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軍[中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董海軍[中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董海軍,1978年出生,湖南衡南人。社會學博士,中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男,漢族,湖南衡南縣人。

中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流動站博士後,美國得州農工大學(TAMU)社會學系訪問學者。中南大學“升華育英計畫”人選,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屆滿驗收檢查結果為優秀),中國社會學會社會調查研究方法專業委員會會長 ,中國社會學會第十屆理事會理事,湖南省社會學會社會調查方法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湖南省青少年研究會副秘書長。2015年10月受聘為共青團中央“青年之聲”成長服務聯盟專家團成員。

[1]2004.9-2007.6

南京大學| 社會學| 博士學位| 博士研究生畢業

[2]2001.9-2004.6

華中科技大學| 社會學| 碩士學位| 碩士研究生畢業

[1]2015.9-至今

社會學系| 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教授| 教學科研

[2]2014.9-2015.9

社會學系|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TAMU)| Visiting Scholar 訪問學者| 國家公派留學訪問

[3]2009.9-2015.9

社會學系| 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系副主任 副教授| 教學科研

[4]2013.8-2014.8

大屯鎮| 江蘇徐州市沛縣科技鎮長團| 黨委副書記(掛職) | 掛職

[5]2009.3-2012.10

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中南大學商學院 博士後研究人員| 博士後研究人員

[6]2007.6-2009.9

社會學系| 中南大學法學院 副教授| 教學科研

主要貢獻

主持過國家社科、中國博士後基金特別資助和面上資助、教育部人文社科及省級各層次項目十餘項,出版專著或教材5部,發表論文60餘篇,多篇《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或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摘或觀點摘編,曾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社會》雜誌改版十周年優秀作者獎;擔任《社會》、《中南大學學報》社科版、《社會工作與管理》等多個學術期刊的匿名審稿人。

主講課程

主要講授《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統計軟體SPSS套用》與《青年社會研究專題》等課程。
培養了碩士生40餘名。

社會兼職

[1]中國社會學會第十屆理事會理事,兼職時間:2017/07/01 --至今

[2]中國社會學會社會調查研究方法專業委員會會長,兼職時間:2017/02/01 --至今

[3]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兼職時間:2014/11/01 --至今

[4] 湖南省青少年研究會副秘書長,兼職時間:2014/11/01 --至今

[5] 湖南省社會學會社會調查方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兼職時間:2009/12/01 --至今

獲獎記錄

2013年論文獲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2015年論文被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鑑定評審委員會鑑定為“國內先進”

2015年獲《社會》改版十周年優秀作者獎

2013年獲湖南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假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指導者”

2011年主要參與的“中外民意調查”課題組獲中組部課題一等獎。

1.

2013年論文獲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2.

2015年論文被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鑑定評審委員會鑑定為“國內先進”

3.

2015年獲《社會》改版十周年優秀作者獎

4.

2013年獲湖南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假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指導者”

5.

2011年主要參與的“中外民意調查”課題組獲中組部課題一等獎。

6.2010年10月獲中南大學2009-2010年度研究生教學質量優秀獎

7.2010年7月,論文《調查方式與回答差異——基於湖南G縣農村調查數據的分析》獲中國社會學方法研究會主辦的“中國調查”學術研討會一等獎。

8.2009年11月,論文《危機管理視角下的高校維穩工作機制研究》獲中南大學第五屆黨建論文三等獎(中大黨辦字[2009] 6號)。

9.2009年5月獲中南大學2008-2009年度“十佳青年”稱號(中大團字[2009]6號)。

10.董海軍(集體成員):從湖南的實際出發解放思想——中南大學青年學者縱論湖南思想大解放,獲湖南省委宣傳部“推動湖南科學發展十大對策建議”獎,2008年11月。

11. 董海軍(第一作者):論文“按勢分配與社會公正:鄉鎮煤礦背後的利益關係——以湖南塘鎮為例”獲中南大學2008年度共創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中大社字[2008]04號)。

