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埃里·羅蘭

蒂埃里·羅蘭

蒂埃里·羅蘭 (Thierry Roland,1937年8月4日—2012年6月16日)法國著名足球比賽電視解說員,足球評論員,體育記者。曾參加過13屆世界盃與9屆歐洲杯的解說工作。

簡介

蒂埃里·羅蘭蒂埃里·羅蘭

蒂埃里·羅蘭(ThierryRoland,1937年8月4日—2012年6月16日)法國著名足球比賽電視解說員,足球評論員,體育記者。先後在法國電視二台法國電視一台法國電視六台工作。曾參加過13屆世界盃與9屆歐洲杯的解說工作。
除足球外,羅蘭還解說過一些田徑拳擊項目。從1960年起,羅蘭還參加過一些奧運會報導工作。

家庭成員

羅蘭的父親,是一位珠寶商,法國人。羅蘭的母親是俄羅斯人,出生於聖彼得堡。蒂埃里·羅蘭的弟弟克勞德·羅蘭(ClaudRoland,1946-2007)是法國知名政治家,曾任巴黎九區副區長,保衛共和聯盟國民書記,負責國際關係聯絡。
在共同生活了28年之後,羅蘭和電視製作人弗朗索瓦絲·布蘭於2004年結婚。

個人履歷

青少年時期

蒂埃里·羅蘭在英國完成了部分中學教育。少年時,參加過少量業餘足球運動,是法國競賽俱樂部(RacingClubdeFrance)的支持者。

職業生涯

1955年,18歲的羅蘭被新聞人喬治·布里克(GeorgesBriquet)招入法國廣播電台工作(RTF),然後被雷蒙·馬爾席哈克(RaymondMarcillac)招入法國電台—電視轉播辦公室(ORTF,亦稱法國廣播電視公司)。從此,開始了他的螢幕生涯。
第一次由羅蘭解說的世界盃,是1962年的智利世界盃。1968年五月風暴之後,國有電台—電視台裁員。受其影響,羅蘭加入了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於1969年至1975年之間在此工作。之後,羅蘭回到法國電視二台(Antenne2,以下簡稱法國二台),工作至1984年。
從1979年開始,羅蘭與當時剛退役的球星讓—米歇爾·拉爾蓋(Jean-MichelLarqué)搭配,解說足球賽事。這個“二人組”一直持續到2004年,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在解說中,羅蘭擔任評論人與主持人的角色,拉爾蓋作技術點評。
在足球之外,羅蘭還解說過拳擊及一些田徑項目,還參加過一些奧運會報導。
自1984年起,羅蘭與拉爾蓋退出法國二台,加入法國電視一台(TF1,以下簡稱法國一台)。除解說比賽之外,他們還主持了《電視足球》節目,該節目於每周日早上播出。
在1985年的海塞爾慘案與1992年的福里亞尼慘案時,羅蘭都是當時的現場播報員。
1997年,羅蘭獲得“法國電視七金獎”(7d'or)最佳體育新聞人獎項。
2003年,由於動脈瘤破裂,羅蘭被迫修養,並於2004年底,讓出了主要職務,只負責解說一些法國杯賽事。與此同時,他為法國一台的子電視台TPSStar擔任解說員。
2005年6月4日,羅蘭為法國一台解說了最後一場比賽,當年的法國杯決賽,歐塞爾色當
2005年10月27日,羅蘭從法國一台退休。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他加入了法國一台的競爭對手法國電視六台(以下簡稱法國六台)。2006年世界盃,羅蘭與退役球星弗蘭克 勒伯夫搭檔,解說了部分賽事(非法國隊比賽,因為它們被法國一台獨家買斷)。在電視節目《百分百足球》第一季中,羅蘭定期出鏡。自2006年9月起,羅蘭退居該節目專欄評論家。同時,他還擔任了法國電視八台《體育直播》節目的特約顧問。
2008年,他與勒伯夫一起為法國六台解說了部分歐洲杯賽事。其中包括,法國隊對陣羅馬尼亞隊及義大利隊的兩場賽事。
2011年,擔任了法國足球錦標賽頻道(C-Foot)顧問,並且主持了《歷史》(GrandeHistoire)節目。
2011年9月6日,他與曾經的老搭檔拉爾蓋一起解說了法國與羅馬尼亞隊之間的比賽。同月,羅蘭來到里昂一家體育綜藝電台,TonicRadio,與人聯合主持了一場關於足球時事的辯論。

