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雄

蔡大雄

蔡大雄1946年生,上海市人,自幼習畫,師從喬木,高級美術師,先後多次參加國內外美術展覽和舉辦個人展覽。出版有《裝飾、畫藝、境界》和《大雄所見》等著作。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蔡大雄 蔡大雄

蔡大雄1946年生,上海市人,自幼習畫,師從喬木,高級美術師,先後多次參加國內外美術展覽和舉辦個人展覽。93年獨資創辦“大雄藝術有限公司”服務至今,程十髮先生贈題“博大精深,稱雄畫壇”。出版有《裝飾、畫藝、境界》和《大雄所見》等著作。1992年應邀赴台灣個展交流。蔡大雄長期從事大型繪畫與現代設計相融合的研究,無論是國家主席的接待場合,還是社會高層的活動範圍,都選用他的設計理念和巨幅作品。為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高級美術師,自幼喜愛書畫藝術,師從西泠申石伽學習繪畫。擅長山水、花鳥、所作勁秀健朴,墨彩飄逸,形神皆備,生動感人。作品被收入《江南名家書畫選集》等專集。拍賣數據統計:總拍品“37件”;預展中拍品“0件”;已成交拍品“14件”;未成交拍品“23件”;總成交金額“119,660元”,成交比率38%。

作品特點

蔡大雄2005年作一聲金蘆 蔡大雄2005年作一聲金蘆

在藝博會上大雄藝術有限公司總裁蔡大雄先生的作品以亮麗的色調、明快簡潔的構成美而深受廣大觀眾所喜歡。蔡大雄先生說對自己的作品有幾個方面的探索。第一方面要根據現代人的需要畫出現代的中國畫。他本身是搞中國畫,但他要走一條把中國畫畫出比較現代的中國畫來,表現出現代氣息的作品,讓觀眾真正享受其中的“美”。 蔡大雄先生的所有作品不管什麼形式它都離不開中國畫的基本特色,包括基本技法都有。他的畫注重以現代人的需求去追求現代社會和市場的需要,用比較現代化的中國畫去感召觀眾。他借鑑西畫中的色彩變化、層次、氣氛等,用這些在原來傳統中國畫中運用得比較少的特點來反映出他所創作出現代感的具有中國畫特色的作品。第二方面,他認

蔡大雄作品 蔡大雄作品

為美術作品要在體現“美”字上下功夫。並且要具有其實用價值。實用價值相當重要,作品掛在五星級酒店就體現了實用價值,掛在政府機構也是體現實用價值,而且掛這些地方都是代表一個國家而不是個人。為何各大賓館、政府機構不掛明清的書畫,根本區別就是體現了現代人的需求。要根據現代人的心理審美而去設計裝飾。第三,他提了畫要有“服務功能”。畫的畫是為人而服務的,是給人以視覺享受的。畫掛在家裡要讓人感覺舒暢,掛在政府機構要讓人覺得品位高尚。畫家要轉變觀念,要提高服務意識是關鍵。

第四,在談到美術作品市場化上,當前的趨向是有些朋友認為現 在的畫難以賣出。但他們是否去深入研究難賣的原因是什麼呢?其實原因不是畫賣不出,而是畫得能賣出去的畫太少。也不是說有些畫得不好,而是畫得是相當好。但其因素是接受的人少而已。現 在是市場經濟,要想出產的產品能賣出去,就必須要轉變觀念,適應市場需求,這才是進入市場的真諦。因為市場產品必須得到廣大人的喜歡才能贏得其作品的市場。

