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蘇

概述

吳語方言詞,江蘇 浙江 安徽的吳語分布區普遍通用以及福建及粵東南一帶。

落蘇來由

茄子起因

傳說在戰國時期,吳王闔閭有個瘸腿的兒子,吳王對他管教甚嚴,讓他終日閉門攻讀,不許出門半步。有一天,吳王帶了幾個隨從,去郊外打獵。有個家丁討好公子,對公子說:“公子,今天天氣晴好,大王又已出去打獵,何不去虎丘一游。”公子一聽正中下懷,便和家丁騎馬出了城。一路上,聽得有人大叫“賣茄子噢!賣茄子!”公子誤會,聽作“賣瘸子!”這不是侮辱他這個瘸子嗎?他很生氣,要趕去抽打那個叫“賣瘸子”的人。家丁連忙勸阻。並對那賣茄子的人說:“你不要叫賣茄子啦!我家公子生氣了。”那賣茄子的人聽了莫名其妙,吳王的公子為什麼不準我賣茄子呢?既然公子吩咐,為了避免麻煩,不叫賣就是了。過了一會兒,他見主僕二人已經遠去,又放開喉嚨高喊:“賣茄子噢!賣茄子!”公子遠遠隱約聽見,氣得臉色鐵青,調轉馬要趕回去找那個人。家丁苦苦勸阻:“公子,還是走吧!若回家晚了,讓大王知道,豈不壞事。”公子覺得不無道理,就氣呼呼地快馬加鞭直奔虎丘而去。他也無心游耍,早早地就回去了。

茄子---瘸子

待到闔閭打獵滿載而歸,兒子便向父親哭訴:“父王,今天兒臣在書房攻讀,聽得外面有人叫賣瘸子,分明是在侮辱我,請父王拿他治罪。”吳王聽罷大笑,說:“這是人家叫賣茄子,不是賣‘瘸子’呀。茄子是一種蔬菜,怎么好不讓人不賣呢?”兒子說:“兒臣是個瘸子,聽到叫賣茄子,怪刺耳的,覺得讓人嘲笑,多不好聽呀!”吳王一向對兒子寵愛有加,所以才從嚴管教。聽了兒子的話,覺得十分為難,總得想個辦法,以解兒子心頭之結。

把‘茄子’改叫‘落蘇’

那天晚上吳王去書房睡覺,發覺妃子的孩子帽上的兩個流蘇,很像要落下來的茄子。他不禁心中一動:“落下來的流蘇,落蘇!對,就把‘茄子’改叫‘落蘇’吧!”於是,他讓手下發布告示,告之天下百姓:今後一律將“茄子”叫做“落蘇”,一直流傳到現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