏”音樂,這一年他還創作了《舞蹈的方塊》;1972年推出《半球》,1973年推出《地球》;1972-1979年的《雙折射》,每一莖上的每一朵電磁花,都呈透明的幾何狀。

1980年,香港著名的置地廣場落成,他受委託製作室內大型水池噴泉。1982年,他受新加坡委託,製作瑞福廣場電動感應噴泉。1983年,他創作出“復光電腦配置”,用電腦創造出彩色的瀑布、色彩流動的壁畫。1986年,他在義大利威尼斯舉辦的雙年展上,展出一台大型流體裝置物。1988年,紐約IBM特別委託他製作《活噴泉》。

1991年,在日本名古屋舉辦的“科技藝術ARTEC’91”國際雙年展,蔡文穎參展作品在與數十位藝術名流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唯一的金獎。

榮歸

應廈門市文化局邀請,著名華人雕塑家蔡文穎乘飛機抵廈。面對故鄉的親人,他異常激動:“回到廈門,我真高興啊!”市文化局許副局長說,希望能與蔡文穎共同合作,完成三件大事。第一、請他為正在籌劃中的廈門文化藝術中心藝術館,作出建設性指導;第二、初步定在明年,為蔡文穎先生舉辦個人作品展;第三、蔡文穎的三姐夫,原廈門民盟副主委陳鏞是這次行程的主要促成者,市領導曾在他的信上作出批示,希望把蔡文穎的作品留在廈門。假如能夠徵得蔡先生的同意,在未來的藝術館中為他建立個人專題館,將是廈門的一件喜事。蔡文穎多年來一直有回家鄉辦雕塑展的心愿,其作品代表了21世紀新的方向。他希望自己能對廈門藝術中心的建設有所幫助,讓它不僅具有可以展出現代藝術品的空間,在建築風格、樣式上也應充滿現代氣息。他也希望能通過與廈門美術界的交流,讓自己的作品得到大家的評價和指導。

相關評價

山姆·亨特評價

普林斯頓大學山姆·亨特教授在《蔡文穎的電動感應雕塑》一文中寫道:“蔡文穎所創作的電動感應雕塑 ,是藝術和科技微妙結合的成果,這種結合使不可能做到的事不但具有說服力,而且極富誘惑力。蔡氏出生於中國,被訓練成藝術家兼工程師,他把這兩種不同的教育和背景合起來,造出的不是純機械而是有高度抒情意味的雕塑,他是電動感應雕塑的先鋒,是60年代後期第一位將振動桿、閃光照明以及回饋控制系統綜合運用,以創造一種對周圍的聲音起回應而振動的藝術的藝術家。”

約那遜·賓荷爾評論

英國皇家人類學學院約那遜·賓荷爾教授在《蔡文穎的動感雕塑》一文中寫道:“蔡氏只利用了電力、人聲等極普通而經濟的能源,便使環境與生命彼此協調。他無疑揭示了其他無數種能源的同樣作用。很少藝術家能夠如蔡文穎一樣對當代的環境提供一個如此完滿的答案。

蔡文穎先生的作品,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物我一體”、“生生不息”的哲學思想,滲透在他的全部作品之中。中國古老的《易經》的“易,即變也,動也”,蔡文穎先生則用最新的材料和技術,來詮釋《易經》的原理。事實上,宇宙萬物,人生際遇,都脫不開變與動的理念。這使蔡文穎先生成為一位有藝術境界的科學家,有科學修養的藝術家,有哲學根基的科學藝術家、藝術科學家。雖是動態藝術,但不失和諧完整、柔和淡雅,這是東方人氣質的體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