作品評價

蔡大雄作品 蔡大雄作品

蔡大雄從一個視覺藝術實踐者的角度來尋找美,發現美,創造美,他創作的大型布置畫曾一度成為裝飾界仿照的對象。在蔡大雄先生所著的《裝飾·畫藝·境界》一書有這樣的觀點,蔡先生認為中國畫及其中堂對聯冊頁手卷之形式,因為欣賞距離很近,所以紙質、墨韻、筆觸都成了欣賞的內容。文人畫則有更多的牢騷清高,掛在草屋裡玩味自勉,頗與環境相諧。而今天,這一切都被大環境淹沒。即使鄭板橋活轉來,對於高敞豪華的大場所,再用幾竿疏竹能應付得了嗎?此番話正好解答了我的困惑。我豁然開朗了:新的時代新的空間新的生活方式必然帶來審美的巨大變化。 我曾在老錦江和新錦江的禮堂、餐廳、大堂、走廊等處見到過蔡大雄先生的畫,感覺很吃驚,因為我被內行人告知這是中國畫,用的是中國筆墨。這些色彩絕對絢麗的畫與我印象中敷色黯淡的中國畫已相去甚遠,後來我總結出它們是在這三方面使我怦然心動,即色彩、氣勢與意境。這色彩與氣勢更多是西洋畫的特點,而意境是在前兩者獲得魅力的情形之下讓你慢慢體會出來的。

再讀這本《裝飾·畫藝·境界》,發現有不少有關現代藝術的真知灼見。如蔡先生說,繪畫也需快節奏、強刺激。有時只畫花不畫葉與莖,就抓住了你的視線,給予你興奮和刺激。色彩裡面有光,通過顏色來表達光的效果。草書的符號、行書的節奏、楷書的形象,都可以與現代空間相配。大青綠,傳統山水畫裡的一種特別風格,以現代色品補充陳舊的色品再現之,大青綠不僅有民族精神,也有現代感覺,因為青綠的靈魂能給今天的需求帶來啟迪。玫瑰色在中國畫裡少見,但它能引發人從內心溢出一種甜滋滋的味道,因為它是花瓣的蜜紅與海一樣的藍的結晶,是浪漫的專用色。墨是中國文化的寶貝,但墨與現代作品就不那么匹配了,現代作品需要的是大量的黑。寫意是中國畫藝術的驕傲,但寫意在今天也成了“偽劣作品”的標牌,其實沒有寫生,哪來寫意。市場上的每一樣商品要站得住腳,必須具備現代氣息,繪畫作品也一樣。

這本書談的是中國畫的裝飾功能,但予人的啟發遠遠超過了對中國畫的感覺。書中蔡先生本人出色的畫作為他的觀點一一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說明,而所有這些觀點都圍繞著蔡先生的一個基本主張:藝術要可賞可用、與環境融和,因此求“變”是必然的。

蔡先生的旅歷非常廣,涉足過歐美一些最現代化的場所,他又是一個有心人,對新事物會不斷觀察、比較與思索。一個人的成功取決於三條因素:閱歷、悟性與功底。搞藝術不見世面不行,沒有民族文化的積累也不行,說到悟性,那幾乎是一個人的天分了。一個有悟性的人,事實上就是一個有福之人。

相關書籍

《大雄所見》

書名:《大雄所見》 書名:《大雄所見》

書名:《大雄所見》

單價:58.00

元暢價:63.80

書名:《大雄所見》

出版社:上海古籍

作者:蔡大雄著

開本:16開

印刷:上海中華印刷有限公司

作品簡介

大16開100頁全彩精印,介紹著名畫家蔡大雄先生的繪畫,裝飾藝術,每幅作品附作者的藝術見解、部分圖片取自蔡先生作品裝飾實景,余秋雨先生在序中稱他為“室內設計家、環境設計家、裝飾藝術家、畫家”。本書值得一讀。 設計篇:設計;我設計燈;重複的美;單一;布置立體化;知己廳;地毯是張圖;裝裱要有自己的面孔;靜安的韻味;設計的脫節;鏡面;“現代中國化”;取消玻璃;掛畫的進步;分隔;造出一地名勝;蠟燭;裝滿要質變。

話畫篇

西郊白玉蘭;留白與滿鋪;總統的餐室;力度;費時一定能夠賣線嗎;壁畫;走廊里的畫;抽象;藍的力量;可變和不可變;白;梅蘭竹菊;海樓里的畫;形狀;位置;中國人還是要中國畫;銀色的空間;小題大作。

借鑑篇

這件作品真好;山水不一定都在紙上;在西海岸騎馬;水紋玻璃;黑白舞會;農業和藝術;不斷;酒塔;魁北克的畫街;在“海圖室”看日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