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拓

落拓

落拓,漢語詞語,讀作luò tuò,可指豪放、放蕩不羈,如青衫落拓;也可指貧困潦倒、境況淒涼,如失意落拓。

基本信息

解釋

落拓落拓
1, 豪放,放蕩不羈

出處:《北史.楊素傳》:“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節。”張說《兵部尚書代國公贈少保郭公行狀》:“時輩皆以校書正字為榮,公獨請外官,授梓州通泉尉。至縣,落拓不拘小節。”也作“落托”。馬令《南唐書.潘扆傳》:“常游江淮間,自稱野客,落托有大志。”

2, 窮困潦倒,寂寞冷落。
出處:白居易《效陶潛體詩》之十四:“問君何落拓,雲仆生草萊。”《聊齋志異.嬌娜》:“生往,令適卒,落拓不得歸。”也作“落托”。《樂府詩集.清商曲辭.懊依歌》:“攬裳未結帶,落托行人斷。”

常用詞語

落拓無偶:不隨從世俗之見,不輕易和人交往,顯得很孤傲
落拓不羈:落拓:放浪;不羈:不受約束.形容行為放浪,不受拘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