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溪梨文化博覽園

蒼溪梨文化博覽園

蒼溪梨文化博覽園位於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境內,距縣城5公里,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百強農業科技示範場、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基本信息

簡介

蒼溪梨文化博覽園 蒼溪梨文化博覽園
梨文化博覽園在紅旗橋雪梨園藝場,占地面積300畝,景區由梨文化展示區、梨鄉民俗與農耕體驗區、梨休閒養生文化區等三個各具特色的主題展示區組成。梨文化展示區含梨祖文化園、百年老樹園、雪梨認養園、雪梨新品園、世界梨品展示園和梨文化博物館,梨鄉民俗與農耕體驗區含梨鄉農耕種植園、梨鄉鄉土果樹品種園和梨鄉民俗展示館,梨休閒養生文化區含梨花伴月台、梨休閒養生茶吧、雪梨賦與梨鄉雕刻工藝品展示館,梨休閒養生文化區含梨花伴月台、梨休閒養生茶吧、雪梨賦與梨鄉雕刻工藝品展示館,梨水上遊樂區包括梨花溪水上休閒區、梨灘水上衝浪日光浴區。

概述

蒼溪梨文化博覽園 蒼溪梨文化博覽園
梨博園濃縮了中國梨文化、蒼溪民風民俗、農耕文化和現代農業科技文明,園內種植了世界各地名優梨品42種,梨樹11000株,其它鄉土果樹品種32種520餘株,鄉土樹31種480株,景區主要種植梨品種蒼溪雪梨,在蒼溪已有近2000年的種植歷史,唐武宗康熙等歷朝帝王,杜甫陸游等歷代文人墨客,在品嘗蒼溪雪梨之後都大加讚賞,並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絢麗詩篇。

近代偉人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蔣介石等所嘗蒼溪雪梨,均產自該園區。梨博園的產品遠銷日本朝鮮越南印度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

蒼溪梨文化博覽園是展示悠久梨文化的“大觀園”,地處嘉陵江流域生態文化旅遊區和四川旅遊北環線重要節點,是集科研、旅遊觀光於一體的農業旅遊景區,2006年成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賞花

蒼溪梨文化博覽園 蒼溪梨文化博覽園
三月,賞花的季節。在某個春霧如夢的清晨,不經意間,推窗放眼,滿山遍野的雪梨花仿佛一夜間都眨開了眼,從江岸蜿蜒開去,江堤上,山坡上,黃白相間,黃的是油菜花,白的是雪梨花。屋舍點點,繁英繽紛,或濃或淡,好一幅嫵媚的梨花圖!近水樓台先得月,梨鄉人紛紛上山賞花,遊人如織。誰都不想錯過這良辰美景、早春新韻,誰都想去一睹梨花最初的俏麗芳容。小心翼翼地攀折花枝,嗅一嗅早春釋放出來的第一縷清冽花香,你會由衷地讚嘆:蒼溪不愧為中國雪梨名鄉。

等嬌艷的梨花全部盛開,錦繡梨鄉便成了花的海洋。紅男綠女,身著盛裝,在梨花下火爆地舞,盡情地歌,如蛟龍騰躍,烈馬脫韁,如鳳凰展翅,春燕飛翔。花映人,人襯花,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農耕體驗園內種植有蔬菜水果等數十種農作物,您既可踩在肥沃的土地上,擼起袖子,舞動鋤頭,轉動軲轆,揮灑汗水,體驗勞作的幸福;也可在這裡租種一小塊土地,感受挖地、翻園、除草、澆水、施肥、摘菜、授粉、疏果等生產勞動的樂趣,親身體驗梨鄉田園生活;也可品味勤勞智慧的梨鄉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不斷總結出的農業諺語,真正過一把“農民癮”。

在梨鄉民俗展覽園內,您既可觀看充滿民族風情的踩高蹺、扭秧歌、舞獨角獸、奏嗩吶等當地老農質樸的文藝表演;也可參觀為您展現的以川北梨鄉農事器具、生活用品、民間文化和農特產品為主要內容的獨具梨鄉民俗風情的展覽館

