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中華賊龍

發現董氏中華賊龍,是中加科學家合作研究的巨大成果之一。這條恐龍發現於準噶爾盆地石樹溝組地層中,時代為侏羅紀晚期。這是一具保存得相當完整的骨架,只缺少前肢及部分尾椎。

董氏中華賊龍
它是由加拿大菲利浦·柯里與中國的趙喜過共同研究的,鑑定結果這是新科、新屬、新種。種名贈與董枝明,以紀念他發現這種恐龍以及在研究永川龍上的功績。
由於是首次在中國發現這種獸腳肉食性恐龍,所以命名為中華賊龍科中華賊龍屬。前面曾經提到,1824年英國古生物學家巴克蘭首次發現了肉食性的巨齒龍,從此揭開了兇猛殘暴肉食性恐龍王國的內幕。
這次中華賊龍的發現,使人們能在更深的層次上揭示過去尚未被揭曉的獸腳類肉食龍的秘密,所以說它具有較高的學術意義。
這種恐龍身長約7.2米,主要特徵是:顴骨發育成大的氣腔,齶骨也氣腔化,顳顬間骨較長,並包含眶後骨。它比異龍更原始,與在四川發現的永川龍比較接近,但頭骨比永川龍更長更低。研究者提出,把在四川自貢發現的和平永川龍併入中華賊龍屬,作為這個屬的第一個種,即和平中華賊龍。
因為董氏中華賊龍的化石保存在非常堅硬的圍岩里,所以它是經過科學家們1987年、1988年兩年的艱苦的工作才被發掘出來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