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焦病

生菜即葉用萵苣,可能引起萵苣葉片上長紅斑的原因很多。 病毒病後期可能引起病葉顯褐紅色,似銹斑,但病株一般會出現矮化症狀。 萵苣葉緣壞死,一般是由細菌性病害如葉焦病引起的。

大豐市一讀者來電話說,他曾經在一塊生菜田裡發現部分植株的葉片從葉緣開始出現紅斑,像生了銹一樣。他問,生菜會不會是生了鏽病,有沒有辦法防治。
生菜即葉用萵苣,可能引起萵苣葉片上長紅斑的原因很多。病毒病後期可能引起病葉顯褐紅色,似銹斑,但病株一般會出現矮化症狀。部分真菌性病害也會引起焦葉症狀,如灰霉病發生後,在乾燥的條件下,會在葉緣出現紅色乾枯樣病斑(在濕度較大的情況下病斑上會出現腐爛,並出現白色霉層)。寒害、缺鈣等也會使萵苣葉緣出現銹色焦枯。
萵苣葉緣壞死,一般是由細菌性病害如葉焦病引起的。葉焦病是萵苣的重要病害,分布較廣,發生較普遍,一般病株率30%~60%,重病地塊可達80%以上,嚴重影響萵苣生產。該病還可以侵害捲心菜、番茄等其他多種蔬菜。
萵苣葉焦病多從外側葉片或心葉邊緣開始發生,沿葉緣向葉柄方向黃化,葉邊緣產生褐色壞死斑塊,隨病害發展病葉邊緣枯焦,葉色變淡,最後全部萎蔫枯死。病菌在葉片失水較多的情況下從葉緣侵染,引起寄生葉片組織病變壞死,逐步發展蔓延。病菌隨種子或隨病殘體越冬,適宜溫度為28~30℃。當田間溫度較高、濕度很低時,葉片嚴重失水,或由於土壤乾燥,地溫低、根系生長弱,或土壤鹽分濃度高等多種因素影響萵苣根系吸水,容易誘發該病。
防治萵苣葉焦病,應注意保持土壤濕潤和適宜含水量,防止田間濕度過高或過低,維持植株正常水分代謝。保護地內溫度較高時不能猛放大風,注意維持根系正常功能。提倡使用酵素菌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避免過量施肥,維持土壤適宜的鹽溶液濃度。必要時可噴施葉面肥。有病菌侵染,可噴施防治細菌性病害的藥劑,如加瑞農(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綠得保、銅高尚(30%鹼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可殺得(53.8%氫氧化銅乾懸浮劑)500倍液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