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山[廣州市番禺蓮花山旅遊區]

蓮花山[廣州市番禺蓮花山旅遊區]

廣州市番禺蓮花山旅遊區位於廣州市的東南部,背依美麗富饒的禺山大地,面向浩瀚的獅子洋,面積147萬平方米。蓮花山以其源遠流長的歷史資源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無可爭議地成為規劃中的廣州市南端旅遊休閒度假區的中心和山水城市的門戶。蓮花山,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珠江三角洲珠江口獅子洋畔山脈,是獅子洋西岸的制高點;蓮花山由48座紅色砂岩低山組成,占地2.33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08米,距廣州市區30公里,距香港60海里,水陸交通十分方便,開發有廣州蓮花山風景區。2002年時,蓮花山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4A級景區。

基本信息

景區介紹

蓮花山蓮花山交通圖

廣州蓮花山風景區有座麒麟峰,因峰頂上有一塊酷似蓮花的岩石,所以後人把這座山稱為蓮花山。

蓮花山位於番禺區獅子河畔,蓮花山由48座紅色砂岩低山組成,屬丹霞地貌的地理構造。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蓮花山這座由觀音菩薩的蓮台化成的小山,確實不同凡響。它的奇、特、異。秀、靈吸引著四面八方慕名而來的人群。蓮花山的紅砂岩石質優,密度高、砂質細,古人用它來作為磨刀石,所以蓮花山又叫“石礪岡”。這些紅砂岩也是做牆基的好材料。據專家鑑定,建於2100多年前的南越王墓,墓穴所砌的12種石料中,有8種采自蓮花山。當年在這裡開採的石塊是從水路運到廣州象崗山的。蓮花山位於獅子洋之濱,當年,石塊就是用船隻沿珠江運到廣州城。

蓮花山石景區,是自西漢始創、具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古採石場遺址,懸崖峭壁,奇岩異洞,鬼斧神工,以"人工無意奪天工"的石景奇觀聞名於世,是國內僅見的"人工丹霞"奇蹟。它與湖北大冶古銅礦遺址並稱為我國兩大古礦場,於2001年被國務院評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蓮花山上還有始建於明朝萬曆(公元1612年)年間的蓮花塔和始建於清朝康熙(公元1664年)年間的蓮花城等古蹟,均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傳說

關於蓮花山名稱的由來,這裡流傳著一個神話故事。據說,很久很久以前,南海有一條孽龍,在珠江口興風作浪,時常淹沒田地,顛覆舟船,沿岸居民飽受其害。適逢南海觀世音雲遊此地,眼見孽龍為禍,生靈塗炭。便大發慈悲,於是將其乘坐的蓮花擲向水中,鎮住孽龍。這朵蓮花則化為巨石,永鎮山中,成了今日蓮花山南天門邊的蓮花石,蓮花山由此得名。

旅遊開發

蓮花山望海觀音金像

蓮花山位於番禺區獅子河畔。“蓮峰觀海”2002年被廣州市政府列為新世紀羊城八景之一。蓮花山歷史文化積澱非常深厚,它是一位歷史老人,是番禺2200多年歷史的見證者。番禺區內的歷史文化遺蹟很多,其中蓮花山上的古蹟最為集中和具有代表性。它擁有國內罕見的、具有2000多年歷史和保存得最完好的古採石場遺址,有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的“省會華表”蓮花塔,有清代康熙年間建造的蓮花城以及新建的世界最高的箔金觀音立像。到嶺南來旅遊,千萬不要錯過到蓮花山觀光的機會。

燕子岩

燕子岩是古採石場的精華所在。區內峭壁嵯峨,巨石橫空,或形成一線鳥道,或形成一穴深洞,半出人工,半如天成,雄偉壯觀,氣勢巍然。從崖下向上仰望,只見四面崖壁連環對峙,奇峰突屹,廣闊的天空被縮成一方天井,嵯峨巨石搖搖欲墜,令人驚心動魂,神搖目眩。在燕子岩景區,細聽岩上滴水聲,看著盤鏇飛舞的燕子,靜中有動,如詩如畫。岩石上的攀藤植物,有如一堵綠色的牆壁,每當春夏之交,花開朵朵,宛如一幅色彩斑斕的水彩畫。這裡風景秀麗,山水相襯,成為許多電影、電視導演們首選的外景拍攝地。

