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碧芳

朱碧芳

朱碧芳出生在香港,從小就過著小康生活,那個年代能得到小康生活水平,恐怕少而有少。父母在香港開了一間小型的塑膠工廠,雖然說不是什麼富貴世家,卻也衣食無憂。正因為如此,朱碧芳從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一貫地成績優秀,無論是在身體生長期還是在心理生長期,都能獲得良好的物質營養和精神營養。這樣的孩子,往往容易會給出一個令教師家長滿意的答卷——品學兼優。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朱碧芳 朱碧芳

對於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人們往往會擔憂她太順利了,長期生活在一張大大的溫床里往往容易迷失自己,迷失自己就往往會在這個社會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這樣的擔憂是沒有錯的,可是,這樣的擔憂放在朱碧芳的身上卻是徒勞的。

朱碧芳在很小的時候就很獨立,對自己的任何抉擇都很有主見,她並沒有因為自己的順利而得意忘形,相反,她小小年紀就開始擔憂自己的人生方向,就開始思考自己的錦繡前程了。

留學加拿大

朱碧芳一個抉擇幾乎就是她人生的一個跳台。在朱碧芳的道路上,出現過一個一個跳台,一個高度一個尺碼都在考驗著朱碧芳對自己的認識以及對自己的信念。高中畢業,朱碧芳同時拿到了香港大學和多倫多大學的兩份錄取通知書。可以說,兩所都是很好的學府,不同的是,選擇前者可以繼續在父母的庇護下,在這張大溫床里安樂地讀書,後者則必須遠渡重洋靠自己獨立生活獨立創造。朱碧芳意識到這個抉擇將會給她的人生帶來很大的改變,儘管當時她還不清楚這改變是什麼。慎重地考慮再三,朱碧芳選擇了遠赴加拿大攻讀英國文學學位。朱碧芳的考慮很簡單——吸取異域文化,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考驗自己的獨立生活能力。初到多倫多,陌生的環境和新鮮的文化特色,使得朱碧芳就像一隻候鳥對新鮮環境充滿了好奇心一樣,每一天都能接受到不同的體會,春夏秋冬,風情不一,眼花繚亂。多倫多是加拿大第一大城市,也是安大略省的省會,其人口約300多萬,城市面積很大。多倫多原為印第安語,意即相會的地方,顧名思義,這是一個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久而久之,除了思鄉情濃之外,在這個大都市裡,朱碧芳甚至感到了一點點的迷失。有一段的時間,朱碧芳想到過逃離,可是,昂貴的飛機票使她意識到自己不可能頻繁地回香港,現實問題逼迫著朱碧芳不得不去直面自己的心理氣候。經過了三年的調試和不斷地克服,朱碧芳終於使自己的心理氣候調整到了多倫多,並且深深地愛上了多倫多。加拿大境內多楓樹,每到秋天,滿山遍野的楓葉或呈橘黃,或顯嫣紅,宛如一堆堆燃燒的篝火,很多時候,朱碧芳徜徉在鋪滿楓葉的小路上,享受那種艷麗和繁華。對於她來說,自然的繁華才是生命的繁華。也許是由於從小在父母影響下信奉天主教的緣故,朱碧芳對於物質的需求總是顯得很淺淡,但是對於人的意義的追問卻一直糾纏她的一生。

開旅行社

每每回想起那間狹小的辦公室——University Avenue 500號,我都覺得百感交集,溫暖、辛酸、激動、感傷,什麼感覺都有。 朱碧芳在剛搬進現在這棟一萬五千坪尺的氣派的新辦公大樓時,眼前浮現的卻是28年前跟自己的男朋友後來的丈夫曾安強和姐姐朱麗芳一起在有限的資金下艱苦創辦起來的小小旅行社,這小小的旅行社就是如今的赫赫有名的,服務網路遍布北美和亞洲各地,唯一獲得中國政府頒發旅遊牌照,每年為超過數十萬名額客戶提供服務的大型東亞旅行社的雛形。誰會想得到如此大規模的跨國公司,當初竟是由三個人白手起家一點點地奮鬥起來的呢?朱碧芳的感慨不僅僅來自對那段歲月,更來自那段歲月跟她一起合作的兩位親密夥伴,他們都相繼離開了自己,留下自己一路孤軍奮戰成就了今天,她覺得自己終於可以面對他們,可以告慰他們了。朱碧芳愛上多倫多的原因,除了對這個城市的適應和由衷的喜歡之外,更大的成分在於,在她到多倫多的三年之後,她就擁有了一家專營來往加拿大和亞洲的旅行社——東亞旅行社(Tour East Holidays (Canada) Inc.)