逝世

死亡原因

蒂埃里 羅蘭在2012年6月15日晚觀看了法國隊與烏克蘭隊之間的歐洲杯小組賽。法國隊以2比0取勝。16日凌晨3時,羅蘭突發中風死亡。享年74歲。

哀榮

對於羅蘭的逝世,足球界,新聞界,政界人士都對其表示了沉痛的悼念:
法國總統奧朗德表示:得知蒂埃里 羅蘭逝世,我感到非常沉痛。我謹在此向這位偉大的體育評論家致敬。眾所周知,帶著激情與才智,他將自己全部的生命都奉獻給了法國足球。我知道,他會為昨天我們球隊的勝利感到高興。他跟隨著我們的球隊,度過了13屆世界盃。他的強音,伴隨了我們的球隊走過了50年。體育界,足球界失去了一位最受歡迎,最熱情的支持者。我想同他的家人們一起來分擔這份痛苦,並向他們表示我深深的悼念之情。
法國足協主席諾埃爾 勒 格拉埃特(Noël Le Graët)表示,他會記得這個深愛所有球員的人,所有人都會想念羅蘭。
法國一台台長,讓 克勞德 達西耶表示:羅蘭是電視和體育解說界的一座豐碑。他在這項工作上,是一個標緻性的人物。
羅蘭的解說老搭檔,讓 米歇爾 拉爾蓋表示:對於我們再次搭檔解說,羅蘭曾是如此欣喜。我本可以成全他這最後的樂事的,他卻在實現之前去世了,我感到了難以接受的痛苦...
2012年6月19日,歐洲杯法國隊對瑞典隊的小組賽,賽前全場默哀一分鐘,悼念蒂埃里 羅蘭的逝世。

解說風格

蒂埃里 羅蘭的解說,清晰流暢,熱情張揚,並且直率大膽。類似於中國宋世雄韓喬生黃健翔三位解說員的結合體。

爭議言論

爆粗

由於全情投入比賽解說,所以羅蘭有時失口爆粗。最著名的一次,是1998年,法國贏得世界盃決賽之後:
我覺得,看了這一切之後,死也瞑目了!當然了,(死得)越晚越好。太棒了,那一腳!!! 媽的!!!
原文:Jecroisqu'aprèsavoirvuça,onpeutmourirtranquille!
Enfin,leplustardpossible.Ah!c'estsuperbe!Quelpied!Ohputain!

種族主義

由於表達某種情緒時,常常提及當事人所在的國家或民族,所以受到了一些“種族主義”的指責。
“沒有什麼能比兩個韓國人之間更相似了,全是1米70!”2002年世界盃之前,羅蘭在韓法之間熱身賽上的評論。
«Iln’yarienquineressembleplusàunCoréenqu’unautreCoréen.D’autantplusqu’ilsmesurenttous1m70!».SuperbecommentairelorsdumatchCoréeduSud-France,justeavantlaCoupeduMonde2002.
“維埃拉要和他的表兄弟們開戰了。”2002年世界盃,羅蘭在法國隊與塞內加爾隊比賽上的評論。
«IlsebatVieira,contresescousins».France-Sénégal,CoupeduMonde2002.

“他不是個真正的金髮男子。”在2002年世界盃法國同烏拉圭的比賽中,這個假“金髮女郎”是烏拉圭前鋒達里奧 席爾瓦
«Ahlui,cen’estpasunvraiblond».France-UruguayCoupeduMonde2002.Lafausseblondeétaitl’attaquanturuguayenDarioSylva.

“一個保加利亞人總是要比一個以色列人混蛋。”法國隊輸給保加利亞隊,失去美國世界盃參賽資格之後,羅蘭接受採訪時說。

«UnBulgareseratoujoursplusconqu’unIsraélien».Interviewaprèsladéfaitedel’ÉquipedeFrancefaceàlaBulgariequilaprivedeCoupeduMondeauxÉtats-Unis.

“讓 米歇爾 拉爾蓋,您說實話,您難道認為,在這么重要的一場比賽中,除了突尼西亞裁判,就沒有其它東西了嗎?!”在英阿大戰中,馬拉多納上演“上帝之手”之後,羅蘭說。羅蘭為自己辯護:“我不是一個種族主義者,我對突尼西亞沒惡意。另外,我家的保姆就是突尼西亞人。”

«Honnêtement,Jean-MichelLarqué,necroyez-vouspas qu’ilyaautrechosequ’unarbitretunisienpourarbitrerunmatchde cetteimportance?».PhrasediteaprèslamaindeDieudeMaradonnalorsdumatchAngleterre-Argentine.ThierryRolandsedéfendraendisant«Jenesuispasraciste,jen’airiencontrelestunisiens.D’ailleursmafemmedeménageesttunisienne.»
“對於摩洛哥人來說,古斯古斯熟了。”法國5比0大勝摩洛哥。(譯註:古斯古斯,北非粗麵粉,狀如小米,當地傳統食品)

«PourlesMarocains,lecouscousestcuit!»Maroc-France,victoiredesBleus5à0…

羅馬尼亞人是偷雞賊。”法國隊對陣羅馬尼亞。(譯註:法國隊號稱“高盧雄雞”)

«LesRoumainssontdesvoleursdepoules!».France-Roumanie.

總之:這些言論夠不上嚴格意義的“種族主義”,羅蘭本人也一直否認自己是種族主義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