世界梨品展示園是蒼溪梨品比園、矮化密植栽培示範園、標準化栽培示範園,被列為農業部、省、市、縣科技示範園。在這裡,您不但可以看到來自成都、浙江、山西、河北、台灣、日本、韓國、西歐、美國等地引進的龍泉麥酥、玉霞香、翠冠、黃冠、新世紀、園黃、紅考密斯、紫巴等20多個優良新品種,也可見到在蒼溪雪梨基礎上培育的蒼梨1-28,蒼梨5-51等近十個新品種。

詩話雪梨廊鐫刻詩詞聯佳作100餘首,有詩聖杜甫《放船》 “送客蒼溪縣,山寒雨不開……”;有北宋進士文同題詩《少泊蒼溪山寺》 ;有宋代大詞人歐陽修蝶戀花·春愁》 “枕畔屏山轉碧浪。翠被花燈,夜夜空相向。寂寞起來褰鄉幌。月明正在梨花上”;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蒼山競秀梨花開”;還有蘇軾、陸游、元稹等一個個文壇巨匠對蒼溪梨花的讚譽。暢遊詩話雪梨廊,體味梨鄉文化風韻;聞香品茗於梨樹下,與朋友海闊天空;垂釣於池塘邊,陶怡性情……

百年老樹園有百年老樹202棵,年齡最長的已120多歲,最大的“樹王”年產雪梨1噸以上。這裡有為毛主席、周總理、鄧小平等中央領導送梨的功勳樹。時至今日,在園丁們精心照料下,它們仍然枝繁葉茂,春天鮮花滿樹,秋天碩果纍纍。毛主席讚許說“這么好的梨,要大發展,讓全國人民都能吃上。”小平同志說“雪梨品味很好,要帶動農民大發展”。蒼溪雪梨早已飲譽海內外,先後被引種到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區和俄羅斯日本泰國等十多箇中國和地區。

在蒼溪梨認養園內,您可認領一株蒼溪雪梨樹,園內30多個世界梨品種任您挑選。如果您無暇顧及,博覽園免費為您代種代管,並送果上門。假日裡,您可呼朋喚友到這裡郊遊,大家一塊過把“梨農癮”!逢年過節,您可以準備一份獨特的禮品——“綠色雪梨大禮包”,或乾脆將一株碩果纍纍的雪梨樹送給親朋好友,不也新穎別致!

民間傳說

蒼溪梨文化博覽園 蒼溪梨文化博覽園
郭沫若曾經說過:“史料不僅限於書本上的東西,還有物質上的文物和民間保留的傳說,有時候,後兩者比書本還重要。在階級社會裡所流傳下來的書史之類,可靠性是要打折扣的,孟子說得好:‘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就是說可以憑合理的推理,或者不見經傳的民間傳說之類,亞把握歷史的起初性。”郭老的話十分中肯,封建統治時期的史書,都是按統治者的意志編寫的,不可能不帶他們那個階級觀點和偏見。特別是對武則天這樣有爭議的人物,更有可能受到歪曲。僅看新、舊《唐書》對她擺的位子,就可以說明問題。《舊唐書》把她擺在本紀中,而《新唐書》則把她擺在了后妃列傳之中,足見其對武則天的態度。而人民民眾雖不能作史書,但他們始終站在公正的立場評判歷史人物,他們將歷史人物的事跡世代流傳,年復一年,成為歷史的見證碑。