在上個世紀70年代,在加拿大生活著很多來自亞洲的移民和大量的留學生,他們都像朱碧芳一樣,既對異國他鄉的生活感到好奇,同時又為濃烈的鄉愁所煎熬,往往壓抑自己歸家的苦悶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礙于飛機票難買並且價格昂貴。那個年代不像現在的通訊工具發達,現在的留學生,想家了,就可以隨時買到便宜的機票飛回家,或者上網開通免費的網路視頻聊天,那個時候,電話既貴又少,不少留學生只能通過書信與國內親人聯絡,而緩慢的郵路積淤著鄉愁,一枚小小的郵票難以載動沉重的鄉愁。朱碧芳與這些留學生感同身受。正因為如此,她與學政治出身的男朋友曾安強注意到了隱藏著的良好的商機。在經過一番調查了解後,還在讀大學的朱碧芳跟男朋友開張了一間華人旅行社,啟動資金為五萬加幣,這是多倫多華人的第一家旅行社,那個時候,是1976年。

經營有道

或許由於從小在做生意的家庭長大,朱碧芳不缺乏生意頭腦,雖然學的文科,可是,憑著自己的熱情和勤奮,再加上做生意的對象都是華人,都有著同樣的思鄉情結,所以很快在當地的移民和華人圈裡,都知道了有間可以講中文的旅行社,並且大家都很樂意從幾個熱情誠懇的年輕人那裡買到便宜的飛機票。親切的態度和真誠的服務精神,從1976年創辦開始到今天,一直成為旅行社的經營理念,就是這么簡單。所以,東亞旅行社從來不會丟失老客戶,我們的第一批客戶後來都成為了我們的老朋友,現在他們的兒孫輩還到我們這裡來買飛機票。 朱碧芳很珍惜每一位客戶,在她看來,這不是一次做生意,這是一次聯誼,通過某個機緣,相互聯繫在一起,並且產生了信賴和情感。這就是東亞旅行社28年來的魅力所在,是從朱碧芳身上散發出來的人情味的蔓延。由朱碧芳和男朋友曾安強以及姐姐朱麗芳合夥經營的東亞旅行社,可以說是經歷了種種創業的艱辛,但是也遇到了良好的機會,也可以說是三人智慧和心血的結晶,所以,回想起來,物是人非的感覺,常常縈繞著朱碧芳。尤其在東亞旅行社每上一個平台,每進一步,每增長一次營業額,每獲得一次殊榮,朱碧芳都會唏噓,她知道,自己是連同那已經先行離開自己的兩位親密夥伴一起喜一起悲的,她更知道,她今天的榮譽和業績,也是他們的榮譽與業績。反過來說,正因為他們的離開,迫使自己不斷地向前飛,她能感受到他們在冥冥中不斷地催促自己、鼓勵自己。 旅遊從社會學和經濟學的角度是一種社會經濟現象,但從其本質及心理機制上來說,它是一種審美現象。旅遊的目的是通過遊歷活動獲得身心的愉悅,同時獲取一定知識、經驗,最終達到對所經歷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換而言之,旅遊業是一種政治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它的興旺發達與國家的政治經濟甚至文化息息相關。

朱碧芳深深地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做旅遊除了她要懂得旅遊文化,懂得風物人情之外,更重要的是懂得一個國家的政策導向,懂得一個國家的特色。

