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小面

蓬萊小面系蓬萊傳統名吃,歷史悠久。麵條為人工拉制(抻面,當地俗稱“摔面”),條細而韌,鹵為真綢(俗稱加吉魚)熬湯兌制,加適量綠豆澱粉,配以醬油、木耳、香油、八角、花椒等佐料,每碗一兩,具有獨特的海鮮風味。

簡介

蓬萊小面系蓬萊傳統名吃,歷史悠久。麵條為人工拉制(抻面,當地俗稱“摔面”),條細而韌,鹵為真鯛(俗稱加吉魚)熬湯兌制,加適量綠豆澱粉,配以醬油、木耳、香油、八角花椒等佐料,每碗一兩,具有獨特的海鮮風味。
民國時期,傳人衣福堂製做的蓬萊小面遐邇聞名(俗稱“衣福堂小面”)。衣福堂祖籍棲霞,13歲學廚,自營過挑擔拉麵,與人合開過兼營小面的飯店,1945年自營“衣記”飯館。他製做的小面用料和做工極其考究,故供應量不大,每晨僅售百碗,以其做工考究、味道鮮美遠近聞名,常有外地客商因吃不上衣福堂小面而引為憾事。
建國後,蓬萊大小飯店早餐多有經營,中高檔賓館亦以之待客,每晨銷售量3萬餘碗。

食品用料

(按30 份計)
精細麵粉2500 克(實用1500 克),鹼5 克,精鹽10 克,加吉魚1 條(約
1000 克),雞蛋1 個,醬油100 克,木耳15 克,八角花椒各5 克,青蒜
適量。
現在,許多餐館也會加些鮮貝海蠣子等,以增加鮮味。

製法

做法:煮
口味:鹹鮮味
1.抻面:將麵粉加清水和成麵團,加鹼粉,揉勻,坤面到6 扣,立即甩
入沸水鍋內,煮熟撈到30 個小碗內。
2.做魚湯:將加吉魚處理潔淨,在魚兩側剞斜刀;木耳切開洗淨撕碎,
青蒜切末。
3.鍋內加水煮沸,放入魚同煮,再加八角花椒、醬油、精鹽、紹酒、
木耳,待魚煮熟時撈出,撇去浮沫,撈出八角,花椒,把魚肉切成丁。
4.將雞蛋磕入碗內,攪拌打勻,灑到燒沸的湯鍋內,撒上青蒜末,開鍋
後,分別澆入麵條碗內,然後再撒上魚肉丁即成。

"吃麵"習俗

蓬萊農村的傳統,逢喪逢喜,“蓬萊小面”是民間宴會中必上的壓軸主食,因此,在民間,這種宴請也就以“吃麵”代稱,去別人家赴宴也就是“去吃麵”。
在主菜過後,吃“蓬萊小面”會被視為對主人的尊重,因此主人一般都會聘請當地比較有伸手的師傅來現場“摔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