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載開口儺

擁有六百餘年歷史,作為代代村民除邪求福的精神慰藉與他們自娛自樂的文化形式,萬載儺舞有著鮮明的風俗特色。萬載開口儺以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近年來,先後有國內外30多家新聞媒體對其進行報導。1990年12月,27幅開口儺照片應邀前往美國展出;1992年,萬載開口儺入選《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2005年6月,在“中國(江西)國際儺文化藝術周”活動中,萬載儺舞一舉奪得“江西儺文化展金獎”、“中外儺文化藝術展演銀獎”和“民間藝術表演優秀表演獎”三個大獎。2008年6月,“萬載開口儺”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萬載“開口儺”萬載“開口儺”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萬載開口儺所屬地區:江西·宜春·萬載縣遺產編號:Ⅲ-8遺產類別:民間舞蹈申報日期:2006申報人/申報單位:宜春市萬載縣遺產級別:省

簡介

萬載“開口儺”又稱“跳魁”,是當地民間驅鬼逐疫、祈福求平安的極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民眾“祀楊吳將軍歐陽晃”為儺神,俗稱“歐陽金甲將軍”。據清道光版《 萬載縣誌》 載:萬載有儺約在元末明初。 萬載地處贛西邊陲,西接湖南瀏陽,古為“吳頭楚尾”之地,境內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素有“富萬載”之譽,縣民崇尚文明,“跳魁”之風盛行,其活動範圍遍及鄉間和鄰縣。早在1940 年全縣已有儺神廟9 座和17 支儺隊,最早的屬潭埠鎮沙江橋儺廟,始建於明代初年。1949 年後“跳魁”之風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幾經沉浮,屢落屢起,不少老藝人冒險保存儺面具、服裝、道具等,精神堪嘉,遺存下來古老儺面具等,已成藝術珍品。目前,萬載“開口儺”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今又重現異彩,國內外30 多家新聞媒體先後報導萬載“開口儺”的活動情況,1992 年入選《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 ,1990 年12 月27 幅儺照應邀前往美國紐約、洛杉磯展出,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東洋文化研究所博士田仲一成、日本神奈川大學教授廣田律子女士先後多次來縣考察儺舞。台灣《 大陸奇觀》 攝製組專程來到沙江橋拍攝製作成《 萬載儺舞》 風光專題片。2005 年6 月萬載儺舞參加在南昌舉辦的“中國江西國際儺文化藝術周”榮獲“儺文化展金獎”、“中外儺藝術展演銀獎”和“民間藝術表演優秀表演獎”。

萬載開口儺表演萬載開口儺表演

萬載“開口儺”共有16 個表演節目,幾乎每角必唱,動作古樸粗獷,在贛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研究儺文化史、探究儺舞發展、儺戲形成有著重大的藝術價值。

基本信息

萬載開口儺表演文化遺產名稱:萬載開口儺

儺面具著意刻畫神祇特徵,工藝精細、手法誇張、神氣活現,其中忠奸優劣、老少妍陋無不神似。儺面具著意刻畫神祇特徵,工藝精細、手法誇張、神氣活現,其中忠奸優劣、老少妍陋無不神似。

所屬地區: 江西 ·宜春 · 萬載縣
 產編號:Ⅲ-8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宜春市萬載縣
遺產級別: 省

概述

萬載開口儺,又稱“跳魈”,是當地民間驅鬼逐疫、祈福求安、娛神娛人的極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其特徵為頭戴木製面具,扮作鬼神亦歌亦舞,展示神的威武,演繹神的活動事跡。民眾“祀楊吳將軍歐陽晃”為儺神,俗稱“歐陽金甲將軍”。

歷史溯源

據清道光版《萬載縣誌》記載:萬載有儺約在元末明初,明清時期,跳魈之風盛行,活動範圍遍及鄉間、鄰縣。萬載開口儺由儺舞演變而來,既保留了儺舞的藝術特徵又吸收了古老戲曲成分,有向儺戲演變之趨勢。它共有《開山》、《比刀》、《關王下書》、《關、鮑大戰》、《小鬼戲判官》、《土地》、《團將》等7個節目,有簡單的故事情節,角色有生、旦、淨、醜,幾乎每角必唱,唱、念、做、打齊全,動作古樸粗獷,在贛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研究儺文化史,探究儺舞發展、儺戲形成有著重要的價值。

萬載開口儺舞蹈造型誇張,唱詞通俗風趣,保存著儺文化較多的原始形態。萬載開口儺舞蹈造型誇張,唱詞通俗風趣,保存著儺文化較多的原始形態。

萬載地處贛西邊陲,西接湖南瀏陽,古為“吳頭楚尾”之地,境內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素有“富萬載”之譽,縣民崇尚文明,“跳魁”之風盛行,其活動範圍遍及鄉間和鄰縣。早在1940 年全縣已有儺神廟9 座和17 支儺隊,最早的屬潭埠鎮沙江橋儺廟,始建於明代初年。

藝術特色

擁有六百餘年歷史,作為代代村民除邪求福的精神慰藉與他們自娛自樂的文化形式,萬載儺舞有著鮮明的風俗特色。開口儺不同於其他儺舞形式,它每角必唱,可謂唱、做、念、打齊全,但以唱為主,音樂則以打擊樂貫穿始終,保留著古樸的鄉土氣息。開口儺有一定的故事情節,這是它最大的特點,其主要敘述《三國演義》中關雲長失荊州的片段故事。《比刀》是開口儺的重要節目,它既不像戲劇表演的程式化,也不同於武術,而是集結了古代勞動人民日常生活、勞動操作等形體動作之精華,經過歷代藝人加工和完善,逐漸形成了一種強悍、幹練和緊湊的風格。在《開山》中,有兩個角色分別象徵日神和月神,喻示著對自然的崇拜。開口儺動作古拙、簡單,面具造型各異、栩栩如生,服裝莊重大方,繡飾龍鳳,顯得悠閒、莊重、輕盈、灑脫、有力。[3]

發展

1949 年後“跳魁”之風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幾經沉浮,屢落屢起,不少老藝人冒險保存儺面具、服裝、道具等,精神堪嘉,遺存下來古老儺面具等,已成藝術珍品。萬載“開口儺”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又重現異彩,國內外30 多家新聞媒體先後報導萬載“開口儺”的活動情況,1992 年入選《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 ,1990 年12 月,27 幅儺照應邀前往美國紐約、洛杉磯展出,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東洋文化研究所博士田仲一成、日本神奈川大學教授廣田律子女士先後多次來萬載縣考察儺舞。台灣《 大陸奇觀》 攝製組專程來到沙江橋拍攝製作成《 萬載儺舞》 風光專題片。2005 年6 月萬載儺舞參加在南昌舉辦的“中國(江西)國際儺文化藝術周”榮獲“儺文化展金獎”、“中外儺藝術展演銀獎”和“民間藝術表演優秀表演獎”。[1]2008年6月,“萬載開口儺”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