這些奇形怪狀的巨岩,有些像刀削似的,斷面十分平整;有些石壁深陷,像個巨大的神龕;還有些屹立水中,直指藍天,仿如擎天巨柱。這些並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先人斧鑿刀劈而成。古代石匠們使用的工具十分簡陋、粗笨,但他們卻非常聰明,而且經驗豐富,他們根據石頭的紋理走向,在岩石上打三個石眼,順次輪流敲鑿,石塊就會沿紋理轟然斷開。千百年過去了,至今石壁上的紋理仍清晰可辨,風化程度極低,可見這山上的紅砂岩石何等堅硬。

穿過美瑩洞天,來到百福廊。站在廊中放眼望去,一堵石壁迎面而立,上刻有100個福字,排列整齊,每個福字的字型各不相同。在此拍照留念定會令你與百福同在。

觀音岩

觀音岩原是一處採石遺留下來的石室,在蓮花山,像觀音岩這樣的石室有許多。

觀音岩原是尼姑庵,供奉觀音菩薩,堂內仰望,依稀可見石頭壁上有“雍正七年”字樣,但目前尚未找到有關這四字的來由。

獅子石

獅子岩,位於蓮花山的東麓。一石酷似雄獅,盤踞山崖,面向東方,狀似向著珠江口吼叫,所以蓮花山也被稱“獅子山”,面前的珠江河段被稱為獅子洋。據考古學家分析,蓮花山原只是海面上的一個小島,千萬年過去,滄海桑田,海水退去,陸地抬升,蓮花山成為陸地的丘陵,海底也變成了陸地。獅子石原來是小島邊上的一座岩石,千萬年來受海浪和海風的不斷拍擊、侵蝕、風化而成今天的形狀。它像蓮花山的忠實守護者,日夜守護著蓮花山。它也是蓮花山滄海桑田變化的最佳見證。

飛鷹岩

穿過深邃的飛鷹隧道,來到飛鷹崖。飛鷹崖景觀與燕子岩一上一下,正好相反,在崖上憑欄遠眺,只見阡陌縱橫,良田萬頃,浩渺珠江,婉蜒東流,南國風光,盡收眼底。回首俯視,但見一支支直指雲天的石柱石筍,巍然而出的石屏風歷歷在目。這些景觀的形成是2000多年來,歷代先民延續不斷地劈山取石,一鑿一釺地“雕琢”而成。真是“人工無意勝天工”,當年誰也不會想到會出現這樣巧奪天工的奇景。

蓮花塔

蓮花山蓮花塔

蓮花塔矗立在蓮花山主峰,始建於明朝萬曆四十年(1612年),已有近400年的歷史,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蓮花塔外9層,內11層,外呈八角形,磚木結構,設有螺鏇樓梯,可直達塔頂。在塔的各層有大小不一、造型各異的門洞。塔高50米,是蓮花山上的最高點。自古以來,從伶汀洋進珠江的船隻,均以蓮花塔為進入廣州的航標,故有“省會華表”美譽。

蓮花塔曾歷盡滄桑,在1938年廣州淪陷時,曾受日軍炮火轟擊。塔身彈痕累累,千瘡百孔。1981年和1997年,在港澳同胞資助下,對蓮花塔進行了重修。登上蓮花塔,遠望東面的獅子洋,煙波浩渺。昔日海上絲綢之路起點航線上那種千帆競發百舸爭渡的繁忙景象仿佛重現在你眼前。

在蓮花山東北角,有一座城堡,這是廣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蓮花城”。城堡始建於清康熙三年(1664年)。面積達萬餘平方米,城作不規則橢圓形,城牆內外都是用石塊和磚塊砌成,有10多米高。城堡地勢險要,居高臨下,遠控虎門,近制獅子洋,故有“府城捍山”之說。自康熙年始,這裡一直是兵防營地,1841年1月26日英軍強占香港,27日義律在此脅迫琦善承認,琦善不敢允諾。一年零七個月後,清政府與英軍簽訂《南京條約》,香港正式被割讓。