傳說一

相傳唐武德年間,武士彠在利州都督時,這裡人心安定,物阜糧豐。武德六年五月端陽,武士彠同夫人楊氏,乘舟到江潭與民眾同樂。午時三刻,晴空突然烏雲蔽日,狂風四起,波濤洶湧,潭中射出一道霞光,只見兩條烏龍躍出,直撲武都督官船,楊夫人受驚而倒,昏迷不醒。烏龍繞船一周,朝西山飛去,頓時風平浪靜,雲開日出。楊夫人甦醒後已覺身懷有孕。次年正月二十三,楊氏臨近分娩腹痛難忍。武士彠及其僕人丫頭們心中焦急,不知所措。猛然間,霞光閃耀,只見一隻彩風朝武府飛來,繞房一周后,朝東山飛去,突然屋內“哇”地一聲,嬰兒降生了,保姆抱起,是一女孩。武士彠已生二子,正想要一個女兒,恰合心意,十分高興。想起夫人懷胎和分娩出現的龍飛鳳舞的情景,更感到此女生得不凡,於是當即吩咐手下人貼出告示,把龍騰的西山改為“烏龍山”,風飛的東山改名“鳳凰山”。兩山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這個生動的傳說,一直流傳了一千多年,到今天,廣元人給外地來的遊客們介紹鳳凰山和烏龍山的時候,無不講述這個動人的傳說。

傳說二

蒼溪梨文化博覽園 蒼溪梨文化博覽園
唐代,利州城東有一個鄭家山,山上有蓮花池,每年夏天,池塘荷花盛開,婷婷玉立,清香四溢。每逢這個時候,附近的人們都到塘邊乘涼觀光。

武則天出生的那年夏天,這個荷花池內,突然生出一枝金蓮花;這枝金蓮花要比其它的荷花大一倍,夜間閃閃發光。這奇異的情景,吸引了無數遠年的觀景人。訊息傳到武府,武士彠也同楊氏坐轎到鄭家山來觀賞,果見塘中金蓮玉立,姿態不凡,當即下令;好好保護。

事隔不久,人們發現,滿塘紅花綠葉依舊,唯獨不見了金蓮,守塘人怕武老爺怪罪下來,趕忙去向武都督稟報。誰知武都督連同妻子兒女已經離開利州到別處做官去了。人們都異口同聲地肯定:這枝金蓮花象徵著武府中的千金小姐——武則天。

傳說三

利州城北四十里的朝天關,是千里蜀道上最險峻的一段,相傳唐代貞觀初年,袁天綱來到朝天關,登高望遠,望見利州城瑞氣繚繞,有“王氣”之象,測定利州城定有貴人。於是決定到城中查看,來到城內自然去拜見武都督。武士彠知他精通相術,便請他為家人觀相。當時武則天尚幼,身著童子衣服。袁天綱見她生得龍眉鳳眼,十分驚異地說:“此兒若是女,必為天下主。”後來,武則天果然當了皇帝,應了袁天綱預測。因此,人們便將袁天綱望利州“王氣”的地方取名為“望雲鋪”,一直流傳至今。這個傳說與前文“袁天綱觀相”的考證是完全一致的,正好能驗證武則天出生在廣元的史實。

風味小吃

蒼溪梨文化博覽園豆花稀飯
豆花稀飯

豆花稀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人人喜吃。但是製作工序繁多,平時也少做,有客或過年才做一次。

製作工序是:將黃豆泡漲(一般要8小時)後,用石磨磨漿置鍋內煮沸過濾,用酸菜水點清使豆漿分解成乳狀塊,舀出水,把豆腐輕壓成塊,用力劃成方塊,摻水下米和豆子等煮半熟後再放入掛麵頭殼。飯熟時,乾稀分明。至今農家仍然以此飯為待客美食。

由於豆花稀飯製作程式多,又很講究,平素人們多煮“甜漿飯”,也叫豆漿稀飯,豆漿稀飯做起來比較簡單:將侵泡一夜的黃豆在青石磨上磨成漿,煮沸後,舀去泡沫,下米下豆,米熟即香甜,根據喜好可放少許酸菜,便成可口稀飯。

