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梧蛇根草

蒼梧蛇根草

蒼梧蛇根草(學名:Ophiorrhiza purpureonervis)是茜草科蛇根草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廣西等地,生長於海拔250米至44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密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蒼梧蛇根草OphiorrhizapurpureonervisLo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71(1)卷||茜草科RUBIACEAE||蛇根草屬OphiorrhizaLinn.||蒼梧蛇根草OphiorrhizapurpureonervisLo
36.蒼梧蛇根草(植物研究
OphiorrhizapurpureonervisLoinBull.Bot.Res.10(2):42.1990.

形態特徵

蒼梧蛇根草,草本植物,高20-30厘米,除花序外幾全株無毛。葉紙質,卵形,有時披針形或闊卵形,長2-7.5厘米,寬1-4厘米,頂端鈍,基部圓或闊楔尖,全緣,乾時上面鉛灰色,下面草黃色;側脈每邊6-7條,上面不明顯或稍明顯,下面因乾時變紫色而明顯;葉柄長3-5毫米,有時達1厘米;托葉脫落,僅見殘跡。花序頂生,有花多朵,總梗長1.5-2.5厘米,和粗壯、螺狀的分枝均密被銹色短柔毛;花二型,花柱異長;長柱花:花梗長0.5-1毫米,被短柔毛;小苞片絲狀,長2.5-3毫米,被緣毛和疏生短硬毛;萼管近陀螺狀,5棱,長約1.5毫米,寬約1.8毫米,密被柔毛,裂片5,披針形,長1.5毫米,被緣毛;花冠白色或淡黃色,狹漏斗狀,外面無毛,管長約10毫米,裡面中部有一圈白色長毛,中部以上被微柔毛,裂片5,近披針形,長約4毫米,背面近頂部有長約1毫米的角狀附屬體;雄蕊5,著生處距冠管基部約2.5毫米,花絲長約0.6毫米,花葯線形,長約2毫米;花柱長8.9-9毫米,柱頭長1-1.5毫米。短柱花未見。蒴果(未充分成熟)倒心形,長1.5毫米,寬約4毫米,被短柔毛。花期7月。

產地分布

蒼梧蛇根草,中國特有,產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蒼梧縣;生於海拔250-440米處的密林下。

模式標本

采自廣西蒼梧銅鑼山。

化學成分

本屬植物種類雖不少,但經濟用途方面的記載卻很少,只有蛇根草O.mungosLinn.、日本蛇根草O.japonicaBl.和短小蛇根草O.pumilaChamp.等幾個種有民間入藥的記載,且其可靠性尚待證實。至於本屬植物的化學成分,見於報導的只有蛇根草和日本蛇根草,前者含喜樹鹼(camptothecine)、10一甲氧基喜樹鹼(10-methoxycamp-tothecine)(sitosterol)和麥角甾醇(ergosterol);後者含有哈爾滿(Harman=caribine,loturine)、無羈萜(friedeline)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蛇根草屬植物

蛇根草屬植物,多年生草本,匍匐或近直立,很少亞灌木狀。約200種,廣布於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以及大洋洲的紐幾內亞和太平洋的一些島嶼上,1種分布於澳大利亞的昆士蘭。中國已知72種,產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區,以雲南和廣西種類最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