12.董海軍(第二作者):個案研究的代表性研究:類型評析與應對思路,獲獲中國社會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

13.董海軍等:調查方式與回答差異——基於湖南G縣農村調查數據的分析,獲2010年中國社會學方法研究會主辦的“中國調查”學術研討會一等獎。

14.董海軍:角色差距與角色調適:鄉鎮政府對農民權益的保護,入選中改院(海南)2003年主辦的中國農民權益保護國際研討會有獎徵文,作為會議論文在大會討論,南京農業大學承辦2005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中國“三農”)分會場報告論文。

15.董海軍(第一作者):捐獻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危機回響:地震賑災的啟示,2008年全國社會學年會會議獲獎論文。

16.董海軍:按勢分配與社會公正:鄉鎮煤礦背後的利益關係——以湖南塘鎮為例,2007年全國社會學年會會議獲獎論文。

發表論文

社會研究方法

1. 董海軍(第一作者)、周強:我國民意調查理論與實踐發展特點及其趨勢,《調研世界》,2011(7).

2. 董海軍(第一作者)、周強:我國民意調查的機構類型、問題與發展建議,《中國國情國力》,2011(7).

3. 董海軍,風笑天:試析網上調查,社會,2003(8) .

4. 董海軍:論實地研究中的資料判別,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CSSCI),2008(2).

青年、教育與社會工作

1.董海軍(第一作者):玩商:一種亟待重視的青少年新能力,中國青年研究(CSSCI),2011(2). 人大複印資料《青少年導刊》2011年第7期全文轉載.

2.董海軍(第一作者):“80後”社會評價的代際性,青年研究(CSSCI),2009(6).青年研究,2009(6),PP.20-29,人大複印資料《青少年導刊》2010年第4期全文轉載。

3.董海軍(第一作者):區域梯度教育結構與對口支援西部高校的反梯度,科學·經濟·社會(CSSCI),2009(4).

4.董海軍(第一作者):大學生隱性就業:重識與偏見,西北人口(CSSCI),2009(6),PP.77-80.

5.董海軍(第一作者):震災中的外國青年及其組織:援助與啟示,中國青年研究,2008(10).

6. 董海軍(第一作者):住房:城市青年所承的結構壓力,中國青年研究,2008(4).

7. 董海軍(第一作者):房價壓力下城中青年的行為選擇與公共管理,中國青年研究,2008(5).

8. 董海軍(第一作者):成人儀式:生活教育到政治教育.思想戰線(CSSCI),2003(6).

9. 董海軍:網路:網蟲的自戀舞台.中國青年研究(CSSCI),2006(2).

10. 董海軍:鏡像中的新生代農民工.中國青年研究(CSSCI),2006(4).

11. 董海軍:新儒商:大學生創業的參照群體.中國青年研究(CSSCI),2006(8).

12. 董海軍(第二作者):青年整容:我為美麗而獻身.中國青年研究(CSSCI),2003(11).

13. 董海軍(第三作者):解讀:, “韓流”對我國青少年的影響.中國青年研究(CSSCI),2004(1).

14. 董海軍(第一作者):大學生志願者服務的動機分析.理論界(核心),2003(6)(同時在中國社會心理學會主辦的內部刊物《社會心理研究》(季刊)2004年第1期發表).

15. 董海軍:班幹部雙軌制——後進生轉化教育方法新探. 思想·理論·教育(核心)2004(11) .

16. 董海軍:婚戀悖論:早戀與晚婚.社會學(季刊),2005(2).

農村、政治社會學

1.董海軍(獨著):依勢博弈:基層社會維權行為的新解釋框架,社會(CSSCI),2010(5).

2.董海軍(獨著):社區治理模式轉型下的農民參與新農合分析——以內蒙古姚村為例,南京師大學報:社科版(CSSCI),2010(2),PP.43-49.