酸菜

酸菜劍閣人傳統飲食習慣。不論城鄉,不分老小,即便生活改善了,也都喜吃酸菜。許多人幾天不吃酸菜,就感食慾不佳。建國前,酸菜是農村家家必備,有“米缸缸,麵缸缸,不如一個菜缸缸”之說。建國後,生活水平提高,人們仍用酸菜佐飯,因之集市上仍有酸菜出售。酸菜分活酸菜、乾酸菜兩種。活酸菜用佳菜或白菜、蘿蔔菜、嫩油菜苗等,洗淨切碎,煮至八九成熟,撈置缸內壓緊,蓋覆一層老酸菜,密閉至第二天顏色變黃可食用。酸菜在缸里擱放時間長了(半月或一月),菜酸水吊流成滑絲。乾酸菜即是菜糟酸後,取出曬乾即成,食時用熱水侵泡後下鍋。酸菜的食用方法很多,有稀飯中和酸菜叫酸菜稀飯,類似這種食法的有酸菜乾飯酸菜麵條、酸菜“攪團”(以玉米面攪成糊狀拌酸菜吃)、酸菜湯等。

木耳

木耳植物分類學上屬膠質菌類,擔子菌綱,銀耳目,木耳科,木耳屬,是大宗土特產品之一,木耳質量以其朵大、肉厚、耳光、色澤清晰、體秀麗,為全區優質產品。木耳營養豐富,據化驗,每100克木耳中含有水11克,含蛋白質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克,纖維素7克,還有維生素B1、B2、C和胡羅卜素等。在醫藥上它有滋潤強壯清肺益氣、活血補血和鎮靜止痛的功能,它並有清洗腸胃的作用。因此,在礦山建設和輕紡工業上是重要的保健食品,在農業上它又是一項重要的經濟收入,一些重點產耳地,木耳現金收入占農業總收入的40%以上。在外貿上,它是中國傳統的出口商品,暢銷於東南亞歐美各國。

蒼溪梨文化博覽園 蒼溪梨文化博覽園
女皇蒸涼麵

女皇蒸涼麵又叫“夫妻米涼麵”,有這么一個傳說。相傳,唐朝高宗時,工部尚書武士之女武媚娘(武則天原名),14歲時,就被唐太宗選入宮中為才人。當時因君命難違,她不得不離開她自小青梅竹馬的情郎哥常劍峰。武媚娘在幼時讀書之餘,常和劍峰一起遊河灣,而河灣渡口有一家削麵店,他們每次遊河過灣,總要到削麵店吃上一碗。因此與店老闆混得熟了,經常邊吃邊淡論面的製作,一段時間後也對此有了較深的了解。後來,他們想夏天要是吃一種涼麵該多好。於是便和麵店師傅一起試驗,終於用米漿研製成了一種柔軟可口、綿韌不粘的米涼麵。媚娘和劍峰高興得抱成了一團,削麵店師傅見此情景,便打趣這一對小情人:這面不如就叫“夫妻米涼麵吧”恰巧這天又是媚娘的生日,夫妻米涼麵就這樣誕生了。由此傳開,成為當地人人愛吃的地方名食。後來,媚娘去了京都長安。雖然她與常劍峰終未成夫妻,但夫妻米涼麵卻被流傳下來。後來,武媚娘當了女皇帝,還念念不忘“夫妻米涼麵”,每逢生日,必命御廚給她烹製一碗食用,這樣一直到她的天年。

工藝:蒸涼麵選用上等大米為原料。大米淘洗乾淨後,用清水浸泡一天,再加1/10的大米飯,然後磨成適度稀漿,放入有炒布的蒸籠蒸熟。蒸熟後倒在抹有香油或菜油的案桌上。晾冷後摺疊切成細絲即成。這種涼麵耐嚼、爽口,吃法多樣,最普通的吃法是;碗內放涼麵,加入醬油香醋辣椒、辣油、香油白糖花椒麵蒜泥等調料,攪拌後有酸、甜、麻、辣、香5味。川味十足。涼麵辣得人臉紅嘴發麻,但吃得有滋有味。

廣元核桃

廣元核桃以其個大,皮薄,籽粒飽滿,色澤深淺適度,香味濃郁可口,容易取仁,出仁率高而出名,核桃餅選用上等核桃仁,再加適量的芝麻磨成漿狀,在發酵面上塗上辣椒、食鹽,做成圓餅,放入爐中烤熟即成核桃餅。若擀成薄片烘烤,稱為“薄脆”。特點:“核桃餅”鬆脆酥香、色澤金黃、十分可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