蓮花城高聳的城牆和牆上的雉堞仍保持著原貌。登上城牆,可以望到北面的廣州黃埔港,向東可以望到東莞市。城內樹木森森,軍帳座座,分八旗軍展覽廳、蓮花城原貌展覽廳、議事廳、將軍帳、夫妻帳、娛樂帳等,向遊客詳細展示了有關清皇朝八旗軍的編制。還有裝扮成紅翎戎裝的清代將士列隊大門外,讓遊人遙想當年欽差大臣林則徐在此駐軍設防時,鐵炮昂首、鋼槍映日、旌旗獵獵的壯麗而威武的情景。

從蓮花塔下步入觀音聖境,筆直寬廣的朝境大道一直延伸到一個青石鋪砌的廣場,一座寶相莊嚴、慈顏善目、金光耀眼的望海觀音寶像屹立在廣場中央。舉目瞻仰,湛藍的天空中一朵朵白雲飄浮天際,襯托著觀音菩薩好像騰雲駕霧,彩霞披身。觀音像高40.88米,用120噸青銅鑄成,外貼純金180兩,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箔金觀音銅立像。觀音寶像面向東南,遙望浩瀚的獅子洋,“望海觀音”因而得名。

觀音造型美觀,神態莊重慈祥,甚得善男信女和遊客的尊崇。每逢觀音誕辰或農曆初一、十五以及重大節日的晚上,在射燈的照射下,望海觀音會放出萬道金光,照耀方圓數里,形成霞披獅海,光澤南天的祥瑞氣氛。望海觀音由何厚鏵自倡,何賢社會福利基金會和各方人士襄助,於1994年10月23日建成開光。每年農曆正月廿六以及九月初九重陽節海內外朋友都蜂擁而來,摩肩接踵,盛況空前。

位於觀音室像旁邊的觀音閣雄偉莊重,氣勢恢宏,古色古香,建於1997年10月20日(農曆九月十九觀音誕)。觀音閣是一件建築藝術精品,用料精良,手工精細,閣中所有木雕,包括門窗、斗拱、神龕、供案等都是用名貴的紅木製成:地磚是專門研製的仿古階磚,牆壁全部用水磨的青磚舊料,閣內裝飾3362個精細描繪的天花藻井。觀音閣建築面積3872平方米,殿堂宏大,收藏和供奉的各種造型的玉雕、木雕、銅鑄、彩瓷觀音聖像共1000尊,是名副其實的“千佛閣”。大殿首層正中的千手千眼觀音,由香樟木雕刻而成,像高12米,盤腳而坐,容貌安詳。千年千眼寓意廣大圓滿而無所障礙地普度眾生。一般廟宇的千手觀音只有42條手臂,而本閣的這座觀音,是實實在在的千手千眼,有興趣的遊客不妨親自數一數。首層兩邊山牆的神台上,分別供奉有18尊形態各異的木雕觀音化身像,是以中國佛教“三十六觀音”的形象為基礎,吸取歷代觀音造型藝術的精華雕刻而成的,它們以端莊、俏麗、慈祥形態示人,大大縮短了人與神之間的距離。觀音閣第二樓兩側供奉青銅鑄造的觀音立像,像高1.7米,共18尊。其中有十三變相觀音和送子觀音。想早生貴子的旅客不妨撫摸一下送子觀音,它是本間內惟一可供游落撫摸的佛像。觀音閣第三樓,正中是漢白玉觀音佛像,高2.5米,是觀音閣的鎮閣之寶。兩側排列著形態各異,神聖而親切的18尊彩瓷觀音立像。觀音閣各層均有外廊,是最好的觀景台,憑欄眺望,珠江口風光盡覽無遺,風吹送爽,煩囂盡散。觀音閣前方是一個大花園,一座高三層的朝聖亭與觀音閣相互呼應。園內放生池中有一隻6米長的大石龜,大石龜背上和旁邊還有5隻活潑可愛的小石龜,分別代表“福”、“祿”、“壽”、“全”、大龜是“大壽”之意。據說,如果你用硬幣擲中龜頭,則會交上好運。池的東西兩面草坪上分別有用花卉砌成的巨型“佛”字和“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花園整體環境與望海觀音、觀音閣融為一體,充滿濃郁的佛教氣氛。