3. 董海軍(獨著):作為武器的弱者身份:農民維權抗爭的底層政治,社會(CSSCI),2008(4).

4. 董海軍 鄉鎮幹部群體的角色實踐和弱勢化:一項類型學的考察.社會(CSSCI),2005(6).

5. 董海軍 按勢分配與社會公正:鄉鎮煤礦背後的利益關係——以湖南塘鎮為例,南京師大學報:社科版(CSSCI),2007(6).《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8年第3期轉載,《新華文摘》2008年第3期摘目。

6.董海軍、周強,家庭社會資本與地位獲得,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7. 董海軍,風笑天:城鄉家庭人力資本投資差異的原因辨析.嶺南學刊,2003(5).

8. 董海軍 角色差距與角色調適:鄉鎮政府對農民權益的保護,《中國農民權益保護》,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1.

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

1.董海軍(第一作者):中國社會福利分層:一個多維結構視角的分析,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10年第1期. 福利分層:社會分層的新視角,《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0年第6期全文轉摘。

2.董海軍(第二作者):淺析體面勞動與職業福利,學習與實踐,2009(11),PP.140-143.《新華文摘》2010年第4期以“作為一種職業福利的體面勞動”為題作了論點摘編。

3.董海軍(第一作者),呂耀鵬:社區照顧養老模式:需求拓展、實施條件及建議,學習與實踐,2010年第3期.

4. 董海軍,風笑天:第三部門監督缺失的原因,中國國情國力(CSSCI),2003(6) .

5. 風笑天,董海軍:城市居民社會保險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中國研究,2006年春季卷總第3期.

6. 董海軍:從“衛生所”、“防疫站”到“健身房”:現代社會福利的發展方向,學習與實踐,2006(6).

社會管理

1.課題組(李建華、董海軍(第二執筆人)):當代中國民眾對道德文化理念踐行狀況評價的實證分析報告,道德與文明(CSSCI),2011年第3期,PP.133-141.

2.李建華,董海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公民認同——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調查分析報告,中國社會科學(內刊),2011年第1期

3.李建華,董海軍: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認同調查,光明日報,2011年5月16日第15版.

4.課題組(執筆人:李建華,董海軍):傳統美德的呼喚——中國道德文化傳統理念踐行情況調查報告,光明日報,2011年7月26日第15版.

5.專訪---倫理學者:當前社會急需警惕“無德觀”的苗頭,中國青年報,(2011-8-11)第7版.

6. 董海軍(第一作者)、周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非對稱性,社會科學研究(CSSCI),2011(4).

7.董海軍(第一作者)、章輝美:捐獻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危機回響:地震賑災的啟示,社會科學研究(CSSCI收錄),2008(6).《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第5期全文轉摘.

8.董海軍(第二作者):企業經濟環境最佳化中的政府職能轉變——基於湖南省長株潭地區的調查,統計與決策(CSSCI),2010(6).

9. 董海軍(第一作者):農民市民化——對舊問題的新探討,西北人口(CSSCI),2009(4).

10. 董海軍(第二作者):以綠色消費促進長株潭“兩型社會”的建設,理論月刊,2009(6).

11. 董海軍(第一作者):承繼與變遷:城市住房功能分析,城市問題(CSSCI),2008(9).

書評及其他

1. 董海軍:在比較中呈現革命——讀《中國城市消費革命》,社會(CSSCI),2006(4).

2.董海軍、曾淑萍:主體間性與投入理解:弘揚理解的必要與方式(8000字),《理解的聲音》,軍事文誼出版社,劉勇等編,2011年5月版. PP.64-73.

3.董海軍(第一作者),代紅娟:可貴的科學實踐精神,學習月刊,2010年第11期.

譯編著作

1. 董海軍(獨著),塘鎮:鄉鎮社會的利益博弈與協調,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216千字,ISBN 978-7-5097-0317-5/D·0128.[ 影響書評:于建嶸:《利益博弈與抗爭性政治——當代中國社會衝突的政治社會學理解》,《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全文轉摘。]

2. 董海軍(主編),社會調查與統計,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540千字,ISBN 97, 8-7-307-07095-0/C·227.

