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朮粥

粥方組成:蒼朮1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許。 煮製方法:將蒼朮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 《藥品化義》言其"味辛主散,性溫而燥,燥可去濕,專入脾胃,主治風寒濕痹,山嵐瘴氣,皮膚水腫"。

粥方組成:蒼朮1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許。
煮製方法:將蒼朮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
功 效:燥濕健脾,祛風除濕。
適 應 症:適用於濕阻中焦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倦怠乏力,風寒濕痹,腳膝腫痛,痿軟無力等。
粥義解說:蒼朮,又名茅術、茅蒼朮,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蒼朮(茅術、南蒼朮)或北蒼朮關蒼朮的根莖,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
《本經》記載有術,但無蒼、白之分,東漢張仲景傷寒方用白朮,金匱方用赤朮(後人認為赤朮即蒼朮),自此以後才有蒼朮、白朮之分。中醫認為,蒼朮性味辛、苦、溫,入脾、胃經,有燥濕健脾,祛風除濕之功,本品有較強的燥濕健脾作用,為治療濕阻中焦的要藥,又可祛風除濕,對寒濕偏盛的痹症尤為適宜。《本草綱目》言其"主治脾濕下流,濁瀝帶下,滑瀉腸風"。《藥品化義》言其"味辛主散,性溫而燥,燥可去濕,專入脾胃,主治風寒濕痹,山嵐瘴氣,皮膚水腫"。夏季暑濕為患,肢體沉重,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常用本品煮粥服食,芳香健脾,和胃除濕,可強身健體,增進食慾。
注意事項:陰虛內熱,氣虛多汗者不宜選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