節慶活動

蓮花山有兩個主要與花有關的節慶活動,那就是著名的蓮花節和桃花節。蓮花山旅遊區每年6~8月在觀音聖境內都舉辦規模盛大的蓮花節。那時候,4000多缸、100多個品種的蓮花把整個觀音聖境裝點得更加華美、超凡、聖潔。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卓然自立,是佛教的聖花。在展出的眾多品種中,不乏從全國各地精選出來的極品,是難得一見的蓮花盛會。每逢春節,蓮花山觀音聖境與蓮花塔下桃花源里的千樹桃花便迎春怒放,奼紫嫣紅,美不勝收。此時正是蓮花山上一年一度的桃花節。大小桃花,貌似嬌滴,卻能傲風披霜,帶給人無限春意。

旅遊指南

出遊時間

蓮花山風景蓮花山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春季(3月至5月中旬);溫度和濕度上升,宜著薄外套或毛衣,平均間諜23℃,濕度82%。夏季(5月至9月中旬);溫度高達33℃,濕度升至90%,宜攜帶雨具。秋季(9月下旬至12月上旬):宜著毛衣及輕便外衣。平均23℃,平均濕度72%。冬季(12月中旬至2月下旬):天氣清涼,偶爾須加穿大衣。平均溫度17℃,濕度72%。

最佳旅遊時間:6至8月是旅遊的最佳季節

交通路線

交通:廣州市海珠區大基頭廣州汽車客運站或廣州大道乘車到番禺市橋(6~10元),再轉乘專線車(3~4元)前往,也可在西堤碼頭乘船直達。

自駕游路線:(1)廣州市區—科韻路—南沙港快速路清河站下,沿清河東路往東行駛約10公里,到達蓮花山。

(2)廣州市區—華南快線—番禺大橋,走迎賓路,轉市蓮路或清河東路,往東行駛約10公里,到達蓮花山。

美食

可以嘗嘗山裡的羅漢齋。同時,蓮花山位處番禺,到了那兒還可以嘗嘗沙灣姜埋奶、沙灣水牛奶、大石腐乳、番禺米粉等。

門票價格

門票54,學生半票(不包括大學生);登蓮花塔2元/人,進蓮花城3元/人。

注意事項

安全是享受快樂旅程的保證。出發蓮花山前最好購買旅遊意外保險,如果發生意外能得到及時的救助。

蓮花山旅途中儘量少帶現金,不要將錢放在行李中,要貼身保管。最好到正規商店購物,買了東西要發票證明。

重要證件身份證信用卡、機船車票要隨身攜帶、妥善保管。出發蓮花山前最好各複印一件放在手提包中,原件放在貼身的內衣口袋中。遇到有人查證件時也不要輕易答應,應報告領隊處理。如領隊不在場,可要求對方出示身份證或工作證件,否則應予拒絕。若對方是警察,也應記下其證件號、胸牌號和車號。

在蓮花山旅遊過程中,遊客應當保存好一切可能用得著的證明材料,如旅遊契約、旅遊發票、景點門票、醫療單據等,不要僅憑口頭承諾。必要時,消費者可將與旅行社進行商談交涉的過程以錄音的形式記錄下來,以備用。遇到侵權更要及時向旅行社、消費者協會、旅遊質量質監所等機構反映。

女性出遊關注

對現代女性而言,獨自旅行早已不是難事。但是如果未曾考量旅遊安全問題,那就可能會在旅遊時遇騙遭劫,輕則傷財,重則危及人身安全。女性旅遊時應該注意哪些安全問題呢?

1、女性蓮花山旅行,少許化妝不但令你的旅程增添姿采,拍照留念的效果也特好,可以留下更美好的回憶。出外旅遊最好以化淡妝為主。帶一條或多條圍巾,可以配衣服,令你“形象百變”,而且又輕又不占空間,可用來當頭巾面紗;還可以包紮行李,一物多用。穿著簡單自然,出外旅遊可不是選美,切忌打扮花枝招展。

2、已成家的女性在外旅遊宜戴一隻戒指,向陌生男子表示你已經結婚。此外,切勿飲用陌生人提供的飲料,或應承陌生人的邀約(即使對方都是女孩子)。

3、蓮花山旅遊留宿時,一定告知家人旅館名稱、電話、預定留宿時間。如果是團隊游,要記下隊友的房間電話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