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龍七宿[中國古代天文學名詞]

蒼龍七宿[中國古代天文學名詞]
蒼龍七宿[中國古代天文學名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蒼龍七宿又稱東方青龍七宿,是古代中國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角、亢 、氐、房、心、尾、箕,分別是青龍的龍角、咽喉、前足、胸、龍心、龍尾、龍尾搖擺形成的鏇風,屬性分別是木、金、土、日、月、火、水。 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先後選擇了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宿作為坐標。因為它們環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棲宿的場所,所以稱作二十八宿。又將其按方位及季節和四象,分為東、南、西、北四宮,每宮七宿,分別將各宮所屬七宿連綴想像為一種動物,以為是“天之四靈,以正四方”。 古人將黃道附近的星空劃分成若干個區域,稱之為二十八宿,又將這二十八宿按方位及季節和四象聯繫起來。張衡在《靈憲》中有一番描述:“蒼龍連蜷於左,白虎猛據於右,朱雀奮翼於前,靈龜圈首於後。”東方七宿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

基本信息

角,就是龍角。在現代的星座組織系統中,角宿屬於室女座,其中較亮的角宿一和角宿二分別是一等和三等星,現代稱它們為室女alpha及室女zeta。黃道就在這兩顆星之間穿過,因此日月和行星常會在這兩顆星附近經過,古籍上稱角二星為天關或天門,也是這個原因。

亢,就是龍的咽喉。《爾雅 釋鳥》上云:“亢,鳥嚨”,注稱:“亢即咽,俗作吭。”亢宿也屬於室女座,但較角宿小,其中的星也較暗弱,多為四等以下。南京地區四月下旬,室女座在晚上9時前後位於東南方的半空中。

氐,《說文》:“氐,至也;從氏,下著-,-,地也。”。《爾雅釋天》:“天根,氐也。”注稱:“角,亢下繫於氐,若木之有根。”因此氐可理解為龍的前足。氐宿屬於天秤座,其中的氐宿三為天秤座γ星,氐宿四為天秤座β星,氐宿一為天秤座α星。他們都是二至三等的較亮星,這三顆星構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頂點的氐宿四就落在黃道上。

房是胸房。《史記天官書》:“房為府,天駟也。”府通腑。《爾雅 釋天》:“天駟,房也。”注稱:“龍為天馬,故房四星謂之天駟。”房宿屬於天蠍座,房四星就是蠍子的頭,它們都是二,三等的較亮星(天蠍beta,delta,pi,rho)。

心是龍心。心星,即著名的心宿二(天蠍alpha),古代稱之為火,大火,或商星。它是一顆紅巨星,呈紅色,是一等星。心宿也屬於天蠍座,心宿三星組成了蠍子的軀幹。

尾即龍尾,《左傳》:“童謠雲‘丙之晨,龍尾伏辰’”,注稱:“龍尾者,尾星也。日月之會曰辰,日在尾,故尾星伏不見。”尾宿也屬於天蠍座,正是蠍子的尾巴,由八九顆較亮的星組成,其中位於蠍子尾巴尖端的天蠍lambda亮於二等。

箕,顧名思義,其形像簸箕。《詩 小雅》:“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指的便是它。箕宿屬於人馬座,箕宿四星(人馬gamma,delta,epsilon,eta)組成一個四邊形,形狀有如簸箕。在南京地區,以上的氐房心尾箕五宿,凌晨時相繼出現在南方的半空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