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鴉蔥

蒙古鴉蔥

蒙古鴉蔥是菊科鴉蔥屬、多年生具肉質宿根的草本植物,分布於中國境內部分地區,具有鉰用價值。

基本信息

基本檔案

花果期的植株形態花果期的植株形態

中文科名: 菊科
中文屬名: 鴉蔥屬
中文種名: 蒙古鴉蔥
拉丁科名: Compositae
拉丁種名: ScorzoneramongolicaMaxim.
別名: 羊角菜、羊犄角

形態特徵

外形描述

多年生草本,高6—30cm,灰綠色,無毛。根垂直,圓柱狀,肉質,褐色或黃乳色,裡面有厚或薄綿毛。莖多數,上部分枝,直立或自基部鋪散。葉肉質;灰綠色,具不明顯的3—5脈,基生葉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基部漸狹成短柄,莖生葉無柄,條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單生莖端或分枝頂端,狹圓錐狀,長1.8—2.8cm;寬3—7mm,總苞片無毛或有微毛,外層卵形,內層長橢圓狀條形,舌狀花黃色,乾時紅色.瘦果長約7mm,有縱肋,上部有疏柔毛,冠毛白色,羽狀。

地理分布

蒙古鴉蔥在我國分布於山東、山西、河北、內蒙古,青海,甘肅等省區,在國外原蘇聯中亞地區、蒙古也有。

生物生態特徵

果序果序

蒙古鴉蔥是多年生具肉質宿根的草本植物。它的地上部分冬季枯死,肉質直根和根頸頭仍保留在土壤中,翌年春末,夏初,環境條件適宜時,重新萌芽,形成新的植物體。蒙古鴉蔥從萌發到植株枯死,整個綠草期為6—7個月,4月萌發,7月現蕾,陸續開花結實,10月底或11月初株體枯死。
蒙古鴉蔥是我國中溫和寒溫氣候區的鹽生牧草。它生長地的土壤pH值一般是7.5—8.0。它主要適生在河北,山東、遼寧,江蘇北部沿海地區的鹽土上。在內陸的鹽土區如西北、河南,內蒙古和黃河中下游兩岸,凡產鹽的地點或鹽湖邊緣也均有分布,但從來沒有看見過它生長在鹼土上。據各地調查,凡是蒙古鴉蔥生長茂盛的土壤,大都含有高量NaCl的成分,是該土壤類型的指示植物。從它與土壤含水量的關係看,在局部地勢低洼、含水量豐富的濕潤鹽性土壤上,一般不見生長或極少生長;但在排水良好的鹽土上,如鹽土堆或鹽田埂及其排鹽溝岸卻生長十分繁茂。在海邊重鹽荒高地,它多成純叢生長,在輕鹽荒地與它生長在一起的常見植物有:獐毛(Aeluropuslittoralisvar.Sinensis),蘆葦(Phragmitasaustralis),鹽地鹼蓬(Suaedasalsa),二色補血草(Limoniumbicolor),鹼蓬(Suaedaglauca)、寬葉獨行萊(Lepidiumlati–folium),白刺(Nitriasibirica)等。

飼用價值

花

蒙古鴉蔥的幼嫩莖葉是優質飼料。新鮮的或青貯過的綠色莖葉,牛、馬、羊、騾、驢等均喜食。它的肉質根富含營養物質,無論是新鮮的或煮熟的,用它餵豬營養價值很高。蒙古鴉蔥地上莖葉營養成分高,飼用價值大。據研究,其營養價值不低於菠菜,經過青貯的莖口卜,其營養成分也不下降(表97—1,表97—2)。從表中可見,蒙古鴉蔥的營養成分,粗蛋白質和粗脂肪含量偏上,灰分含量也較高。不僅青草馬、牛、羊、驢、騾喜食,還是兔和豬的優質飼草,尤其是煮熟後拌入精料,氣味濃香,品質更佳。又因綠草期長,放牧可長達5個多月。雖其產草量不很高,但仍然是鹽荒區的一種好牧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