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村鎮

蒲村鎮

蒲村鎮位於陝西省岐山縣城東北,距縣城13公里。東接京當鎮,南臨益店鎮,西臨故郡鎮,北依麟遊縣。轄14個行政村,112個村民小組,7056戶,24431人,轄區面積77.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9522畝,其中可灌溉面積19540畝 。蒲村鎮東西較窄,南北狹長,境內溝壑縱橫,岐青路東西而過,與蒲益路形成十字形框架結構,村級道路全部實現硬化,組級道路明顯改觀。鎮內有縣、鎮屬企事業單位30家,陝西省關中水泥廠、岐山縣乳品廠和東西所在的蒲村、雙橋、南莊三個村形成三村兩廠工貿小區。

基本信息

簡介

岐山縣蒲村鎮政府 岐山縣蒲村鎮政府

蒲村鎮東西較窄,南北狹長,境內溝壑縱橫,岐青路東西而過,與蒲益路形成十字形框架結構,村級道路全部實現硬化,組級道路明顯改觀。鎮內有縣、鎮屬企事業單位30家,陝西省關中水泥廠、岐山縣乳品廠和東西所在的蒲村、雙橋、南莊三個村形成三村兩廠工貿小區。 蒲村鎮是周文化發祥地之一,著名的佛教聖地白雀寺古木參天,環境優雅,歷史悠久,逢年過節、農閒時節香火不斷,門庭若市。“岐山八景”之一的崛山森林公園,以其浩瀚茂密的森林景觀、奇特俊秀的自然風光和星羅棋布的人文景觀吸引著八方遊客。

蒲村鎮政府駐蒲村。北部為岐山山區。岐(山)青(化)公路過境。趙家台仰韶和西周文化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佛教名寺白雀寺位於北莊村。

沿革

建國初設蒲村鄉,1958年建公社,1966年更名星火公社,1969年恢復蒲村公社,1984年復設鄉。1996年,面積77.7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轄蒲村、公子莊、洗馬莊、景家、令家、高家莊、雙橋、魯家莊、右衛營、南莊、北莊、羅家䴉、孔頭、窟山溝14個行政村。1997年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蒲村雙橋村洗馬莊村公子莊村南莊村北莊村
魯家莊村右衛營村景令村趙家台村崛山村
蒲村鎮政府 蒲村鎮政府

產業簡介

蒲村鎮是周文化發祥地之一,著名的佛教聖地白雀寺古木參天,環境優雅,歷史悠久,逢年過節、農閒時節香火不斷,門庭若市。“岐山八景”之一的崛山森林公園,以其浩瀚茂密的森林景觀、奇特俊秀的自然風光和星羅棋布的人文景觀吸引著八方遊客。

蒲村鎮是著名的糧油生產基地,年種植優質小麥26300畝,高蛋白玉米23200畝,年產糧食15000噸。魯家莊、南莊、北莊等村生產的小麥顆圓色艷,筋韌味甘,名揚八方。

岐山縣蒲村鎮森林防火現場會 岐山縣蒲村鎮森林防火現場會

2003年,鎮黨委、鎮政府在透徹分析、深入研究、全面把握的基礎上,制定了“一、二、三、四、五”興鎮富民、建設小康的發展思路,即以農民增收為中心,圍繞以奶畜業為主的養殖業和牧草、藥材、果品為主的種植業兩個重點,實施畜牧強鎮、科技興農和項目帶動三大戰略,建設奶畜、牧草、藥材、果品四個基地,抓好戶均一頭牛、戶均一畝果、戶均一畝園、戶均一人在外搞勞務、戶均一人掌握一門實用技術的五個一工程。以抓龍頭、建基地、興產業、求發展、富蒲村的工作思路統攬全局,形成畜、牧、藥、果異軍突起,糧、油、菜、林並重發展,各項產業紛紛興起的快速發展新格局,為畜牧大鎮、藥業大鎮、果業大鎮和生態旅遊名鎮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當年全鎮國民總產值3.6億元,財政收入166.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50元,投資2300萬元,完成了工業建設和改造、鎮區建設、奶畜、藥材、果品、牧草四大基地建設、生態工程等7個方面11個項目的建設任務。計畫生育率100%,“三查”率100%,節育及時率97.2%,統計準確率98.8%。鎮內2所中學、14所國小、2所幼稚園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全鎮安裝電話累計3980門,各類大小車輛、農機具1000台。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社會各項事業和農村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鎮黨委被縣委課為先進黨委,蒲村鎮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目標管理責任制優秀單位。