抓住機遇

東亞旅行社開張不久,就遇上了中國1979年的改革開放,一向封閉的中國終於向世界敞開了大門,既讓國人邁出國門認識世界感受世界,同時也歡迎世界人們到中國膜拜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這無疑給東亞旅行社帶來了騰飛的機會。由於丈夫曾安強是個學政治出身的,對政策研究得很透,再加上他口才很好,很有影響力,為人熱情,人緣好。一般學政治的人給人感覺會比較刻板,可是曾安強卻非常有趣,所以,這樣的三人組合就顯得很和諧--男主外,女主內,丈夫負責對外找大客戶,跟各種航空公司談判,朱碧芳和姐姐朱麗芳則負責打理公司的大小事務,合作得相當愉快默契。他們敏感地捕捉到了中國的改革開放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從此他們的業務開始拓展了。不再是單純得靠賣折扣機票賺取微薄的差價,他們大膽地開始了組織到中國去的旅遊團。組織一個旅行團,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承擔著每一個團員在這一路上的衣食住行,承擔著每一次離開跟到達的安全接駁,當然更意味著承擔著對每到一處的文化橋樑……等等等等,這些都是一個旅行團的責任。

責任感,這是一個旅遊公司的關鍵字。在這位美麗的女人朱碧芳身上,責任感跟她的事業心可以說是混淆在一起的,仿佛她努力到今天既是一種責任又是一種事業,所以,這位美麗的女性到今天,既承擔起了一個家又承擔起了自己的事業。我能夠從眾多的企業家中走出來,並取得成功,是因為我心中有一個希望,這也是我生命的動力之源,我願意用自己的能力服務於社會,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加拿大人民了解中華文明的同時,也讓更多的國人了解西方文化,知道東西文化的差異,促進中加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 朱碧芳在當上加拿大著名財經雜誌PROFIT的封面人物時回答記者時這么說。身為旅加華人,朱碧芳身上承擔的責任要比一般華人承擔的還要多。正是這些責任感,使朱碧芳對於自己所從事的旅遊事業雄心勃勃。當然,除此之外,還跟她對自己所許下的承諾分不開。

失去至親

1982年,丈夫曾安強在回中國聯繫業務時,飛機在廣州白雲機場失事。當時,他們的大女兒才4歲,小女兒才剛剛3個月。失去丈夫,既要支撐家庭,又要掌管旅行社,這對於一個女人是巨大的挑戰。朱碧芳在重重困難中理清思路,調試好心情,把公司內部事務完全交給姐姐朱麗芳,自己接替丈夫的對外業務。兩個女人,居然也將東亞旅行社逐漸做大做強,成為加拿大發展最迅速的旅行社之一。

可是,命運似乎要用苦難之火來歷練這隻鳳凰。在丈夫去世數年後,朱碧芳的另外一個親密戰友———姐姐朱麗芳又不幸患癌症去世。孤軍奮戰,朱碧芳唯有變得更加堅強和歷練。

成功心得

說到朱碧芳的成功心得,她自然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也許對於一個成功者來說,這些經驗都是在自己成功後回首來路才加以總結概括的,可是,朱碧芳卻早早地將這些理論運用到實踐的過程中,她的成功檢驗了這些理論。對於這位知性女人,往往總是先思而後行的。

市場中唯一不變的是變化。這句話一度成為朱碧芳的成功名言而在業界傳播運用。所以朱碧芳在做每次嘗試之前,都要先做計畫,不打沒有準備的仗,在一個計畫實施之前,構想若干種可能性,這樣就不可以靈活應變現代的經濟局面。所以,在旅遊業遭遇到幾次致命大大衝擊下,東亞旅行社依舊可以將風險降低到了最小,依舊在同業低靡的狀況下向前發展,我想,這不僅僅是因為朱碧芳的應變能力,更是因為朱碧芳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所經歷過的兩次人生最痛,再也沒有什麼讓她感到可怕的了,底線在這裡,朱碧芳抱著做最壞的心理打算,朝最好的方向去努力的宗旨去應對每一個充滿變數的未來。從9·11事件、非典到東南亞海嘯,這些客觀的突發事件,都給東亞旅行社帶來了措手不及的後果。