3. 董海軍(譯),第17章 政治與政府,社會學(第11版)(社會學譯叢·經典教材系列),John J. Macionis(麥休尼斯)著,風笑天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4. 董海軍(副主編),人口社會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ISBN 978-7-307-07462-0/C·250.

課題項目

主持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環境群體性事件的中國經驗及預警研究”.

主持2010教育部社科規劃基金一般項目“中層理論視角下的農村社會矛盾及化解機制研究”。

主持2016年團湖南省委重點課題“湖南青年重點現實需求研究”.

1.

主持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環境群體性事件的中國經驗及預警研究”.

2.

主持2010教育部社科規劃基金一般項目“中層理論視角下的農村社會矛盾及化解機制研究”。

3.

主持2016年團湖南省委重點課題“湖南青年重點現實需求研究”.

2. 主持2010年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三批特別資助項目。

3. 主持中南大學2010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青年教師助推課題“兩型社會建設中長株潭城市群的社會融合研究”。

4. 主持中南大學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2010年立項項目“培養機制改革條件下新型師生關係的準實驗研究”獲資助立項(中大研字〔2010〕11號)。

5. 2010年3月主持完成省保監局與省保險協會委託的“社會保險客戶滿意度民意調查”項目。

6. 2009年12月主持完成省統計局民調中心委託的“省工商局各部門績效考核民意調查”項目。

7. 主持第四十五批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

8. 主持2009年省社科基金項目“兩型社會建設中長株潭城市群的社會融合研究”(湘哲社領[2009]15號,項目編號:09YBA156)獲立項資助。

9. 主持2009年中南大學人文社科基金重點立項項目“鄉鎮社會內的利益博弈類型及政策啟示—以湖南鄉鎮為例” (中大社字[2009]4 號)。

10. 主持2009年中南大學研究生思政教育研究課題重點立項項目“培養機制改革條件下新型師生關係的準實驗研究”獲資助立項(中大黨字[2009] 4 號)。

11. 主持“湖南省情與決策諮詢研究”2008—2009年度立項課題“湖南鄉鎮社會內的利益博弈類型及政策啟示”,項目編號:0809BZZ9。

12. 主持2008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道德文化的傳統理念與現代踐行研究”(教社科司函[2008]185號函,項目批准號:08JZD0006)子課題“中國道德文化的傳統理念現代踐行的監測與反饋研究”。

13. 獨著書稿《依勢博弈:鄉鎮社會的利益衝突與協調》獲省社科規劃辦2008年第十三屆湖南省優秀社會科學學術著作出版立項資助(湘社科辦〔2008〕11號)。

14. 主持2007年省社科基金項目“後稅費時代鄉鎮社會利益抗爭分析與協調機制的構建”(項目編號:07YBA010)獲立項資助。

15. 主持中南大學第五批本科教改項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以中南大學為例”獲資助立項(中大教字[2008]29號)。

16. 主持2006年9月“塘鎮社會——鄉鎮社會利益主體的利益協調與社會參與”獲得 “中國田野調查基金”第三個年度最高金額資助。

17. 2007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體制改革研究”(項目批准號:07ASH011,主持人:陳成文)和2007年湖南省重大項目“湖南政府職能轉變與經濟環境最佳化研究”(項目編號:07ZDA01,主持人:李建華)第二參加成員,參與2007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和諧社會視野中的企業社會責任研究”(項目編號:07ASH003)、2002-2005年的國際(中美)合作課題“三峽移民與經濟發展”(主持人:風笑天)、2003-2005年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中國獨生子女新生代的社會適應”(項目編號:03BSH024)(主持人:風笑天)等多項國家、省部級課題研究。

個人活動

2016年5月27日中南大學董海軍教授到廣西法學教育研究會做學術報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