畜牧強鎮初具規模

2003年度,全鎮家畜家禽存欄數31160頭(只),其中奶牛5213頭,黃牛1293頭,豬5663頭,羊3081隻,雞16110隻。鎮上採取8條優惠措施,積極扶持畜牧業快速發展。鎮上聯繫信用社發放奶畜貸款600萬元,並在全縣首次開展奶畜保險業務,解決了奶畜戶資金、技術、防疫、用地、保險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奶牛存欄數比去年增加1273頭。寶雞市奶牛調運中心為本鎮及相鄰鄉鎮奶農提供優良品系奶牛800頭,現代化千頭良種豬養殖基地秦蘭公司向社會提供良種豬1800頭。全鎮種植紫花苜蓿、黑麥草、甜高粱等優質牧草5080畝,高蛋白玉米3200畝,建成家畜飼養青貯窖183座,青貯窖累計351座。

種植業結構日趨合理

積極推廣名優糧食品種,提高糧食生產商品率,實施訂單農業;積極推廣統一供種、覆膜技術,鼓勵、組織農戶進行連片種植;積極推廣複種技術,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單位面積效益;積極擴大蔬菜種植面積。2003年,完成優質小麥規模化栽培26300畝的任務,其中小麥二級種子田800畝,種植高蛋白玉米3200畝,開發噸糧田1100畝,早作高產田21300畝,糧藥、糧瓜套種2700畝,種植各類蔬菜82畝。

岐山縣蒲村鎮機械深松、助農增收現場會 岐山縣蒲村鎮機械深松、助農增收現場會

採取集中培訓、印發宣傳技術資料、典型引路、幹部帶動等形式,積極動員,千方百計落實中藥材種植面積,多方聯繫開展供種、技術服務、銷售等一條龍服務的便民措施,成立了中藥材協會,發展會員58人,種植柴胡、黃姜、黃芩、板蘭根等中藥材2800畝,使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了5100畝。

積極引導農戶栽植名、優、新、特品種果樹,積極推廣“強拉枝、大改型、巧施肥、無公害”的四大管理技術,推廣果實套袋技術,組織搞好病蟲害防治工作,聯繫果品經銷商擴大果品銷售渠道,成立了果品協會,發展會員126人,種植各類名優果樹800畝,使果樹面積達到3620畝,。蘋果套袋300萬隻,果品儲存180噸。

勞務輸出碩果纍纍

鎮上把勞務輸出工作當作農民增收的一項產業來抓,建立了勞務輸出工作網路機構,2''003年勞務輸出4235人,實現務工收入980萬元。

岐山縣蒲村鎮蒲村自由腰鼓表演 岐山縣蒲村鎮蒲村自由腰鼓表演

鎮上狠抓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以抓常規管理、抓質量工程、抓教育教學改革、抓部室建設的“四抓”為重點,教風、學風出現了可喜的發展局面。2003年中國小共舉辦各類觀摩課3323節(次),38名教師的教研論文獲國家、省、市、縣優秀教研論文獎,23名學生參加各科競賽獲縣級以上奧林匹克或文學創作、書畫競賽、影視評論等獎項。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2600餘件。鎮上狠抓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修繕危漏校舍2150平方米,新砌圍牆2000米,新建7間2層的教學樓1棟,建築面積820平方米,新添微機17台,累計71台,新置VCD、放相機等器材181台(件),新購圖書12345冊,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

水利、生態建設進一步加強

2003年全鎮平整土地800畝,新修“四田”600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800畝,完成水保治理4平方公里,清理整修渠道330條121.8公里,維修建築物160座,修復機井24眼,抽水站8處,灌溉16000畝,完成了瑋水河流域治理、千山供水站宿辦樓建設、崛山溝村1300米供水管道更新等任務。退耕還林2000畝,荒山造林1000畝,水利、生態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