那個時候,真的是一片蕭條,你簡直無法想像全世界的旅行團少到什麼程度,尤其是亞洲團,而且每一次都是沒有預言的,說來就來。回憶起那些對旅遊業來說蝗蟲一般的惡性災難,朱碧芳依舊感到遺憾,儘管在每次災難前,朱碧芳都做了相應的準備,但是,對這些人類的災難,除了生意受損失之外,更令她心疼的是世界穩定和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擾。要知道,追求宇宙和諧,是朱碧芳這樣一個信奉天主教的人的終極理想和終極關懷。然而,面對這些災難,朱碧芳還是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能力。經過公司員工的團結努力,上下一條心,也在朱碧芳沉穩的指揮下,最終度過了難關,就拿發生非典的2003年,僅僅三個月內,公司的銷售額就下降了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經過一番及時有效的努力,並且對旅行社內部進行了調整,終於達到最終銷售額只降了百分之十五,這再同業中是極其低的。

行為處事

朱碧芳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個很有人情味的女人,不僅體現在她的對人對事行為方式上,還在於她在做生意賺錢的前提,那就是為自己的員工謀取最大的福利,因為朱碧芳深深地明白,保障生存之餘就必須享受生活了,而物質生活是精神生活的一個最基本的保障。就好像這些年來,隨著中國國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滿足了,就會追求精神需求,審美需求,感官需求,所以,當她看到華人出國旅行的人數越來越多,看到華人越來越講求自己的生活質量,她感到很欣慰。同樣,她也希望自己的員工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朱碧芳最深得員工愛戴和敬畏的,莫過於她帶領員工一起努力,加入政府的WORK SHARE 計畫,這個計畫使得公司沒有裁任何一個員工,而員工又得到了政府的工資補貼。這是一次難度很大的申請,需要通過政府煩瑣的審核,公司的商譽以及經營規模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認證才可以辦理,朱碧芳為了申請到這個計畫,可以說花了相當大的精力。她知道,行永遠大於言,關心員工,以人為本,就要從最實惠的員工利益開始著手。所有的這些,都是因為這位善解人意的女性,有著推己及人、善待生命的一顆善良的心。

朱碧芳很懂得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或許跟她的經歷有關,或許也跟她的信念有關,所以,當一個團隊里相識不相識的人,組合在一起,去認識和感受世界的同時,也是在開始著一種人與人的交流相處的關係。所以,朱碧芳每每給自己的員工上課,第一課講的就是與人相處的問題。平等互愛,服務至上,所做的這些,態度是最關鍵,她認為,一個人,只要擺正了態度,就好像一個時鐘,調整好了分針秒針,就會正常地按照人生軌道運行而不出任何差錯。作為旅遊公司的員工,也必須調整好自己的人生態度,這樣對人對事才會保持和發揮自己的熱情,出自於本心的熱情,而不是應付的、裝飾的。一個旅行團,接納形形色色的人,而短短的一段時間內也不可能逐個去了解脾性和習慣以達到最貼心的服務,可是,嚴格按照服務規則,本著一顆真誠的心去對人。這樣的以人為本的原則一直推廣在東亞旅行社的各條線路上,每到一處都給人留下了滿意的笑容。朱碧芳一貫堅持有問題,先解決問題的處事宗旨,如遇到突發事件,朱碧芳第一時間的就是保證遊客的安全和利益,其餘的善後工作都擺在一邊,什麼損失、賠償這些字眼在關鍵的時刻朱碧芳是想不起來的。就拿有一年夏天,東亞一批到歐洲渡遊輪的旅行團,因為在多倫多出發時,飛機就已經誤點了,到達歐洲的時候,遊輪已經開走了。這件事情反映到朱碧芳那裡,她當即就指示當地負責人,妥善安排那些誤了船的團員免費住宿一晚,並設法準備替代的交通工具,讓這些遺漏的團員能夠順利中途搭上遊輪,繼續完成這趟旅程。

成就榮譽

正如一個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首先就必須要記下他的某個方面的特色一樣,朱碧芳從觀察人的習慣性思維里,尋找到了一條經營品牌的有效方法。近年來,朱碧芳特別注意推廣特色旅遊。只有堅持特色,標新立異,才能從眾多的旅遊公司中脫穎而出。這是東亞的傳統,自從1978年改革開放之際,東亞旅遊首先設立自加拿大往中國的特色旅程,使得東亞旅行社獨占鰲頭之後,朱碧芳時刻不忘記變通、 創新,這么多年來,隨著旅遊公司的逐漸增多,各種各樣的競爭壓力也沒有難倒朱碧芳,就是因為朱碧芳肯動腦子,勤於市場調查,做旅遊項目,同時一條線路,同是一個價格,卻能通過她的精心策劃以及資深領隊的講解,使團員獲得與別不同的感受。山水風景、民俗文化,這些是千百年都一成不變的,每一條旅遊線路都是一種機械的重複工作,可是,要在這種重複中踩出新意來,這就要求我們旅行社花大的精力和智慧,從主觀上改造一成不變的客觀環境,那么,客人的感覺每一次都是嶄新的。 朱碧芳除了會做生意之外,對於文化的研究也是極為精到,她從不會隨大流,面對同樣的景觀同樣的文化,她都能闡釋出不同的內涵來。作為一位融感性理性於一身的女人來說,這不得不得益於她的天賦和她的睿智。2004年5月,東亞旅行社正式為它在多倫多總部舉行開幕儀式,當時,中國駐多總領事陳小玲親自到場祝賀,並且由衷地讚揚東亞旅行社是成功打入本地主流市場的成功典範。確實,二十多年前那間專門以華人為服務對象的小旅行社,現在已經成為一家國際大旅行公司了,除了做亞洲人的生意之外,洋人的生意已經占據了公司總業務的百分之五十左右,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朱碧芳成功的市場聯盟策略。東亞旅行社與Signature Vacations 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是朱碧芳成功得推廣品牌的決定性勝利的一步。Signature Vacations 是加拿大最大的旅行機構之一,東亞與它的合作,就是意味著Signature Vacations 將會通過自身的代理推銷東亞的旅遊產品,這樣互相生長,互相推廣,東亞這個名字就會被更廣大的客戶所了解,並且取得一定的信譽。

加拿大的旅遊業都在盛傳著兩大盛事,這都出自於朱碧芳之精心策劃。一是東亞為多倫多每年的國際龍舟節提供主題贊助,不僅是加拿大最大的多元文化慶典活動,而且還是全世界矚目的比賽盛事,東亞旅遊公司多年來花精力在慈善公益事業上,是非常有助於品牌的推廣的,當然,這更多的是朱碧芳的一個心愿;二是在十月份東亞旅遊公司為廣東衛視《生存大挑戰》實況系列片提供贊助,該片在中國每周播出,有數百萬觀眾一直追蹤關注。由於這個活動要求參加選手們將挑戰加拿大的崎嶇峻峭的內陸荒野,各自展示生存絕技,扣人心弦,另外也能順便將加拿大美麗的風光一路展示,所以,無論從推廣國家旅遊文化還是從公司宣傳的角度,都是一項令業界艷羨的活動。

相關評價

所有認識朱碧芳的人,都不自覺地需要藉助排比句或者累疊的形容詞來向人描述,因為,朱碧芳以及她的美麗人生,真的不是一句簡單的話或者一個準確的形容詞來概括的,因為這個女人,一點都不簡單,人生不簡單,思想不簡單,她所做出的成績不簡單……總之,有太多的不簡單在她的身上出現。然而,她又是可以概括的,因為她出示給朋友給世界的,僅僅是一張簡單的旅行機票,這張機票帶著人們踏上她所引領一次歷程,無論誰,都能夠領悟到一種人生的況味,豐富自己的眼睛,同樣也能豐富自己的心靈。朱碧芳就是在這么簡單的歷程中豐富起來的,因此她的豐富一半是自己的人生經歷,一半是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朱碧芳迫不及待地要告訴所有旅行者一個秘密——人生因為世界而充滿了幻想,世界因為人生而綻放著生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